激发写作热情_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23: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激发写作热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形成能力。

一、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2、更新评改理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改革评改方法,构建创新作文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

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实施系列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了系列化作文教学。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培养观察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

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

2、观察事物要有序。

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作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搜集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谚语、歇后语、成语故事等。

2、摘选诗词佳句、文章妙语。

3、赏读名作,摘录简介。

以上各项每一周可侧重做其中一项内容进行专项作文语段训练。落实中,可用一两节课时间,搞一些比赛如:歇后语、成语故事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他们热爱写作,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三)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靓丽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要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采用如下方法:

(1)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语等做文章标题。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

(2)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面具》(比喻)、《诚信出走》(拟人)。

(3)幽默式。有些记叙类作品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这时可以相应地拟一则幽默式标题,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获得读者的第一青睐。例如《老班趣谈》。

(4)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题新颖独特,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

2、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一篇文章能否写出真情实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是说写好文章的秘诀在于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如:《长大的感觉有的涩》一文,小作者选取了自己初中生活中一段独特的经历,为自己歌,为自己泣,真切感人。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认真诚实,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态度,一定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如何使文章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比如《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一蓑烟雨任平生”,经历过“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奇绝,“细看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清情思,苏轼,一位在华夏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最后所追求向往的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

这段文字,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为文章平添了动人的魅力。

(2)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我们把它灵活的引进作文中,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新颖独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4)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那么,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4、凤头展彩,豹尾余响——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文章的开篇要俏丽,先声夺人。而结尾应醒目有力,余味无穷。

怎样开头才是“凤头”呢?

(1)开头简洁精悍,切入文题。这种作文方法入题快,气势强,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2)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篇巧设悬念,会使文题曲折跌宕,易调动读者阅读全文的胃口。

(3)开篇抒情,真情感人。开篇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出来,使语言抒情色彩浓厚。如:《秋叶的月牙儿》一文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秋夜,月牙儿刚爬上枝头,撒下淡淡的、朦胧的光,轻轻柔柔的,一缕飘进果园,舔着静谧的夜,吻着挂满果实的枝丫,吮吸着收获,阵阵愉悦的醉人的笑语,时时从果园深处飞出,回荡在月色里,浸透在茫茫的沃野。”开篇将自己对故乡的一片真挚情感抒发的飘送悠远,读来是一种惬意。

怎样结尾才是“豹尾”呢?

(1)结尾要扣题。这样会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全面又明确的认识。

(2)结尾要含蓄,耐人寻味。峰回路转的风景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委婉含蓄的语言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令人思考。如《冬绪》的结尾:“又一阵风吹过,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这也是必然吧!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5、善用创新出美文。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文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上创新。写文章要有独特的见解,别人浅见我深见,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

觉,这样的立意才能深刻而有教育意义,才能给人以启迪。

(2)形式上创新。形式上创新主要表现在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等;说明文可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记叙文可用拟小标题的形式等,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选材运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3)语言上创新。鲜活的语言可以为文章注入新内涵,使读者产生新感觉,触发新感悟。如,可采用词语的反常搭配法,例如《野炊》中:“不在乎/吃什么/只是/嚼嚼阳光”这种反常规的搭配方法,能产生“失落浪起”的审美效果。

6、整体训练。在前一段时间里,通过专项训练,同学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但这些知识还比较零乱,还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连成线,穿成串,进行整体训练,使局域网变成广域网。

三、赏识成功,鼓励创作,激发兴趣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作文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到考试写作时,学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水到渠成。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让学生爱上写作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让学生爱上写作雷铭作为人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写作素材,并能......

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摘要: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使写出的文章有真情实感。这是小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范文(14篇)

总结是一种能力,它帮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提炼经验教训,不断进步。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感谢大家的关注和阅读,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人教版教学论文)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语文科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

在“童化作文”中激发写作热情

在“童化作文”中激发写作热情好作文就是要智慧地说真话,而教师应该为孩子们说真话保驾护航。如今套路文章太多了,直接导致作文失去它本该散发的魅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

下载激发写作热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发写作热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