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_江苏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17: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苏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

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2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0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卷卡规定的区域内,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 1.“人工智能”、“雄安新区”、“共享”、“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新词热词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2.“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鼓浪屿毫无悬念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强世界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 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C.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D.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2017年初,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感受到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并由此催生了民间朗诵、学习、研究古诗词的热潮。这一现象表明 A.诵习诗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D.优秀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4.国家博物馆设计开发了3000多种具有国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价值累计29亿元,国博馆属企业累计收入2.5亿元。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5.“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 的影响。

A.主动自觉 B.潜移默化 C.深远持久 D.受益终生

6.如果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三百六十五里路,那么春节就是途中重要的驿站。人们一路的辛劳,一路的喜悦,都汇聚在这驿站中,用贺年、拜年等年节仪式活动,传达着亲情友情,团聚着家人邻里。这表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D.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7.收视爆棚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并非“零差评”。批评者认为,节目同样是从韩国购买版权,缺乏原创品牌,过度依赖“拿来主义”。这警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需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以我为主,善于创新 D.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8.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A.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17.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全国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公园――贵阳国家高新区,推出“数”林大会、“数”说生活、“数”治社会三个主题活动,让市民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大数据的魅力。这表明 A.推广信息技术防止传媒的商业化 B.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 19.被誉为“中国民歌之乡”的高邮,自古就以“淮上风情”、“淮下俚里”著称。几千年来,高邮的水乡儿女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融合了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雅文化等多种元素,使高邮民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这体现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是文化发展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7年的中国国产电影厚积薄发,主旋律影片表现抢眼,多题材多类型影片收获可喜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7年10月30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一脉相承发展而来。这表明

①甲骨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甲骨文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由此可见

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 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 中华文化是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 ④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

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C.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24.志愿者正成为美丽的“中国名片”。6000余万志愿者亲切的微笑和活跃的身影,刻画下中国社会不断迈向文明进步的足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A.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能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C.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D.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5.出现在3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6分)

3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6分)

(2)就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提两条具体建议并说明其文化生活的依据。(6分)

3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等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

N市积极推进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结合全市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设立法制书籍专柜、法制宣传专栏;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开通“普法网站”,建立普法短信平台;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大赛、法治戏剧小品表演、法治微电影征集等活动。通过系列举措,提升了市民的法制素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阐释材料中依法治国新思想的提出过程。(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N市推进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所采取的多项措施的依据。(6分)

须批判地继承;(3分)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既批判继承了传统法治思想,又注入了新时代的法治精神。(3分)

(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市在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大院,设立法制书籍专柜、法制宣传专栏,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扩大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2分)②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N市借助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广泛传播。(2分)③文化塑造人生。N市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了市民的法制素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2分)

37.(1)传承良好家风,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2)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理由: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共6分,列举家风1分,正确阐述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3)答案一:赞同。(1分)①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家风在家庭环境下形成并自然而然影响着家庭成员,不需要专门建设。(3分)答案二:不赞同。(1分)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社会人力、物力的投入是良好家风传承发展的基础。(2分)②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托科技,利用大众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风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优秀家风文化的发展。(2分)③优秀的家风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社会加强专门建设。(1分)

枣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枣阳市高级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政治(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1—9课)命题人:高怀瑜审题人: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28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时间:2014年4月日......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过去的一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教育主管部们的关心指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瞄准目标,顽强拼搏,克......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计划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计划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2010年,学校将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静下心来好......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