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流行特征分析及流行趋势预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梅毒流行特征分析及流行趋势预测
[摘要]目的 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梅毒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G(1,1)模型对2011-2013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梅毒发病率灰色G(1,1)模型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 新乡市梅毒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1]。为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按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1.2方法
1.2.1 流行特征分析 采用Excel 2003、SPSS 18.0统计软件,以发病率、构成比、性别、年龄和职业等指标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1.2.2 趋势预测 采用灰色系统G(1,1)模型进行预测。其预测方程为:
(1)
根据“灰色预测精度等级表”判断灰色数列的拟合优度,若两者拟合精度好,即模型预测效果满意,可按下式进行外推预测:
(2)
若两者拟合精度不合格,则不可直接用于外推预测,须经残差修正后,再进行外推预测。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卡方检验:2=1595.18,P
2.2 地区分布
新乡市辖4区8县,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前5位的县区依次为:长垣县(500例)、牧野区(373例)、卫滨区(351例)、红旗区(329例)、辉县市(269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0.81%。
2.3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共计1 376例,占报告总数的45.93%;60岁及以上年龄组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6.28%);2004-2010年男性梅毒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0~69岁年龄组,女性则为20~4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04:1(表2)。
2.4 职业分布
梅毒报告病例以农民居多,占49.37%;其他依次为工人(10.78%)、家务待业(10.65%)、离退人员(9.65%)。
2.5 临床分型及年度构成比
2004-2010年报告的2 996例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Ⅰ期梅毒797例,占26.60%;Ⅱ期梅毒239例,占7.98%;III期梅毒26例,占0.87%;胎传梅毒114例,占3.81%;隐性梅毒1820例,占60.75%。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且年度构成比增长较快,Ⅰ期、Ⅱ期梅毒年度构成比随年份呈现下降趋势,Ⅰ期梅毒构成比趋于在20%~30%之间波动,Ⅱ期梅毒构成比趋于5%~10%之间,III期梅毒与胎传梅毒年度构成比相对稳定(表3)。
2.5.2 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的常用指标有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其中后两者更为关键。模型的精度一般划分为4个等级。模型最后的精度级别取决于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2个指标中较低的级别,其中二级为后验差比值C0.50,小误差概率 0.80,由本模型计算后验差比值C=0.1303,小误差概率P=0.8571,模型预测精度等级达到二级,表明模型外推性好,可以进行外推预测。
2.5.3 外推预测
根据预测模型,对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进行了外推预测,各年度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见表5。3 讨论
近年来,全国的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全国性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所有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从2003年的5.63/10万上升到2007年的17.16/10万, 2001-2007年间发病率水平为6.11/lO万~17.16/10万,年均上升18.8%。200l-2007年间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91-2000年间的4倍,是1988-1990年间的52倍[2]。监测资料也显示了这一趋势,2004-2010年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新乡市2004-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主要分布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市辖县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为主,临床分型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于2007年首次超过Ⅰ期梅毒报告数,且年度构成比增长较快,胎传梅毒于2007年后也出现较快增长趋势。胎传梅毒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与筛查、检测和报告工作的加强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孕产妇梅毒感染的增加,梅毒疫情存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隐性梅毒报告数的增加可能除了与梅毒流行有关外,还与梅毒筛查覆盖面扩大、检测水平提高及报告力度加强等因素有关。隐性梅毒为无症状梅毒,传染性较强,对疾病的传播尤其是母婴传播意义更为重大,因此,要切实加强婚检、孕期、产时人群的梅毒筛检工作,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建模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经数据处理后能得到较明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新兴数学预测系统。利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克服和弥补目前数理统计中诸多方法需要大量信息量,要求较典型的分布,计算量大,预测性差的缺点,比较适用于流行因素较稳定的疾病[3~7]。
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发病率建立的G(1,1)模型拟合精度(C=0.1303, P=0.8571)达到二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外推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梅毒网络报告发病率为22.44/10万(发病数1281例),相对误差为16.98%,提示灰色系统预测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从数据上反映疾病的统计规律,预测模型应随时间推移得到不断的修正,以期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它综合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今后梅毒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人们观念、行为的改变,梅毒疫情呈现出日趋增长的态势。本文通过GM(1,1)模型预测显示新乡市在今后3年梅毒发病率,梅毒疫情仍将持续增长。由于当地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整治性病诊疗市场后,行政许可统一收回,性病诊疗资质审验发放及规范性性病门诊建立的延迟,存在着大量梅毒病例的漏诊和漏报,因此,梅毒的实际发病人数可能明显高于报告病例数,新乡市未来梅毒疫情比预测出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加快规范性病门诊建设,加大对梅毒的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另外,梅毒危害的严重性仅次于艾滋病,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4~5倍,从而会促进艾滋病的传播,因此控制梅毒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也有重要意义[8]。
新乡市的梅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梅毒危害的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疫情管理,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将控制梅毒作为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的策略,协同作战,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凉山彝族自治州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
2013-2014秋冬面料辅料流行趋势分析预测来源:家纺设计网http://2013-2014秋冬法国里尔Tiu Premier展会--辅料法国里尔Tiu Premier面料展旨在为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家品牌提供展......
未来童装流行趋势预测目前,国内童装品牌仍整体呈现“小、散、乱”局面,对产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童装企业和品牌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整合与被整合的课题。行业、企业需主动走集约......
主题化婚礼南京若然婚典下的粉饰,鲜花占主导地位。古代婚礼的表示手腕愈加丰厚多彩,鲜花、道具、舞美、灯光南京婚庆公司、声响愈来愈少的进入了婚礼事发地,无效地营造了崇高、......
2012婚礼流行趋势现代的婚礼越来越不拘泥于传统形式,新人们总是希望在婚宴中体现出个性和创意,能够让来宾眼前一亮。2012婚礼流行趋势,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婚礼,是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