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时评作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语文时评作文”。
高考时评作文“起承转合”式结构例谈
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写作理论术语。“ 起” 是开篇,统领全篇,奠定基调;“ 承” 是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和深化; “ 转” 是转折,转开生面。“ 合”是结尾,结构上呼应开篇,圆合首尾,内容上点明题旨,收束全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到时评写作中,亦能起到非凡的艺术效果。
下面笔者以 “ 梁某抹黑英雄 ” 作文题为例,谈谈时评怎样运用 “ 起承转合” 结构。【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2017新年伊始,电视评论人梁某在节目中抹黑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暗嘲人民公仆焦裕禄,质疑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英雄,并诋毁雷锋,说雷锋“爱显摆,好自我表现”“干好事,本身有他的动机”“写日记是想给大伙儿看”。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愤慨,随即各电视台取消了与梁某有关的节目安排。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起――开篇
开篇可简要引述材料,迅速提出观点。
【例 1】梁某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竟公然在节目中诋毁和质疑龙梅、玉荣、雷锋、焦裕禄、抗美援朝志愿军等英雄形象,挑战正义良知的底线,实在令人愤慨!英雄不仅意味着沧海横流时的挺身而出,其灵魂更在狼烟远去之后浇筑起民族精神的坐标。英雄不容抹黑,历史不容篡改,底线不容碰触。
点评:作文题提供的是一则反面材料,最佳立意当然是批判“梁某抹黑英雄”。简要引述材料后,三言两语,直奔主题,亮出观点。
二、承――承接
就事论事,紧扣梁某抹黑英雄这一核心事件,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因果分析,从而揭露梁某的丑恶嘴脸。
【例 2】也许会有人认为,历史的面孔总是模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意地揉捏史实,恶意地消费英雄人物。且不说无端评判逝者的是非是种冒犯和不敬,即便是想更清晰地看见历史中的场景,也应该经过科学严谨的考据,岂能玩穿越、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臆测,甚至胡编乱造、肆意杜撰、任性涂抹。梁某竟然为了博人眼球,追求收视率,捞取名利,拿英雄开涮,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时尚和深沉。殊不知,这样不仅搅乱了大众的视听判断,也折损了自己的道德操守,在无形中已经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
点评: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驳斥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荒谬,进而揭露梁某的丑恶嘴脸。
【例 3】梁某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富有个性魅力,能在一些事件上去伪存真。在当前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我们欣赏那些以客观、真实、理性为前提的独立思想和独到见解。但是,打着“言论自由” “独立思想” “起底”“质疑”等旗号来抹黑英雄的所谓“独到见解”,其实是歪曲历史,扰乱视听,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面对抹黑英雄的一切行径,必须用好道德和法治这两柄利剑,让那些不负责任、不顾立场的大嘴闭嘴,让那些别有用心、恶意诋毁的人受惩!
点评:先肯定梁某见解独到,再揭露梁某抹黑英雄的危害,以退为进,文明交流。
三、转――转折
就事论理,由梁某抹黑英雄个例上升到同类事件,由特殊到一般,从多个角度阐述捍卫英雄的意义和抹黑英雄的危害。
(1)背景角度。【例 4】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对历史表现出莫名的 “热衷”,打着“学术”的幌子,考证细节“真实”,对英雄人物诋毁中伤,蓄意诋毁革命英雄,污蔑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断言黄继光堵枪眼不符合常识,讥讽邱少云是 “单面烧烤”,胡说雷锋日记全是造假,企图“证伪”英雄事迹、败坏英雄形象、诋毁英雄人格、颠覆英雄意义。这些论调往往与为汉奸、叛徒翻案呼应,不仅扭曲了历史,而且造成价值观混乱,消解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抹黑英雄,坍塌的是社会的价值,蒙尘的是历史的良心。(2016年第 3期《求是》 张明仓 洪超印《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点评:把梁某抹黑英雄这一事件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看待,就会发现其危害之大。(2)正面角度。【例 5】英雄者,有凌云擎天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度 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英雄者能吃常人难熬之苦,受常人难忍之罪,做常人难及之业……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等,就是这样的英雄。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这些英雄,就是我们民族的“脊”,就是我们国家的“梁”。这些英雄,不断锻造着我们的民族品格,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和身份认同,不断筑造着社会道德和价值基底。(2015年05月 09日宣讲家网 陈鲁民《英雄岂容亵渎》)点评:正面论述英雄的价值,从而阐述捍卫英雄尊严的重要意义。(3)反面角度。
【例 6】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英雄是 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一个社会不能只有醒目的红线、触目的底线,而没有仰望的“天线”。一个人也不能只关注一己悲欢、杯水**,而不去追求崇高和壮丽。如果我们不去“呼吸英雄们的气息”,而沦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功利的实用主义者或庸俗的消费主义者,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正能量的风向标。(2015 年 06月 17日《人民日报》辛士红《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点评:反面论述淡忘英雄的严重后果。(4)历史角度。
【例 7】否定英雄形象,毁坏一座座精神丰碑,则是在摧毁全体国人的信仰支柱。在这方面,前苏联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上个世纪 80年代末,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蛊惑,苏联人的历史观发生了动摇,以卓娅、马特拉索夫、奥列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被颠覆,继而党史国史被否定,国家也随之分崩离析。所谓“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殷鉴不远,任由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吹开,抹黑英雄人物之论泛起,国家和民族就会处在危险边缘。(2016年 07月 01 日 《北京日报》胡宇齐《为英雄正名就是捍卫民族的未来》)
点评:从历史角度举例论证,反面案例,教训深刻,事实胜于雄辩。
(5)国际角度。【例 8】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民族,对于亵渎和贬损英雄的行为都是不能允许的。众所周知,在法国,圣女贞德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对这位 17岁带兵出征、19 岁英勇牺牲、为挽救法兰西作出巨大贡献的女英雄,法国人历来认为是他们整个民族的骄傲,对她的任何调侃和不恭,都被看作是犯罪的极端行为;在印度,甘地被尊称为圣雄,如果有谁胆敢对甘地指手画脚,普通百姓都会把他看作是大逆不道的疯子和罪犯;在美国,马丁〃路德〃金是反抗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无畏战士和精神领袖,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场合,对马丁〃路德〃金的不敬都会遭到普通公民的唾骂,甚或能掀起轩然大波。(2015 年 05月 22日 《解放军报 》 陈先义《捍卫我们的英雄》)
点评:从国际角度举例论证,视野开阔,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对抹黑英雄进行严惩的做法不是限制言论自由。(6)现实角度。
【例 9】英雄都是时代的产物,评价英雄人物应将其放到具体的时 代条件下进行审视。当前,一些人对英雄人物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到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就大做文章,进而全盘否定英雄。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错误的。习近平同志指出: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2017年 04 月 13《人民日报》 吴化清《绝不允许做亵渎英雄的事》)
点评:立足现实,分析一些人亵渎英雄的原因,予以有力驳斥。(7)辩证角度。
【例 10】当然,崇尚英雄不是个人崇拜。崇尚英雄既不是要夸大个 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是要把某个人推向神坛,成为群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崇尚英雄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树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习、可以模仿的榜样,而一个被神化的人则是不可学习、不可模仿的。(2016年第 3期《求是》 张明仓 洪超印《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点评:崇尚英雄不是个人崇拜,观点不偏激,辩证思维彰显思想的 深度。
(8)类比角度。
【例 11】在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德国神父马丁的墓碑上,有这样 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铭文: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出来为我说话了。”当没有人为我说话的时候,个人的悲剧,就可能会导致一场灾难深重的社会悲剧。
我们可以想象:起初,他们抹黑刘胡兰的时候,我们无所谓;接着,他们抹黑黄继光的时候,我们不制止;后来,他们抹黑邱少云的时候,我们不干涉;此后,他们抹黑雷锋的时候,我们不抗争;最后,环顾历史,我们的英雄们哪个不是体无完肤了?在一部没有英雄的历史里,还有什么正义可言?还有什么信念可言?当我们对于领袖、英雄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对历史缺乏必要认识的时候,我们还怎样拥有强大的“四个自信”呢?(2017年 1 月 17日 察网 郭赞《*诋毁雷锋者意欲何为》)
点评:宕开一笔,类比思考,推理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四、合――结尾
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升华观点,首尾呼应。
【例 12】英雄虽已逝去,但从未远离。他们的功勋与日月同辉,他 们的业绩存万世长卷。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光辉壮丽的音画,他们指引着后人无惧艰险、砥砺前行。在当代中国,捍卫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捍卫国家复兴的基业,就是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历史的尊严和英雄的声誉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点评:重申观点,号召人们维护历史的尊严和英雄的声誉。【例 13】庄重的历史,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的形象,也不该是被任意揉捏的泥塑。敬畏历史,敬畏英雄,荒芜的精神土壤才能够逐渐肥沃起来,空虚的灵魂才能够得到充实。因此,我们该从娱乐至死的网络环境中清醒过来,更不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堕落。历史厚重不容轻佻消费,英雄神圣不容恶意诋毁。只有记住那些不朽的名字,追求那些伟大的灵魂,历史的底蕴才会更加厚实,文明的根基才会更加坚固。(2015年 06 月 22日央视网 马平川《消费英雄人物的本质是精神荒芜》)点评:升华观点,呼吁人们从从娱乐至死的网络环境中清醒过来,敬畏历史,敬畏英雄。
起承转合结构,有其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不变。若顺序稍加变 换,亦可以演变出 “ 起转承合 ”、“ 起一承二转合 ”、“ 起二承一转合 ” 等多种形式。
2017年高考“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 【解读特点】“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
1 博物馆,让“连接”活跃起来 关键词:“文化创新” “文物”提升博物馆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才能帮助参观者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
2016高考“时评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训练【解读特点】“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
2018年高考时评作文“起承转合”式结构例谈 黄梅县第一中学费高桥 我是贵刊的忠实粉丝,今日浏览《语文月刊》公众号,拜读了《2018年高考议论文“起承转合”式结构训练》一文,受......
高考“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时评就是针对时下新闻发表看法,属于评论性文章,即时事评论。它往往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上至国家大事,小到凡人琐事, 有感而发,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