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改的收获和困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改中的收获与困惑”。
浅谈小学语文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兴趣是时代的需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形成了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更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一根粉笔,一本书” 的现状。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来激发自我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主要讨论课改以后的收获与困惑,希望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与各位同仁共勉和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主体性;课改;人文性
由于“师道尊严”儒家传统思想在我国早已根深蒂固,所以长久以来惯性的认为在课堂上老师是教学的中心,而学生扮演的是倾听对象,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语文课:老师的面孔冰冷——无情:教学的内容干巴——无味;教学的方式孤单——无趣;学生的精神昏沉——无劲。这句话让我感受良多。当今课改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曲折中已经跌跌撞撞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我们学校也一直置身其中不断的在开展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回顾语文学科的课改教学生活,我的感受颇多,收获是必须的,当然也有困惑,现在我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在语文课改教学中的的收获和困惑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语文新课改中得到的收获
1.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呼吁学科教学改变以往纯接受时式学习方式,为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习自主性发展,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显示出来,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开展小组活动主要采取“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的四步骤,依学生学习基础状况把全班均衡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任务。课前教师先把学案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学案要求预习课本,课堂上再组织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学情况,探讨自学过程中及解决方法,各小组轮流上台 “讲课”—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本小组自学和讨论成果。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上台“讲课”的情况进行“评头论足”、修正、补充,汇报优秀的小组,全班同学还会给予鼓掌祝贺。例如:在一年级识字
(一)《口 耳 目》中,可提出以下问题(1)我们的嘴巴张开像什么?(2)燃烧的火焰用汉字的笔画怎样来拼凑?(3)总结学习“口 耳 目 火”的方法来学习其他的字“日 月 羊 鸟 兔 木 禾 竹”这些问题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新的知识。从教师让学生“学会”引导学生“会学”,每一位学生都有探究的原动力,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做的是引导学生发挥这动力,让学生自己挖掘自己的源泉。而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往讲课的满堂灌输不见了。作为老师,我踏上课改的路慢慢成了课堂的“导演”,而不是过去的“主演”,学生们越来越有自信,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
2.师生共读,体验阅读的快乐,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阅读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更应是师生共同的事。所以我提倡师生共读,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在阅读的过程中多给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和体会,适时给予目标,指导方法,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信口开河,脱离文本主题太远。多这样既让语文的工具性得以实现,又能更具人文性,学生也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二、语文新课改中存在的困惑
1、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班上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严重。一年级时对识字教学的学习,班级学生还可以每天跟着一同学习,在学校有老师的不断复习巩固,回到家中,有家长的辅导,学生的成绩理想;但到三年级时,阅读教学成了语文学习的重点,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掌握其阅读方法,自主学习,并且从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但对于基础差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拦路虎”,不愿多读,多想,一次做不到,心灰意冷了,每次回家也是同样的问题,家长的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就这样导致这些孩子无兴趣学习,长此以往,学习便下沉,从而出现班级的两级分化现象。
2、辅助手段欠缺,学生学习出现较大的困难。北师版的语文教材,适合在条件好的城市运用,对于我们贫困的山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难运用的过程,学生知识不广,接触的范围不大,对于大山里的东西还比较熟悉,一提到山外的世界,他们就感到极其陌生,有时,老师所说的,孩子们还认为老师是在“吹牛”,他们不知道在美丽的海滩上还有新奇的贝壳,在浩瀚的沙漠中还有仙人掌的存在„„如今,电教的条件较好,能充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我的教学,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是间接的事物,没有亲身的经历,他们总是有一些“不相信”,同时,现在教材中,要求学生课外查的资料太多太多,学生回家没有较多的课外资料,上网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就象是天方夜谭,这一切又得要老师想办法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这一理念怎能得以实现?
3、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较少,完成任务太难。每一册教材足足十二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又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口语交际”“习作”,可以这样说,一个语文园地的内容比上三篇精读课文要的时间还要多,学生的“听、说、读、写、练”都在这里呈现。
5、考试类型多样,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成绩不理想。在课堂中,我们努力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书本中“死”的知识化作“活”的运用,书本上的掌握了,但每次检测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也许是学生的能力有限,传统高分的影响,导致学生成绩不好,受到家长的责备和不理解,因而老师也觉得压力过大,有时感到无从施教。
2.对学生自身特点变化的困惑
时代在前进,一切都在变化,新世纪的学生不在像以前的学生那样老师说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做什么。他们拥有自己独特思维与见解,思想更创新,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多,互联网、同学之间、社会上,等等,都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有时他们的信息也许比我们还要快.所以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许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他们的想法进行分析,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不能只按照自己预先设定好的模式去上课,那种只听老师讲,死气沉沉的课堂是低效的教育方法,我们要适当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得出答案,尊重并运用学生独特的好的思维、想法和提议,培养出真正具有创 新能力的学生。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尽情地展示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探究之路还很长,在未来的教学生活中,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运用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践行新课改,让语文更注重语用,更具人文性,使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同时借助课改这双翅膀继续展翅飞翔。
政治课改心得体会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
关于政治课改的心得体会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这使教师改变具有了悖论性质。就其内......
政治课改路在何方福建省永春县美岭中学(邮编:362618)朱 囝备受瞩目的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眼点,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政治课改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思想政治课改的收获与感悟聂堆中学:宋慧芬一年来,在校领导的指导带领下,我积极投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