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_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02: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本文以技工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论述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技工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适应性。这就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状态。体育教学是调节情绪、塑造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技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学习压力小,厌学问题突出

技校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基础差,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许多技校里是由于感到升学无望,只是迫于家庭的压力或是自身需求到技校求学。技校的学习环境过于轻松,规定学习时间短、家庭作业少、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也缺少家长的约束,还有的学生很“现实”,片面地认定在技校只需学好专业技术,掌握一门手艺,其余的课程都无用,因此不求上进。这些想法导致一些学生厌恶学习,上课看小说、打瞌睡,更有甚者经常旷课。

2.人际关系类心理问题

(1)与老师对抗心理:技校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如果教师缺乏耐心,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学生则会失望、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信任,贬低其价值,使学生的心理伤上加伤。从而使学生对老师反感、失望,产生对抗心理。

(2)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技校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和情感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情感上的变化一般是不会轻易流露的,心理上逐渐显示出闭锁性的特点,即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很多想法也不愿跟父母交流。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并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不懂如何走进孩子的心里,不懂如何倾听、如何交流。而父母多?用简单叮嘱、专制的管教方式,使孩子越发沉默,不愿意跟家长交流。进而造成了家长眼里孩子长不大,子女眼中家长的不理解等。

(3)同学间关系问题:在技校学生心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都还不确定。但他们的自尊心在逐渐增强,十分希望得到家长和朋友的肯定及教师的重视。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性却很大,容易偏激、摇摆不定,有极大的波动性。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和自由,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由于学习、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自身角色的转变,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春期心理问题,班级与班级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3.青春期心理问题

(1)自卑情绪严重:部分技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落后,成功体验很少,从而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生活中很难正确面对失败,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更加严重。

(2)逆反心理普遍:技校学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在潜意识里却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自尊、自主、自立,反对过多约束、干涉、指责、控制。而有的家长和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对他们过于关爱,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要求绝对服从或处处保护,限制其独立性与个性的发展,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是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可以调节某些心理问题,使学生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其学习目标。比如跨栏教学中,对自信心强的学生可以在跨过标准栏的时候给予鼓励,而对自信心弱的学生,可以在成功跨过相对低的栏的时候就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如有的同学速度快、有的弹跳好、有的投篮准、有的腿脚灵活、有的手腕灵巧。要有针对性地发展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可采用轮流担任体育委员的方法。通过转变角色,让每个学生在上课组织学生整队、发号施令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自身的心理薄弱环节,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如今的社会,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在团队协调方面常常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自私等不良行为和心理。体育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拓展运动、体育游戏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忍耐力和良好适应能力等优良品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4.合理运用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比如让同学们在操场跑5圈,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偷懒、不遵守规则、投机取巧,也气喘吁吁地假装跑完5圈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针对诚信品德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做到诚信,重视诚信品德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抗挫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个体,才能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力和坚定的信心及勇敢果断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技工学校有很多学生受家庭溺爱,遭遇的“磨难”太少,受的“苦”太少,几乎没有受挫折的机会,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有限。体育教育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阻碍。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向学生灌输心理调控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成就感。让学生不要轻易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培养其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校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锻炼学生体质的教学活动,还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义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身体活动中,使学生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健康的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治洪.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体育课教学[J].职业,2010(2).[2]林永红.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河学刊,2010(1).[3]徐文博.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营科技,2011(7).[4]马肖义.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作者单位:即墨市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论文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论文一、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丰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1、体育教师要树立“以体育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理念,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专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专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论文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所面对的种种压力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大学生的心......

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