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机蔬菜发展前景”。
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思考
摘要:近年来成都平原有机蔬菜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农村劳动力流失、自然条件的限制及产业基础薄弱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产业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就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策略、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农技人员的培训以及产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相关单位及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发展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充足的热量和丰富的雨量,四季分明。除西北边缘部分地区,成都平原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无霜期长,秋雨夜雨较多,为有机蔬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同时,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是我国西部经济活跃的地区,为有机蔬菜的种植和销售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近些年来,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成都平原已经成为整个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有机蔬菜产地,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成都平原有机蔬菜种植的优势
1.1 适宜的气候条件
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约18°,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280多天,为蔬菜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1.2 丰富的水资源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排水通畅。岷江在都江堰市出口后,分散成外江和内江多条支干河流,向东南流入成都平原,使得平原江水常年不息,河渠密集交错,形成自流灌溉系统,为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2012年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胡云透露,截至2012年12月25日,四川省水利投资大幅增加,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4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预计在2015年前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到2010年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由此可见,成都平原要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在水资源方面有着极为有力的优势。
1.3 良好的蔬菜产业基础
蔬菜产业是四川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以彭州市为中心的成都平原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南菜北运”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技术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常年蔬菜种植达600多万亩,1200万吨的年产量,600多万吨的外调量。其中,彭州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的面积达70万亩,200多万吨产量,蔬菜加工企业53家,销售收入达16.4亿元。目前,彭州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果菜十强县(市),对整个成都平原的蔬菜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话语权。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生产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有机食品的接受度也在提高,近十年来,成都平原的蔬菜种植面积基本平稳,总的产量也稳中有升。2012年全年,成都平原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240.12万亩,总产量高达530万吨,产值83.6亿元。其中,有机蔬菜基地的面积有1.7万亩,同时蔬菜的种类也很丰富。主要种类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叶菜类31.6%、茄果类 11.4%、瓜类9.6%、豆类 8.9%、芥菜类 7.5%、萝卜6.2%、甘兰 3%。
2.1 加工情况
目前,成都平原的蔬菜加工主要以泡菜和豆瓣等调味品为主,其中新都区泡菜产业园、郫县豆瓣为主的川菜产业园区、郫县香辣酱最为有名,总产值达数十亿元。以2012年为例,全成都市加工的鲜菜就达155万吨,泡菜的产量达53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三成。成都蔬菜产品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四川省农产品、1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8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生产的有机蔬菜除供应成都平原及川内其他地区外,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地,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2.3 销售情况
订单销售是有机蔬菜主要采用的方式,各地大型超市和酒店和有
机蔬菜生产企业签订合同,企业按照订单进行标准化栽植和有机栽培标准生产。目前成都平原已初步建成了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有机食品销售网络。其中,以龙泉驿聚合(国际)果蔬交易中心、彭州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为代表,年销售蔬菜本地蔬菜就达达300余万吨。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笔者走访了成都平原部分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整体看来,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加大投入。目前的灌溉系统比较完善,但是其排水能力还需要提高。由于成都平原雨水充沛,尤其是在夏季,更是考验生产基地排水能力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排水,便会给蔬菜生产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绝收。同时,育苗设施、园艺保护设施还有待改善。因为保护措施的欠缺,会使得生产基地在遭遇恶劣气候的时候,抵抗能力差,进而影响蔬菜的生茶。
3.2 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成都平原有机蔬菜除土地翻耕使用机械作业外,起垄、打穴、盖膜、栽插、施肥、浇灌、喷药、摘枝、收获等均为传统人工操作,劳动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有机蔬菜生产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掌握有机蔬菜的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生产企业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标准、技术、管理及销售在内的全方位培训,向他们灌输有机生产和生态工程的意识和知识,进而提高生产水平。
3.3 缺乏具规模的知名有机蔬菜龙头企业
经过过年的发展,有机蔬菜正在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销量也在逐年剧增。但是,由于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整个成都平原还难以找到一家颇具规模的有机蔬菜生产企业,也没有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有机蔬菜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蔬菜生产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不足,阻碍了成都平原的有机蔬菜的销售。
3.4 有机蔬菜生产主体构成单一
目前,成都平原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的是农业企业,他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较强。但是,由于在有机蔬菜的发展初期,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导致一些生产企业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整个成都平原的有机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4 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建议
首先,要大力引进领先的农企投资,打造一些规模化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现有的蔬菜产业园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投资的方式,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推动推动现有的蔬菜生产基地向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转化,进而提高其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产学研结合打造有机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机蔬菜的生产,技术人员是关键。一个健全的培训机制,能够稳定地为有机蔬菜基地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同时,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解决规模化生产后种子和种苗不足的问题、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提高。
再次,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打造知名品牌。有机蔬菜和一般的蔬菜有所不同,只有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有效保证有机蔬菜的质量安全,进而为有机蔬菜的质量和生产有序的进行提供保障。在提高有机蔬菜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甚至是国外相关企业的先进生产和管理理念,加强品牌建设,从而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品牌的效应,对促进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琦.有机蔬菜的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2]刘达玉,张崟,王代春,杨云.成都彭州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2,07:7-9.[3]向承勇,杨鹏,林邦民.四川南充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长江蔬菜,2013,22:71-74.
肥城市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近几年来,肥城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坚持不懈地把有机蔬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植。以“四......
遵循绿色农业理念,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对天水市绿色农业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朱良勇(甘肃省天水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 天水 741000)摘要: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体......
凉州区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思考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毅近年来,凉州区高度重视以日光温室为主蔬菜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政府引动、政策调动、科技驱动、市场牵动、龙头带......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人民政府(2011年4月日)各位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我县蔬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出如香菇、芹芽、设施蔬菜、莲藕、......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