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飞:微博开发者应更深层次理解微博特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博开发者平台”。
王高飞:微博开发者应更深层次理解微博特性
2010-10-21 17:02:12 来源:新浪科技 【大 中 小】 评论:0 条 我要投稿 收藏本文 分享至微博
以下为新浪副总裁王高飞主题演讲《微博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文:
王高飞:非常感谢大家,我如果晚生几年也会做一些针对移动终端的工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2000年发生两个事情,有一个《黑客帝国》里面使用一个手机,是诺基亚7110,也是第一部可以支持手机上网终端。到现在来讲,可以说过了10年,我那时候在开发第一个上网应用时代,那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过去。今天上午在网上关注到大家发的一些留言,今天虽然说是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大会,我感觉到从上午大家关注的话题来看可能变成一个Android的开发大会,很多朋友都在关注Android。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首先我也非常看好像Android,iPhone这些未来智能终端。但是,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在座,或者是在网上关注大会的开发者来讲,或者是公司来讲,其实我们能不能利用好这个时代?利用好未来3到5年去解决好,满足我们5个需求,我们要认真考虑做好哪方面工作。
其实你们可以看一下左边和右边朋友,可以问一下你自己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左边和右边的朋友也能做,如果是的话,其实我需要大家更好的考虑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去做好什么,应该怎么样做好专注了。其实,一句话,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开发者来讲,不管是互联网开发,还是移动互联网开发,不管目前热点有多少热,其实大家如果真的想在未来3-5年内做成功,其实更多需要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专业领域做到你旁边朋友可以做不到的程度,那样的话你才可能成功。
微博可能今年确实,我今年参加几个会议都是讲微博,把我自己都讲的有点恶心。但是,整体来讲的话,我们微博从去年10月份推出到现在为止整整1年时间了,在这1年里面确实也因为我们很多朋友关注,很多朋友帮助,和很多合作伙伴支持取得不错的成功。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微博发展需要依赖于我们开发者支持。
今天给大家带来PPT,首先我的理解并不是微博开放了,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开发就一定能够成功。还是回到我刚才说的,如果大家希望在微博上开发一个好的APP,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功,达到你人生成功,我希望大家更多,更深层的去理解一下微博的特性,这对未来会有帮助的。
我这个PPT大概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从原理上,或者从理论上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微博?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我的理解其实也是我们这边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于将来在微博上开放第三方应用能够有所帮助,可以更好的利用一些微博属性。第二对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目前发展情况做一下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微博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做一个简单介绍。
大家提到微博,我们在过去半年里面也看到很多朋友和媒体问过我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给出自己的定义。首先微博不是一个博客,也不是SNS,其实这两点来讲,我相信在半年前很多合作伙伴,和很多我们的朋友都会把微博看作是博客的延伸,或者某种意义上SNS的延伸。其实,从目前我们自己观察到的数据来看,我们更认为微博会是一个传播网络,而不是博客,它的核心是在于微博是一个传播网络,也意味着我们如果希望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开发一些比较好的应用,我希望大家更多去关注你对于这个传播网络属性如何得到应用。
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社区平台,可能新浪有自己社区平台,淘宝有自己的社区平台,开心网也有自己的社区平台。其实每个社区平台看起来都是一些网友在这些平台上做一些交流。但其实,我们如果在第三方开发者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功,其实我们需要针对这个平台本身属性做一些变化。比如我要开发一个开心农场游戏,可能你放在淘宝平台上不会获得成功,同样你开发一个购物放在开心网上就不会像淘宝上那么成功。我们要更多更好理解传播习惯。
认为微博的本质,其实我们简单总结是以人为节点,以信息为主一个及时传播网络。在微博平台上,每一个用户既可以发布信息,同时又接受其他信息节点,同时这些信息是完全开放共享。同时,微博越来越多样化功能也是基于这个理念,信息即时性、共享性。节点每一个接受传播,或者参与传播的人就是一个节点。我们把目前从微博里面的客户分为三类,第一是核心节点,这类用户其实是某一信息生成的源头,当然这里面包括经过认证的博友。大部分信息,其中最终源头并不一定是这些用户,但是从微博统计更多桥接点是这些客户。
还有一些长尾节点,我们认为是信息最终接收者。从某一个,这张图其实可以比较说明微博目前传播网络情况,其实这个红色标志着1号节点就是整个微博核心节点,黄色是传播节点,这是一个长尾节点。可能这个信息不是从一个点散出,会从多个点散出,彼此通过之间关注关系。在SNS里面,一条信息经过6度传播就可以覆盖整个网络。在微博里面我们自己统计,大概经过2到3次传播,可能基本上这个网络里面所有人都会知道这条信息了。从传播属性,微博跟SNS有一些区别,在国外像Facebook本身也推出了类似于APP的推荐,其实人和人之间关系,我们认为分成两类,一种是强连带关系,一种是弱连带关系。强连带关系像我们彼此之间相互认识的朋友之间,这些朋友之间是相互熟悉属于强连带,但是他们之间互动比较多,但是在信息传递和交换上并不是很频繁。
但是弱连带关系,用户本身关注关系就是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他们之间这种互动,基本上基于意志化信息为主,节点之间并不频繁,更多是信息传播关系。所以,在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上,微博应该能为客户达到这类信息最好节点,比如在普通SNS上可能经过6次传播,但是在微博传播路径会缩小1倍以上。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一下新浪微博情况,去年9月份开始,对外邀请到年底每笔5千,6千,这就要看我们财报。从用户角度,我觉得大部分开发者更关注一些,我们基于每个平台去开发应用,更多关注这个平台本身应用属性,包括他们终端属性,包括用户分布,其实这我们第三方开发者来讲,我相信会比较有帮助。
从目前来看,微博男性用户占到57%,女性用户43%。在使用微博上,女性朋友更多关注朋友和社会名人,男性基本上锁定行业,男性朋友更多是以商务为主的。从用户比来看,目前用户TOP省份基本上占到整体用户三分之二。广东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个数据来看,是遥遥领先,不管是从移动用户,蓝色的是整体用户占比。但是,从广东用户其实我们可能他登录用户正比是要领先于他用户本身占比,南方用户相对于在使用服务本身上面会更活跃一些。
同时,像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其实利用率也比较高,我们关注河南、河北、福建回复也更高一些。这张图建议我们所有开发者能够多关注一下,这是手机微博一个注册分析。从注册用户排名前5位,第一位是诺基亚,第二位是MTK,第三是索爱,第三是三星,第五是LG。iPhone和Android,当然索爱和三星目前也都是Android为主了。活跃用户排名前5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iPhone其实在里面大概会占到2%左右,当然我们从整体活跃用户排名前5来看的话,第一还是诺基亚,但是KTK活跃度,诺基亚占比跟他用户群占比是一致。但是,从活跃度来看,MTK占比比他用户占比大概要少了一半左右,苹果基本上现在他的活跃度占比是用户占比的3倍左右。其实,在今年上半年之前,苹果用户一度占到10%几的用户范围,基本上都是iPhone的用户。我们也相信,可能明年随着iPhone4在国内普及,苹果占比,包括Android占比会有一定程度上升。但是,我觉得这张饼图在未来1到2年不会发生根本型改变,国内开发者除了关注Android之外,可能更多也希望大家能去关注一下其他平台。可能,大部分中国3G用户,其实他们对于娱乐化需求,包括对于终端增值化需求,远远高于智能终端用户。从新浪微博社会影响力来看,有466家机构开通了微博,包括一些政府机构也开通微博。到目前7月份,新浪排名近百位作者,明星粉丝有超过百万,目前前100位粉丝占比要高于Twitter。我想随着用户数不断普及,我们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推出新浪微博开放平台,这个平台还在不断完善中。其实,新浪微博平台是基于新浪微博系统开放信息订阅,分享与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功能性,是按照这个理念设计,未来我们自己新浪微博网站,我们作为微博网站,包括我们自己客户端平台也都会基于这个来推出,我们在功能性上和技术底层没有太多差别,之前由于我们客户端没有按照这个来做。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客户端里面,包括Android客户端已经开始在做一些底层改造。我们希望到年底的时候,有两到三个终端平台可以完全基于APP来开发,我们希望把年底的时候把原代码开发出来跟大家共享。同时,我们基于一些客户合作伙伴,我们推出了一个Xweibo,这也是基于我们API开发免费开源微博程序,这个微博平台跟新浪微博,包括跟其他微博平台开发是一样,都是完全互通。
我们希望未来通过微博开放平台,可以和其他媒体,第三方开发者完全达成信息上互通。我们看到这张图里面,新浪微博本身也做一个相对来讲,跟大家平等开发者去接入这个平台。我们希望所有接入这个平台所有用户,包括所有企业可能遵循一个规则,就是开放共享。我们可以从这个数据,平台里面拿到我们想要所有数据,我也希望大家把所有数据都共享在这个平台里面,我们希望都能够遵循这个开放共享的原则。
目前来讲的话,我们在年终的时候开放平台上线,7月份已经有1万多家合作伙伴,申请应用有7千多家,已经上线达到200个。我们对于Twitter来做一个对比,其实主要做对比的原因,更希望像大家来说明如果我们在中国互联网环境里面开发类似于移动终端应用,我们更希望关注哪些。这上下两张图其实是今年香港Twitter日军独立用户访问量和新浪微博独立用户访问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twitter在之前就已经进入香港地区,大概今年4月份的时候,新浪推出了繁体版的微博,我们在用2个月的时间超过了twitter,月访问用户数应该是他的2倍左右。
其实,从这张图我们理解并不是新浪微博跟twiitter有多么强的竞争关系,我们想告诉国内开发者,如果我们在国内开发这些应用,包括其实我的理解在整个东亚,中日韩三个国家去开发互联网应用,多媒体性,和娱乐性是我们开发互联网活动必不可少平台,这是中西文化的一个差异。我们看到新浪微博之所以在香港比较短的时间去超越twitter,第一方面新浪微博本身多媒体属性相对强一点,一开始就在这里面整合好的图片,视频比较好的应用。
另外一方面新浪基于媒体属性,对社会一些主要人群做了一些认证。大家更多把新浪理解为VIP,其实我们主要开发这个平台,是基于目前网络传播,这个不单在中国,其实在日本,韩国所有东亚国家都一样,这种网络转播非可支性对整个传播网络是有破坏性,当用户知道这个信息是真实,不真正是真实传播效率和频率是完全不一致。现在来看,经过非认证的消息在微博里面传播率大概会占到,可能整体人数会只占到将近1%左右。但是,如果这个转播链里面有经过认证用户进行转播之后,这些待认证转播链会占到转播链的8%,用户对于认证消息更容易接受和相对容易传播一点。最后一部分是微博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简单过一下。这张图大家都看过,对于中国互联网网民分析。从目前来看的话,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手机用户占比大概是占到46%左右。twitter注册用户占比是16%,这和twitter关注互联网有关。目前,新浪微博登陆手机用户占50%,或者更多一些,目前twitter的用户登陆占比44%,这包括一部分重合用户,用户既登录互联网又登录手机,至少有一半通过手机来访问微博。
随着3G普及,手机为其实流量好,密集性产品,耗费网络资源相对少一点。我们8月份,9月份在广东某个地市定向跟踪一个地区所有微博,发现微博对流量刺激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对于日流量在60兆以下客户,相对来讲拉动明显,用户对开通微博之后,目前我们看到微博月均流量可能在20-30兆左右,如果针对iPhone这个数字会翻1倍。
同时,新浪微博目前也在跟一些大的手机厂商去开展一些合作。我们的感觉,今年其实是一个,可能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讲,做互联网开发只不过是普通一年。但是,对于很多手机厂商来说,今年对于未来3到5年,手机终端布局是一个决定性一年,很多用户在接受3G之前,他们使用了终端,几乎是没有上网功能,或者上网功能很少的终端,他们选择第一款手机,或者是习惯的手机,有可能是未来3到5年真正去熟悉,而且会急需需要的一款终端。我们目前也在跟一些大的手机厂商一起在开发一些微博服务,也希望通过一些明星,包括一些微博里面用户来带动去拉动更多用户去使用一些新的互联网终端手机。
最后,简单做一个宣传。因为我们大概在11月16号会有一个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今天给出一些数据,相对来说还比较有限。其实,对于开发者我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但是我觉得大家如果需要更多数据帮助大家在微博平台上开发利用,大家可以到时候关注这个开发者大会,我们会在会上提供更多数据信息和平台信息,谢谢大家。
微博,撬动学生习作的支点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时下,微博充盈着现代人的生活,它是人内心感情的流露,它可以极大地张扬博主的个性,展示自己魅力,同时,还能让人分享到与他人对话与交流的......
中央台军事宣传中心李真主任汇报“情系国防好家庭”活动开展情况:自今年5月26日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全军各大单位、各省市自治区宣传和国防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
1、微博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有的人在建立微博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定位好主题,今天觉得这个网站的微博很不错,就建立了一个微博用户,明天可能会觉得这类主题的微博不错,也建立了一......
和恋人讲道理,是不想谈了;和老婆讲道理,是不想过了;和同事讲道理,是不想混了;和上级讲道理,是不想干了;和老板讲道理,是不想升了;和邻居讲道理,是不想见了;和朋友讲道理,是不想交了;和老师......
微博: micro-bloggingTweetsTwitter(推特) Now a new technology is making some miives public.Twitter meages (“tweets” in the jargon ) are like public telegra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