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反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56: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地方特色反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公婆岩,位于芝英镇黄泥坎村,一名石翁山,似一峰高突,若老翁戴纱而得名。石翁之东还有一峰,状如螺髻老妇,传为石翁之妻。《太平御览》云:“山有孤石,望如人坐;其旁又有石如新妇着花履焉,或名新妇岩。”公岩高达数十丈,矫首挺胸,气宇轩昂。婆岩温柔贤淑,小鸟依人。那么是什么使这对外貌悬殊的乾男坤女结台共坐,朝夕相守呢?他们背倚青天,身傍霄汉,夜承玉露,昼沐金波,尽管‘骨肉尽从天地落,肌肤生遭霜雪摧’,但他们那心心相印生死与之的爱情却没有老。相反,经过亿万千年的净化,这对石翁石婆已成为纯洁、高尚、坚贞不渝的夫妻之爱的象征。

公婆岩产权归属于黄泥坎村,从山脚延伸到山顶,都用石阶铺砌而成。近两年,一个喜欢健身的老板出资,专门在公婆岩的山顶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提供大家健身。

练结村是个革命老区,也是首届中共永康县委诞生地。从2005年开始,永康市对这个革命旧址进行全面整修,并投入了35万元完成了练结小学革命旧址。

中共永康县委诞生地纪念馆不仅是党组织发展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它的开馆将教育全市人民饮水思源不忘历史,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精神。

1927年10月,在练结村章氏宗祠里,选举产生了中共浙江省委直接领导的中共永康首届县委。该纪念馆的落成,将成为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永康市党组织发展史教育基地”和“永康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在祠堂一间20多平方米的简陋厢房内,正中并排整齐地摆放着10张桌椅,前方小桌上放着一盏古朴的油灯,墙上挂着一面褪色的小黑板,上面写着繁体的“首届中共永康县委选举结果”字样。在修缮一新的“首届中共永康县委诞生地”纪念馆,仿佛步入了那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

在展馆内,参观者可以领略到党组织发展历程、新时期党建、重要建设成就展示三个部分内容。

芝英祠堂

不到两平方公里的芝英有81处宗祠、30处古民居,一个晒场或一口池塘周围就有四五个雕梁画栋的宗祠,光七村就有13幢。宗祠、大宅院、寺庙道观、牌坊„„古迹之多,令人难以置信,同时吸引了不少考古和摄影爱好者。

紫霄观

位于芝英八村东南隅,创建于公元536年。永康历史上原有四大道观,延真观、崇道观、菩禅观、紫霄观。紫霄观是永康四大道观之一。北宋进士胡则曾在此读书,并留诗纪念。诗云:绮霞重叠武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南宋状元陈亮也曾在此读书,观内尚存陈亮撰写的《紫霄观重建记》石碑一方。相传陈亮伏案读书时,有青蛙跳上书桌,陈亮戏称你也要读书,求取功名吗?我给你。就用朱笔在青蛙头上一点。结果观内青蛙头上都有红点,观外青蛙头上没有红点。

大宗祠堂(也称芝英应氏大宗祠)建于公元1522年,现在堂墙尚存。大宗祠堂是用以祭祀迁居芝英初祖和万、巽、恢、惟、庸先祖的场所,其管事会在族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诸如清明祭祀、划田资助学宫义学、纂修省志访核人物、议立社仓、筹建义庄、义会、开创义市、建立文会、创办学校、竞选国大代表、选拔校长镇长保长、成立消防水龙会乃至元宵活动、打更防盗等事宜,都通过大宗祠管事会讨论议决或赞允。合族订有《家规》20条,无论男女老幼以此律己,遇有族人违反家规公德,大宗祠则采取《开大宗祠》的办法予以严肃惩治。大宗祠裁决之案,县衙一般不再更改,故每任县太爷上任后,都要先去芝英拜访大宗祠堂事管会。

小宗祠堂(又称仕濂公祠)建于公元1567年。相传应仕濂公助田4亩作为市基,兴办义市,因应仕濂系祯行二十四,人称“三八公”,为纪念他的兴市功德,定于农历逢三、八为芝英集市,至今已有500多年。

思文公祠1733年建,址在七村天祥路,后曾重建。270多年来,历尽沧桑,经历过较大的破坏就有三次,屡毁屡修。据记载在1647年曾“毁于乱”,疑毁于当时反清复明的义军,被焚后于公元1733年由梧州知府应远公捐俸重修。公元1788年发生“祠灾”„„目前七村三委已把其修葺一新,成了村民的娱乐场所。

古贻堂建造于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因年间久远,建筑有特色,2001年已被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古迹坐落正街63号,坐北朝南,门面由水磨青砖与花砖砌成,称花门。门厅和后厅中间有约七米的大明堂,前后厅的大梁、桁条全都雕有图案。因西厢后檐是正街,所以后檐开成店铺。芝英有名的小麦饼就出自西厢。

朝议大夫第坐落四村,坐北朝南,大门面对正街,大门上方石刻着“大夫第”三个字。相传梧诧公建了“落轿厅”与“前厅”之后,已无财力再建“后堂”,由于梧诧公的门生、同僚、故吏认为梧诧公有五男五女,只“前厅”九间房不够用。所以大家集资为梧诧公建了“后堂”一排五间,左右两厢各三间共间。因为“后堂”是门生、同僚、故吏所建,所以不仅木材质量好,建筑也很讲究,一律花槛,楼上的前楣都有挑出的避水层,避水层两板之间又是木条连接,这种构造现在已经很少见。

应祖锡故居曾是芝英老区委办公地址,是当时独一无二的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建筑的外形是中式,而其布局之巧与一般大不相同,实在是西洋味十足。特别是窗户,既是中式花雕,又全用上玻璃,使之更加明亮。

紫霄观位于芝英八村东南隅,创建于公元536元。永康历史上原有四大道观,延真观、崇道观、菩禅观、紫霄观。紫霄观是永康四大道观之一。北宋进士胡则曾在此读书,并留诗纪念。诗云:绮霞重叠武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南宋状元陈亮也曾在此读书,观内尚存陈亮撰写的《紫霄观重建记》石碑一方。相传陈亮伏案读书时,有青蛙跳上书桌,陈亮戏称你也要读书,求取功名吗?我给你。就用朱笔在青蛙头上一点。结果观内青蛙头上都有红点,观外青蛙头上没有红点。一九九零年十二月被芝英镇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它形成于东汉,兴盛于南北朝时期。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观即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永康芝英八村的东南角,目前尚保存着一座历史极为悠久的道观,它就是紫霄观。“紫霄”原为紫云、紫气之意,道教认为是吉祥之物。该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山门正对峰岘岭,门前原有永康通往方岩的古驿道,西南侧灵溪流淌,溪上还横亘着一座保存完整的千年古桥——灵溪桥。

据有关文献记载:紫霄观建观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此地原为仙人炼丹之所,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始建观依焉。五代十国之时,吴越国朝廷尊崇道教,道观大兴。清泰三年(936),紫霄观得到进一步扩修。北宋宣和庚子年(1120),紫霄观不幸毁于盗贼纵火。盗贼平定后,因“无尺椽片瓦可为蔽依”,道士遂“结茅以居”。南宋刘居靖任知观事时,紫霄观进行重修。中间建有大殿,以崇奉道教圣祖,两侧建有厢庑。斋堂、庙宇、钟台、藏室、厨房、澡堂及道家应该供奉的,无所不备。殿之西侧,建有书院,藏有道、儒等各家经典图书。宋至民国年间,紫霄观又几经修葺,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被称为我市的四大道观之一。

紫霄观久负盛名,这还与北宋名臣胡则及南宋状元陈亮有关。胡则(963-1039),字子正,宋端拱二年(989)进士。他曾到过紫霄观,并留有《紫霄观》诗一首。诗的全文为:“绮霞重迭武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诗文中用《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溪”来比喻紫霄观前的洞灵源溪,以印度佛教圣地“鹫岭”来比喻紫霄观正对的峰岘岭。描述了紫霄观优美的自然环境,溪岭相将,风光无限。这种以林掩其幽,以山壮其势,以水秀其姿,形成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选址方式,体现的正是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据传他十岁时曾在紫霄观读书,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则有趣的“状元点蛙”的故事:有一夜,陈亮正在烛光下苦读,突然有两只青蛙跳上案头,朝陈亮呱呱地叫,屡赶而不去,陈亮就在每只青蛙头上秉笔点朱,然后高兴地说:“中了!中了!都中了!”自那以后,紫霄观附近的青蛙,头上都有明显的朱砂痣。后来陈亮中了状元,故事也就一直传了下来。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不足为据。然而淳熙九年(1182),陈亮为当时紫霄观知观事刘居靖撰写的《紫霄观重建记》,后人刻成了两块石碑。一块即《紫霄观重建记》,为宋嘉定辛巳年(1221)石刻,另一块为《紫霄观楼宇重建记》,是明嘉靖十四年(1525)石刻,其碑文也为陈亮曾在紫霄观读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解放以后,紫霄观的产权分给了芝英八村及当地农户所有。道观变成了农家小院,东侧慈善屋部分房子进行了改建。*期间,原置于三清殿中陈亮撰文的两块石碑也被废弃,一块被砌在天井作洗衣石,一块被卖给当地工场当场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终于发现这两块石碑乃宋代状元陈龙川所撰,遂引起人们注意。1990年12月,芝英镇政府重竖了这两块古碑,并将紫霄观列为芝英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镇政府的委托,芝英中学退休教师应彰乾先生负责这两块碑文的清理工作。作洗衣石的那块,由于字面朝下,幸而未被磨损,只是字面涂着石灰,并有柏油渍。应彰乾先生对每字进行认真洗刷,用小刀刮去字划里的石灰。碑文除附文里被凿掉三个字外,全文清晰,碑身上题“紫霄观重建记”。而当场桌的那块,碑面磨损严重,字迹难以辨认,碑身上题的“紫霄观楼宇重建记”依稀可见。

由于紫霄观内住户较多,且成份较为复杂,观内住户办厂、明火作业等行为依旧严重危害着紫霄观的安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芝英三宝

蒋耀祖正在补铜壶。

应广火正在钉秤。

应业根正在打锡。

永康地处浙中丘陵盆地,人多地少,乡民历来有外出以手工技艺谋生的传统。其中打制、修补铜制品是永康人外出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五金中一个重要的行业。永康铜艺历史悠久,铜匠众多,且技艺高超。众多制铜艺人肩挑铜壶担,走南闯北,历尽艰辛,打铜修补,“打铜修锁补铜壶”指的就是铜匠,他们的出现为农耕社会时期工业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广大民众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永康锡雕,是永康五金一门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其制品古色古香、光泽夺目。制品多用于传统嫁妆和各式日常生活用品。永康旧时风俗,当姑娘出嫁时,嫁妆里都会有一套锡具,即使家境困难,一副烛台也是不可缺少的。永康打锡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锡制品已在民间普及,“打锡”遂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民间手工艺。到了明清时代,永康打锡业已达鼎盛。打锡工匠世代相传,主要集中在芝英、古山一带。

永康素有“衡器之乡”的美誉,制作木杆秤历史悠久,全国闻名,上世纪90年代是生产木杆秤最辉煌的时期。130多家衡器厂,一年用从菲律宾进口的木材加工制作成的杆秤达2000多立方米,从业人员2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衡器集散地。传统木杆秤的崛起,促进了永康经济的腾飞,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支柱产业。

打铜、打锡和钉秤也是“芝英三宝”,因为这“三宝”的代表人物蒋耀祖、应业根、应广火都是地地道道的芝英人,他们也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三位老艺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

钉秤:应广火:今年79岁 打铜:蒋耀祖 打锡:应业根

年届八旬的应业根从13岁就开始拜师学锡艺,60多年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博采众长、技艺精湛,制作的烛台、锡壶、锡罐、香炉等颇受欢迎,他的一把茶壶和一对烛台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风俗及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每年八月的迎胡公,打罗汉,有踩高跷,大面姑娘,三十六行等节目。

名小吃,工艺品等

芝英名小吃:芝英肉麦饼,芝英小麦并,烤包子,炒粉干等。工艺品:锡制工艺品,铜制工艺品,秤等。应詹,武功大夫,后军将军,散骑常侍,光禄勋,护军将军,观阳候,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敕封镇南大将军,加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忠国武平王。

应宝时(1821至1890),字心易,号敏斋,又号可帆。直隶州知州,江苏苏松太道,江苏布政使,江苏按察使。日本通商条约事务帮办。皇上六次传旨嘉奖。覃恩一品封典。诰授荣禄大夫。卒后,钦赠“内阁学士”衔。奉旨赐恤,谕赐祭葬,在上海建立《应公专祠》列祀。

应祖锡,字壁如,号韩卿。任驻西班牙使馆二等参赞,徐州府邳州四品知州,后任溧阳县、高淳县、句容县知事。民国初获嘉禾勋章一枚。

应贻诰,字锡之。任浙江省咨议局常驻议员,金巨严处四府公学监督,永康县民事长,遂昌县知事。

应 飞,历任新四军教导员、浙江金义浦地区区委书记、特派员、浙赣路南地区六支队(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支队长。建国后历任浙江永康县委书记、县长,金华地委委员、专署第一副专员、地委统战部长,上海北四川路区、新成区、静安区区长,上海市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等职。第六届、第七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天行集团:天行集团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组建的,以天行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由七家子公司组成的无区域企业集团。是永康市为数不多的连续十五年的纳税大户企业。铜业、化工、门业、房产开发、水泥是集团的五大基础产业。公司总资产8亿元,厂区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具有年产铜板、铜带、铜排、铜棒、铜管和无氧铜杆5.5万吨,金属门系列产品60万樘,氟化氢4万吨,水泥80万吨的生产规模,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ISO10012:2003计量检测体系认证,产品获得了CE认证,“天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天行”商号获浙江省知名商号,产品获评浙江名牌产品,金华市名牌产品。现有员工800余人。集团的前身是从事小五金加工业的家庭作坊——永康模具电器厂。二十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依托,不断开发新产品,曾首创永康五金名品《口福牌》铜火锅,电热杯、三用铜火锅、节能铁皮锅等,为永康炊具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自身的资本积累。1992年公司开始进军铜材加工行业。通过199

2、199

6、2000年三次技术改造后企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三个文明”建设上了新台阶。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上交国家税收2150万元,双创历史新高.近十年来公司的工业产值,上交税收以及增加社会就业等,分别增长了22.4,14.5和15.5倍,展示了“弹指十年间,巨变在天行”的骄人业绩。董事长应天行先生,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运筹帷幄;以豪爽,诚信聚集资源,靠卓识的远见,成功打造现行的天行集团。现任中国世界有色金属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金华市人大代表,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二十年来,他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艰辛地耕耘在民营经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险阻危机,使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综合实力从弱到强。在加入WTO的今天,他更是雄心勃勃,以开拓创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气概创新企业机制,创建企业文化,追求现化企业制度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入滚滚向前的世界经济大潮。

力士达铝业有限公司:浙江永康力士达铝业有限公司属民营企业,位于交通便利的永康市永东公路边芝英路口。主营铝合金型材、铝合金部件、铸铝合金锭。公司创建于1985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业,现已拥有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自92年始,连续被评为永康市“纳税大户”、建设银行的“AAA”级企业。

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历来重视软硬件的投资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主要设备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等水平热顶铸棒及自动浇锭生产线各两条,日本宇部1880T双动穿孔挤压生产线一条,台湾源上1750T挤压生产线一条,台湾梅瑞880T挤压生产线三条,台湾梅瑞660T挤压生产线两条,台湾梅瑞550T挤压生产线两条,自控氧化着色生产线一条,台湾产精密拉管生产线两条,多滚校直设备一套及各种国产高档精加工设备。在软件方面:公司十分重视组织与培养优秀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并且在98年建成了公司的计算机局域网,致力开发与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用友及为本公司量身定做的ERP),办公基本实现数字化,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与发挥。98年3月,公司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2002年2月,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精良的生产、检测设备,雄厚的技术实力,保障了年产铝合金型材250000吨、铸造用铝合金锭20000吨的能力。“遵循公理,供给需求,福利社会”是浙江永康力士达铝业有限公司的宗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完善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造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松塘园村又称松川,村名源于村口的松塘和松树林。微风下的松塘,池水清澈,碧波荡漾。塘前新栽树木郁郁葱葱,而一幢幢整齐大方的排屋就掩映在这些鲜花绿树背后。虽然一些农家别墅建造没有最后完工,环村公路初见路基,但改造后的松塘园村与湖、花园、村祠堂等自成一体,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别具特色的建设之路

松塘园村历史悠久,村庄已有5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松塘园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农业经济型村庄,村庄耕地面积有限,农户除农耕外,多从事小手工业为生,村庄环境差,集体经济薄弱。

改革开放后,松塘园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办厂经商,腰包鼓起来了,但如何能住上像城里小区那样整洁舒适的房子,成了他们心里的梦。

2011年4月,松塘园村开始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改造破旧空心村,建美丽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富民强村发展目标,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2011年下半年共拆除破旧房屋18000平方米,并完成拆除了垃圾清运、地基平整、地基抽签到户等工作。2012年100户农房主体工程完工。

与其他参与农房改造的村庄一样,松塘园村严格按照《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要求,编制、审批、实施建设规划,农房户型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行一户一宅、合并安置的措施。但与众不同的是,松塘园村的新农村建设完全建立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所有破旧房的拆除都依据村民自己的意愿,并且所有被拆除的破旧房都不进行补偿,造房子的资金都由村民自筹。像有几户人家,在改造前就造了新房子,没必要拆的就可以保留。而且像拆除面积、安置面积这些情况,全部都张榜公开,接受全村人的监督,农房改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全村人的团结和对梦想家园的渴望。

农房改造后的松塘园村

2013年,村里投入500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给水、排水、照明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空间、空地、池塘,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程。

改造后的松塘园村,家家户户新建生态粪池,安装太阳能,铺设天然气管道。原村中央长期不能搬迁的坟墓已全部统一搬迁到公墓,将建设成开放式的户外体育活动中心和绿地公园。

未来,松塘园村将依托近邻省级中心镇芝英镇的优势,整合资源,以精品农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打造优良居住环境的新型农村社区。

乡村田园式的浪漫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舒适的居住空间,还要有配套的生活休闲设施。”村里早在农房改造前,就在松堂前修建了一座胡氏祠堂。这座三进两厢的四合院式徽派建筑,外面白墙青瓦古朴雅致,祠堂内窗户和门楣上的樟木雕刻保存完好,富有浓厚的江南风情,可谓村中一景。

村里还有一座有150年历史的清末江南古民居,俗称“小五间”。“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文保单位,但对于我们村意义非凡。今年我们要把它改造成农家书屋,里面还将收集具有永康特色的插秧、割谷等农机具,办一个小型的‘农机具展览馆’”。

为了给村民营造花园式的生活空间,保证松塘水质不受污染,村里放弃了将松塘作为鱼塘承包出去的想法。现在松塘前的排屋,一开窗就是青山绿水,俨然就是近年来房产商热推的“江景房”。

松塘东边的40亩空地将种上香樟、桂花、柏树等,形成一道近3万平方米的天然绿色屏障。

广州春节地方特色

广州春节地方特色 春节为农历元旦,是中国也是广州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广州的春节既有中国春节的基本内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置办年货;除夕前,在大门上或......

地方特色腊八粥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地方特色腊八粥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地方特色腊八粥作文

地方特色腊八粥作文宋吴自牧《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都提到十二月八日寺院及人家皆设腊八粥,也称佛粥。可见腊八粥由来已久,南北皆然。过去北京人对腊八粥很重视,每年必煮......

地方特色产品开发策略

地方特色产品开发策略张秋红【摘要】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桂林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

地方特色腊八粥的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地方特色腊八粥的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地方特色反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特色反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