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罗森高层将换帅 连续两年新增店数为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上海高层规划”。
上海罗森高层将换帅 连续两年新增店数为零
2012-11-20
摘要:每一次管理层变动都直接影响到了上海罗森的扩张发展。有数字显示,去年日方接管后,上海罗森新开30多家门店,但也关店30多家,全年净增数几乎为“零”。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经历了几轮员工“换血”**后,上海罗森的高层也将发生变动。
方正平(化名)这一阵很闲,作为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罗森”)的一名员工,他已有一段时间没有感受到新店扩张所带来的繁重压力了。“内部已经通知了,上海罗森的总经理将换人,这一阵正在交接,新策略还不明朗,所以从上个月开始,公司基本已暂停开店,一切要看新任总经理的策略方向。”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罗森总经理松浦学即将被调走,具体去向不明确,而罗森中国区高层将兼任上海罗森总经理一职。调任的背后是由于日方增持上海罗森的股权后,一直未达到设定业绩指标且亏损明显,新任总经理的艰巨任务就是改善业绩甚至扭亏为盈。但在业界看来,不论是罗森还是其他同业者,由于租金、人工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压力,要实现盈利并不容易。
换帅
冯青(化名)没有料到自己能比总经理在上海罗森公司待的时间长,就在数月前,上海罗森的部分员工还陷入或将不被续约而离职的**中。“去年,日本罗森增持上海罗森并控股后,调来了新的日方高层,原本中方的部分管理人员调走了,日方不仅调整了开店计划及经营思路,也对老员工做了一定调整。”
“那位接管的中国区高层已经入驻上海罗森公司,他也是一位日本高管,由于长期在中国工作,因此对中国市场及消费者习惯很了解,或许这也是日方让他接管上海罗森的理由。对上海罗森来说,中国区业务最核心板块都在上海地区,其他省份还处于起步阶段,故而必须对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管控。”上述知情者表示,目前该调整还未对外正式宣布,但根据此前的计划,本月中下旬新任总经理应该会正式就职。
每一次管理层变动都直接影响到了上海罗森的扩张发展。有数字显示,去年日方接管后,上海罗森新开30多家门店,但也关店30多家,全年净增数几乎为“零”。
“现在我们又面临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由于高层变动,我们从上个月开始就暂停了开新店。”方正平表示,根据公司原本的计划,今年应该要开设约150家新店,但截至目前,仅签约了约60家新店,其中开业的只有30家左右,距离完成指标还很远。同时,今年由于业绩不佳等问题关闭的门店也有30家左右,这相当于,截至目前今年的“净增长”几乎与去年一样接近于“零”。由于目前还不知道新高层的思路,估计即便是已经签约的新店也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开业。
或许方正平说的指标还不算高。有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罗森目前共300多家门店,并曾经计划今年开设300多家新店,即一年内翻倍扩张。日本罗森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未来10年内在中国市场开设店铺总数达约1万家。
盈利是关键
“高层的调整也好,放缓开店速度也罢,对于上海罗森来说,最关键的是盈利与否。日方在去年接管上海罗森公司后,高调宣布了一系列扩张及概念新店策略,但正是由于大力的扩张使得成本高企,而零售业进入盈利期需要培育期,故而业绩压力很大,上海地区业务既然是罗森中国区最核心板块,那么业绩一定要好看,所以对即将上任的新高层来说,扩张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减亏和盈利才是最关键的。”知情人士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上海罗森今年为了提升定位,还在上海黄金地段巨资开设了奥特曼主题便利店,该店的租金是普通门店的至少3倍,这些都加大了上海罗森的盈利压力。
“一家门店假如开设了3年以上还未盈利,或许就要考虑调整了。当然关店未必是坏事,假如可以止损也不错,只是便利店基本都是租赁制,提前与业主解约也需要支出一笔赔偿金,操作起来并不轻松。”方正平坦言。
长期从事便利店展店工作的老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家普通位置的便利店一年租金约40万~50万元,加上人工和24小时的水电费等,单店每天的营业额至少做到6000多元才能保本,但如今很多便利店都难以达到上述数字,这也是便利店整体行业都存在盈利困难的根本原因。
曾有知情人士指出,上海罗森去年亏损了约4000万元,尽管上海罗森官方并未对这一数字进行确认,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亏损额相对合理,有些其他便利店同业者的年亏损额甚至还远高于上述数字。
在成本高企和盈利难的压力下,今年农工商集团也对于旗下便利店业态的好德与可的门店进行调整,关闭或调整了几十家门店。“上海罗森只是便利店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一个典型缩影,其存在的扩张慢、成本高、盈利难都是行业通病。其实,松浦学的理念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用概念店提升罗森品牌形象,他还改变了上海罗森的商品结构,增加了不少白领喜爱的时尚商品及自有品牌商品等,这些都是同业者值得学习的。只是如何跨过盈利这个‘坎’,的确有很大难度。”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