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简介(定稿)_elispot技术应用简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38: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简介(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elispot技术应用简介”。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简介

一、秸秆还田的分类

秸秆还田根据作物品种、田地状况和还田秸秆的数量,可分为麦秸秆还田、稻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旱地还田、水田还田;全量还田、残量还田等。

二、麦秸秆还田推荐技术路线

目前,麦秸秆全量还田是处理麦秸秆的主要方式,可以大量、就地、有效的消耗秸秆。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有水、旱两种方式,通常认为水田埋茬还田效果较好,但由于农民耕整作业习惯以及水稻旱直播的大量应用等原因,旱地秸秆还田被更多、更广泛的应用。麦秸秆还田特别是全量还田的,后续配套的农艺管理措施必须到位。

基本做法简介如下。

1、麦秸秆还田配套秧苗移栽。

1)、水田耕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使用水田秸秆埋茬机)。

联合收获机(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进行收获作业→秸秆切碎机切、抛秸秆作业→放水泡田(1-2天)→水田埋茬机耕整还田作业→机械插秧或人工移栽。

2)、旱田耕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使用旋耕机)。

联合收获机(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进行收获作业→秸秆切碎机切、抛秸秆作业→旋耕机旱田耕整还田作业→放水泡田耙平→机械插秧或人工移栽。

2、麦秸秆还田配套水稻旱直播。

联合收获机(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进行收获作业→秸秆切碎机切、抛秸秆作业→旋耕机旱田耕整还田作业→机械或人工播种→田间洇水。

三、秸秆还田配套工作

1、田间准备及要求

分散麦秸秆。麦草应均匀分散于田面。

碳氮比调节。埋茬还田作业前,施入适量速效氮肥作底肥以加速秸秆腐解,调节土壤碳氮比为(25~30)∶1,防止秸秆分解与秧苗争氮。

灌水。带水耕整作业时,作业前须浸泡36小时以上(1~2天),灌水软化土壤,灌水深度以土壤吸透水后田面水层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为准。

2、机具选型

选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或水田埋茬耕整机。

3、作业规程及要求

根据需要,机具作业可以采用2次作业的方式,第1次机具前进速度稍慢;第2次略快,注意要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

作业速度选择。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埋茬耕整机在粘重土壤中旋耕时,使用(Ⅱ~Ⅲ)档作业;砂性土壤的旋耕或局部需旋耕两遍的第二遍可选用(Ⅲ~Ⅳ)档作业。

旋耕深度。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埋草耕整机适宜耕整深度为(10~16)㎝,做到耕深一致。耕整质量指标及要求。对于水田埋茬还田作业,要求耕整平整度(高差3 ㎝以内的平整田面)达90% 以上,机械不能作业到的田边、田角部位由人工整平;田面露草量不超过 90根/㎡。

4、大田期管理要点

补施速效氮肥。100kg秸秆要加施0.5kg纯氮。在水田埋茬机作业时可补施适量施用磷钾肥,秸秆还田可与当地平衡施肥相结合。

机插秧后田间灌浅水层(约5cm)护苗,插秧后3天,排水露田增氧。插秧后(6~7)天灌 3㎝ 水层后施除草剂和分蘖肥,保持(5~6)天内有水层,缺水时及时补水。随后及时落干,沉实田土、通气促根,整个分蘖期薄水层间歇灌溉促分蘖。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 80 % 时,开沟分次搁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和壮秆健株,提高分蘖成穗率。幼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间隙灌溉、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收获前7天断水。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具有来源广、取材易、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可通过堆沤、覆盖、翻压等方式还田。农作物的秸秆含有烟草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土壤......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2009-10-13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

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摘 要:随着机械化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改进,秸秆还田技术的机械化进程逐步推进。本文对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意义和方法进行探究,并对该技术的推广......

秸秆还田技术介绍

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宣传材料三秸秆还田技术介绍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秸秆还田的具体做法:1、把玉米秸秆粉碎或砍成小段约5~10cm......

下载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简介(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简介(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