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最新传统文化备课”。
1、《幼女词》
教学时间:2014年2月21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幼女词》,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童年是最美好的印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2、总结谈话。
五、布置作业
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幼女词》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2、《陶者》
教学时间:2014年2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陶者》,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这首诗讲述了封建社会的不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类似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劳动是最光荣的,不劳无获。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诗句?如《卖炭翁》。
2、总结谈话:劳动是每个人起码的要求,不劳动是可耻的行为。
五、布置作业
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讲给家长听。
3、《题画》
教学时间:2014年3月7日
教学目的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景致,后两句写了画面的主中心:老牛及水鸟。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一幅恬静淡雅的水乡暮色画面。
二.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
三.领学生读诗句
四.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村落
映水鲜
一鸥眠
五.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六.检查背诵
七.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4《不学礼 无以立》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
一年级传统文化:《池上》教案黄蕴华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荷塘图片)师:同学们,请擦亮你的大眼睛欣赏一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荷花。师:你们知道荷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吗?生:......
教学设计学科:传统文化学校:江店中心小学姓名:张莹学期:2016—第一课 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
第一课 笠翁对韵(节选一) 教学内容:《笠翁对韵》(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