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本”地理课教学案例_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30: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中“生本”地理课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范文”。

——《“祖国宝岛”——台湾省》

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吴德彩

课型:生本地理探究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10节内容“祖国宝岛”——台湾省。本节主要讲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情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的产品状况。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二)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3.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从地图上提取、加工信息获取简单区域地理知识。4.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2.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 电子白板 小黑板

五.教学准备

(一)知识储备——《台湾》前置问题:

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海峡两岸局势变化,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简述台湾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3.简述台湾的地形地势特点。4.P51活动题。

5.P52活动题:判断玲玲的说法是否正确。

6、简介台湾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7、简述台湾的自然资源及思考台湾岛素有“森林宝库”、“东方甜岛”等美称,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8、简介台湾的经济情况和主要城市。

9.收集资料,从正反两反面证明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大小芒果、导游证、导游帽。2.规范全体学生“生本”地理课堂用语。

3.收集台湾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并制做成卡片; 4.对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整理并修改。5.对“导游老师”的课堂进行指导。

6.分组讨论每个前置问题,课前抽签决定展示内容。六.教学过程——探究展示

(注:以下各环节,老师在必要情况下均会介入课堂)

(一)课堂问候: ——导游好!

——游客好!

附:两导游自我简介及开场白。

(二)课题导入:由大小芒果引入新课

导游:游客们,你们知道这两个一大一小的芒果来自什么地区吗?大的来自台湾,小的来自我们这里(十堰)。为什么台湾芒果这么大呢?和哪些因素有关?想知道原因吗?那今天我们一起去台湾旅游找出问题的答案吧!(板书:台湾;幻灯片同时播放)

学生活动:有同学提问芒果是热带水果,十堰没有芒果,所以导游的表述有误(导游向游客道歉并改正)。

学法指导:导游提问

设计目的:由实物提问激趣入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三)课前一分钟——地理快报(常规活动)学生活动:播报一则关于台湾的新闻。学法指导:由新闻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设计目的:这是“生本地理”课堂的常规活动,要求循环播报当前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播报的内容随着课堂内容变化而变化。当时正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时,学生从关注的灾区问题入手,找到了一则

经过长期的训练,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激发了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讲授新课(板书和幻灯片同时进行,必要时老师解答)

第一站:走近台湾 ———我对台湾知多少?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1,将查到的资料进行分享(诗歌、历史、现状都可以)。学生活动:一个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它小组作补充。学法指导:展示讨论。

设计目的: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在动态之中进行自主性学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拓展文本内涵。从中又可以做到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第二站:了解台湾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2—8。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与评价。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巩固知识并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此环节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台湾各个方面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在知识讲解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内地。

第三站:热点透视——延伸与探究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9

学生活动:一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各抒己见。学法指导:讨论──探究──发表观点

中学生关注热点,不仅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另外,对热点的分析,也可以生成新的知识,这样以来,对语文学和政治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站:头脑风暴——延伸与探究

学生活动:在两分钟时间内,学生用自己方式表达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祈盼之心。然后“我们的心愿”汇报展示。

学法指导:独立探究——成果展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以扩大知识面。第五站:习题练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出题,组外交换答题。学法指导:小组讨论——集体答疑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老师学生点评

老师、学生活动: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点评补充。学法指导:讨论——交流

设计目的:通过交流,再次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这一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情感。

七、课堂结束语

——此次旅程到此结束,游客再见!

——导游再见!

八、教学反思

下课了,我和老师在一起交流这节“生本课”,有了不少的收获。我认为一方面,这节“生本“地理课的学习效果不错。有五大教学特色:

1、课堂形式的变化:导游课;

2、收集资料,多渠道进行;

3、激发兴趣,快乐中学习:

4、质疑历史,深层次挖掘;5.学科知识大熔炉,体现了各学科的紧密联系性。

6、学生由于课下小组探究知识面广泛,生成了只有高中教材的“台地”内容。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一节普通的课能够激发学生心中无限的兴致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已经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另一方面,老师要加强更深入的教学教材的探究,知识要更加丰满,否则底气不足,应付不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后带来的“思想容量”。我相信他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今后会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让他们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

生本教学案例 拼音

挖掘教材,让学生快乐的学拼音——生本教学教学反思暑假参加了乡里举行的关于“生本教学”的培训,受益匪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跨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习充......

初中地理课教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初中地理课教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生本教学案例 顾萍

音乐教学案例——《梨园漫步》湖塘桥初级中学 顾 萍案例背景:现在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流行歌手非常追捧,导致中国最传统的音乐文化京剧慢慢地淡出学生的生活。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连乘应用题》“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它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学生参与......

生本课堂教学案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案例三年级代运慧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

下载初中“生本”地理课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本”地理课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