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智力障碍_重度智力障碍的表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27: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重度智力障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度智力障碍的表现”。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研究

一、运动康复训练的意义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因先天或后天多种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损伤而造成的认识活动持续性障碍,他们不仅智力低下,而且往往伴有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影响了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对该类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与能力。

(一)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能量消耗,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有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身体发育较差,如:身材比同龄儿童矮小,瘦弱无力,或者过于肥胖,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有可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运动康复训练促进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发展

平衡能力是儿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对思维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平衡能力的提高对儿童接受、传导及统合各种感官信息都有促进作用。如果平衡感差,那么做滚翻、走平衡木、旋转及左右手和左右脚的协调活动(如:跑步、上下楼梯等)都能有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儿童的运动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动作能力是反映其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儿童动作的发展涉及身体肌肉、骨骼、筋腱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中分布着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装置。通过动作活动,人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外界环境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从这一意义来看,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例如:练习双脚走直线的运动既锻炼视觉,又锻炼了双脚正确分步和平衡姿势的感觉等;爬行训炼,被人称为不开颅的脑手术。所以说,康复运动训练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帮助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运动康复训练的实施

我以为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训练要根据他们的实际,从康复训练的技巧,康复训练的时间安排等方面对该类儿童进行科学训练,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一)康复训练的方法

1.结构化训练法

结构化训练法将某个训练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可以操作的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和要领。如我把前滚翻训练项目分解成:手掌撑垫—双脚半蹲—头紧靠胸—双脚用力蹬—团身向前翻这五个动作,同时让学生掌握每一步的动作要领,指导学生完成前滚翻的训练项目。

2.引导式训练法

引导式训练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运动能力提高为根本的训练法,通过教师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训练的方法。如在训练跑步这项技能时,我在终点放了一些学生自己喜爱的糖果,来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跑的训练。

3.游戏训练法

把训练的内容编成的游戏使训练具有趣味性,学生们在游戏中进行训练,训练效果更好。体育游戏能创设发展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智力的良好教学情境。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体育游戏能调动儿童的学习情绪,形成良好的思维活动氛围。儿童在活动过程要了解游戏的内容、做法、过程、规则、注意事项,掌握动作要领,了解每个角色的任务和角色之间的关系,这就促进了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记忆、领悟、和反映等能力的发展。如在训练走时我设计了很多游戏,如过小桥、走九曲桥,在地上放着五彩的毽子等,让学生游戏的形式来练习,学生的兴趣比较高涨。

(二)康复训练的安排

1、重复训练

重复训练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以固定的速度和距离,按正确的技术要求,做重复一定次数和组数的练习,每重复一次或一组,中间需间歇时间,使机体基本得到恢复。因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对某个动作或项目难以理解掌握,我就让他们通过重复训练的方法来掌握某项技能,如行走和跑的技巧我就是通过此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的。

2、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是指在一次(组)练习之后,间歇一段时间让学生们的机体得到调节,体力得以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的训练。因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体质较差,如进行不适量的运动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注意分配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量,来达到科学康复训练的目的。

3、变换训练

变换训练指练习过程中在有目的地变换练习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变换练习条件包括:练习的环境、运动负荷(速度、距离、时间)、动作组合等。如学生在掌握了行走和上下楼梯的动作技巧后,我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练习,一方面让他们巩固此项运动技巧,一方面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4、循环训练

循环训练指根据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点,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完成每点的练习,周而复始的进行训练的方法。如在学生掌握了爬行、行走、上下楼梯、跑步、前滚翻这五项技能后,我采用循环训练法让他们进行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这五项技能。

三、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康复运动训练,学生的五项运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爬行能力的达标率从22%提高到有78%,行走能力的达标率从33%提高到89%,上下楼梯能力的达标率从0提高到56%,跑步能力的达标率从22%提高到78%,滚翻能力的达标率从0提高到33%的。特别是何某某同学刚开始不能上下楼梯,经过一年的康复运动训练,现在能自己独立的上下楼梯,他妈妈高兴地说:“现在何某某用不着搀扶他上下楼梯了。”唯有戴某某胆子特别小,对任何的事和物都充满着恐惧,不配合训练,所以经过一年的训练进步不是很大,还不能爬

行、独立上下楼梯。

四、运动康复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动康复训练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康复训练时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先让智障孩子对老师有亲近感,让其在心里接纳教师、信任教师,才能使之配合训练,才会在以后的训练中听从指令,完成训练内容。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智障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 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我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刚开学时大多数学生不与你交流,何同学对老师有种陌生感,当教师提问时她总不愿意说话,有什么需求用手势表示,我总是用温和的语气与她进行沟通,经常反复地进行情感交流,她对老师的陌生感渐渐减少,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应与环境互动

本研究建立团体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开展教育训练:利用普通学校、辅读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对9名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教育训练效果在自然环境中体现。学生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必须让自己有所改善才能享用更多的资源。邀请普通学校到我们学校参与小小运动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然地接触正常同龄人的机会,促使他们改善自己的存在的不良情形去适应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更多的接触到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应遵循科学的方法

要对智障儿童现有运动水平有清晰的了解,进行科学的训练,应做到:①训练目标起点要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②安排运动负荷和节奏时,要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在安排训练次数、组数、密度、强度、运动负荷时,应根据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一般训练水平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③群体训练与个别训练有机结合。

剖腹产分娩宝贝儿童的特殊动作行为运动和训练

剖腹产分娩的宝贝儿童由于没有经过足够的宫缩和挤压,本体感和触觉有缺陷,大多过分超量敏感、胆小或爱攻击别人,不擅和人交往,适当环境本领差,动作磨蹭,懒于动手,自觉性、自控本领差,注意力不集中,依赖性强,粗心大意,固执烦躁,有的小孩子儿童甚至还会涌现语言发育成长迟缓、孤独症等倾向。

经过一些运动和训练,可以避免或减轻剖腹产分娩宝贝儿童涌现以上现象——

大脑平衡功能的运动和训练

宝贝儿童诞生出生后头3个月,应适度地摇抱宝贝儿童,或让宝贝儿童躺在摇篮里,运动和训练前庭平衡本领。

78个月时要多运动和训练趴行,别要过早地使用学步车。

再大一些可运动和训练走平衡木、荡秋千、做旋转游戏等。

本体感的运动和训练

针对身体感觉欠缺,身体协调性差的特点,运动和训练宝贝儿童翻跟头、拍球、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

触觉运动和训练

洗澡后用粗糙的毛巾擦身体,也可用柔软的毛刷子刷身体,还可用电吹风微风吹身体,用毛巾把宝贝儿童卷起来做“卷蛋卷”游戏,以增加皮肤感触。

稍大些可以让宝贝儿童多玩水、土、沙子,游泳,赤脚走路,多玩一些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

智障儿6种大运动居家训练法 大运动指全身的姿势和动作,正常儿童大运动的发展主要源于成熟,俗话说“三翻六坐七爬”,到什么月龄就会做什么动作,无需刻意训练。可是,智障儿由于他们的脑功能有障碍,神经系统控制运动的能力很差,以致各种动作发育得都比较晚。

虽然大运动的发展主要源于成熟,但对智障儿来说训练还是必要的。训练可以起到干预的作用,使大运动的发展向正常方向靠拢一些。其中最重要的是抱直头稳定、俯卧抬头、翻身、坐、站、走这6种运动。

智障儿大运动训练法

1.抱直头稳定

头的控制是运动训练的第一步,宝贝没有达到这一步前,要想使他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是很困难的。

抱直头稳定的训练方法

当儿童2-3个月时,就要把他时常抱离小床,一手托他的身子,一手保护颈部,让他在抱直的姿势下多停留些时间。

多次练习会有很好的效果,训练到后来可以慢慢放开保护颈部的手,让他的头稳定,有更多的机会转头看世界,听声音。

2.俯卧抬头

俯卧抬头包括,俯卧、头抬离床面(头与床成90?角)、双臂撑持、胸以上挺直、眼看前方等。

俯卧抬头的训练方法

可以用枕头、毯子卷成一个圆筒,垫在宝贝的腹部面,使他的胸部悬空,但让宝贝的臂部紧紧握住,用玩具,并以语言鼓励他抬起头来。

也可以用一块斜板,让宝贝俯卧在上面,肩部和头部都留在板外面,一再鼓励他举起上身。当宝贝会在俯卧时抬头了,就要训练他自己撑起头,使头与床面成90?角。可以把他的胳膊摆在前胸位置,让他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头稳定、竖直,但要注意加强保护。

浅谈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运动训练

如何通过运动训练,挖掘智障学生的潜能,补偿他们的缺陷,增强其体能,帮助他们将来融入社会,这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对我们每位从事特教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适时且艰巨的工作。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运动训练是对智障儿童康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没有规律,盲目的运动训练,不禁起不到对学生康复的目的,往往会对学生造成肢体的损伤,甚至会造成心灵的创伤,给学校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合理的训练对学生的康复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结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谈谈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运动训练。

一、首先坚持因人施训。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运动训练目的也是如此,每位智障儿童造成的缺陷的主客观原因各不相同,缺陷情况也大相径庭,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运动训练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比如:定向能力(向前、向上等能力)较差、胆小的学生,比较适宜跳跃(跳高、跳远)项目的训练;手脚不灵便、不协调的学生比较适宜小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夹玻璃球)等项目的训练。

二、训练必须系统,循序渐进。

对智障儿童的运动训练,必须系统,循序渐进,如果不系统、跳跃式的训练,不但不起任何作用,反而会对学生造成肢体的损伤,更影响的发育和训练效果。比如:为增加学生的力量及身体肌肉群的协调发展所进行的力量训练时,必须从小的肌肉进行训练,训练的负荷必须由小到大,否则不仅对学生造成某些关节和肌肉的扭伤,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更会影响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以补偿缺陷为中心,坚持全面训练。

我们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训练使智障儿童得到全面提高和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比如:在我们训练的学生中,通过训练有的还参加了市组织的比赛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在比赛期间出现了不遵守纪律,偷窃其他同学东西的现象,从这点可以体现出,虽然通过训练学生的身体缺陷得到了补偿,甚至有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可在品格、修养方面的养成训练我们是失败的,所以在训练中必须坚持全面训练,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

四、训练内容游戏化、趣味化。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训练和康复效果,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由于田径训练一向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在训练中把训练内容游戏化,也可采取小比赛、物质刺激等形式来完成训练,学校的特奥训练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的。

五、确保安全,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只有确保训练中安全,才能把训练的效果和成效体现在赛场上,才能实现我们康复的目标,否则什么也无从谈起。在运动训练中开始的准备活动及训练过程观察学生身体反映和结束的放松练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对智障儿童的运动训练,是一项看似容易的工作,可只要存在一点马虎或不合理的现象就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达不到康复的目的,所以对智障儿童运动训练,需要我们精心、耐心的去实施、训练。

第六章智力障碍学生

第六章智力障碍学生1.人群中,智力障碍和智力超常的人数大致相等。 2.现有的智力测验还存在着不完善之处。3.难以掌握生活自理技能属于智力障碍在适应性行为方面的特征。 4.适......

智力障碍复习教案

复习大纲选择题:1、教学法的分类,以下属于教学方法的思想体系的为(D) A、直观方法 B、语言方法 C、实践方法 D、灌输教学 2、以下不属于四段教学法的有(C) A、说明 B、示范 C、提......

二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评语

你是个让老师们都赞叹的聪明孩子。虽然刚开始你很好动,上课经常摇凳子,自言自语,独自在自己的世界里玩耍。但在期末,老师发现你进步了。课堂上安静多了,和同学的交往也多了。你学......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发展

智力障碍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损害或损伤,加之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而致脑发育迟滞,其中特异性的感知觉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阻碍发育期儿童综合能力发展,部分儿......

下载中重度智力障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重度智力障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