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与环境的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与环境的研究报告
摘要通过对植物进行一般性的了解,学会辨别各种植物,本次植物野外实习我们小组主要负责采集藤本植物及其标本的制作。经过3天上山采摘植物的经历更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植被不仅能综合反映环境的特点,同时随着环境的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和组合形式也不同。
关键词: 深圳大鹏半岛藤本植物植物标本环境因素
1.序言
大鹏半岛地区山脉连绵,山高林密,存有大面积的灌丛、灌草丛和刺灌丛植被,人类活动相对较少,也存有较为集中的动植物资源。由于七娘山较好地保存了亚热带季雨林森林的植被特征,加上登山线路陡峭,沿途风景绝佳,现越来越吸引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及游客的光临。大朋半岛那边的山,虽然高程不大,但植被生境条件的垂直变化也有明显表现。例如我们这次实习登过的其高程为867米的七娘山,300米以下为马尾松林或稀树灌丛,400~ 700米为灌草丛,间有片状分布的季雨性常绿阔叶林,700米以上至山顶为山地草丛。植被的这种垂直分布,是植被对环境的相应反映,了解植被的这种分布规律,有助于对山地的开发利用。自然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丰富多采,千姿百态的植物呢?因为每一种植物,只能在适应于它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但环境条件千变万化,在不断地改变,植物也必须不断地发生变异和更新,同它相适应。产生的新性状,有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新的后代又可能产生新的变异。植物既有不断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性、又有不断变异的特殊性。由于有变异,植物界才能从最简单的原始单细胞植物,逐步发展并联合成群体,又从群体进化为多细胞的植物体。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一系列进化过程,都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生密切的联系。
2.实习地点的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作为深圳“弥足珍贵的一块绿宝石”,深圳最大的半岛-----大鹏半岛。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大鹏半岛位于深圳龙岗区东南部,包括南澳、大鹏、葵涌三镇,面积为293.41平方公里,拥有130多公里的海岸线,森林覆盖率76%。因半岛形如大鹏,且昔日为大鹏鸟栖息之地,故名大鹏半岛。
2.2气候
2.2.1主要气候要素的分布和变化气候变化将改变森林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森林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十分敏感的,气候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对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全球变暖速率加快,群落的生态位将发生改变,造成群落类型的更替,同时原群落中各树种的生物量水平也大为降低。相反,群落生态位的变化仍可基本保持在适生范围内,这时如外部环境朝有利于群落中部分树种的方向发展,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的更替将不是源于外部种的侵入,而是群落内部的自我消长。对森林群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素是水分指标。无论是群落类型还是林分结构的变化,降水量的减少都造成群落中原树种生物量的降低。然而,在降水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群落生物量水平将随温度升高而有所提高。
大鹏半岛各处的降水差异较大。降水量在年内的分配也很不均匀。夏半年(4-9月份)雨水较多,冬半年(10-3月份)降水很少,干湿季分明。4-9月份(包括4-6月份的前汛期
和7-9月份的后汛期),是大亚湾海区的雨季,其中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10-3月份的降水量不足全年的20%,11-2月份,各地月降水量基本上在50mm以下。大亚湾海区的降水强度是比较大的,年平均降水强度在14mm/雨日左右,即雨日内的平均降水达中雨(日雨量 10mm)以上强度。
大亚湾海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其风向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海上为稳定的北到东风。海上的风向主要集中于东南到西南,发大亚湾海区的吹偏北风的季节较长,而吹偏南风的季节则比较短。偏南风主要出现于6-8月份,但即使在这一时期,其对于偏北风的优势也不太明显。本区各处的风速差异较大。风速最大的月份是10月。风速最小的月份,海上为6月。海上各月的平均风速则变化于5.3-7.0m/s之间。海区日照的分布特点是:日照时数东多西少,下半年多上半年少;日照百分率东高西低,下半年高上半年低。年内,6-12月份各月的日照都较多。7月是日照最多的月份。日照的这种分布特征主要是受云雨影响的结果。2-5月份,常有冷暖空气于华南相持,多阴雨天气,故日照较少。6-9月份虽然雨日较多,但大多是阵性降水,雨过天就晴,故对日照的影响不大。10-12月份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因而日照较多。西部的日照比东部少,主要是因为其雨日比东部多。
2、3月份日照少,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是全年中蒸发最弱的时段,7-10月份虽然雨日多、雨量大,但多为阵性降水,且日照较多,辐射较强,气温较高,风速较大,所以蒸发较强。海区降水不少,且日照较多,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因而温度经较大,年内是春夏季湿度较大,秋冬季湿度相对少一些,但最大湿度一般出现于4-6月份,最小相对湿度一般出现于11-1月份。大亚湾海区虽然全年湿度较大,水汽较多,但气温较高,风速较大,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因而雾日不太多。由于雾日不太多,海上也少云雨,本海区的能见度是比较好的。全年各月都有80%以上的时间能见度在4-20km之间。
2.3 土壤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海区海岛土壤分布受海洋环境、气候、母质、地形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海岛大部分属于基岩岛,土壤分布通常较简单,仅有一无或二无组合。一般外围是石质土,内层为赤红壤。赤红壤的类型与植被生长有很大关系,通常乔木林相下发育为厚有机质层赤红壤,灌木林相下多为有机质层赤红壤,草木植物下为薄有机质层赤红壤。
2.4 植被分布情况
大鹏半岛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由于其气候受到海洋的调节,长夏无冬,故组成种类热带性仍较强。据统计,植被的组成种类有485种,分属于123科和364属,以热带-亚热带的科、属为主,其中属于热带的有122种,占总种数的25.2%,热带-亚热带的有178种,占总种数和36.7%,亚热带的有143种,占总种数的29.5%,属温带性的有13种,占2.6%,属海岛性植物有29种,占总种数的6.0%。重要的科有桃金娘科、红树科、樟科、梧桐科、大戟科、豆科、桑科、无患子科、茜草科、棕榈科、草海桐科、马鞭草科、露兜树科、菊科、莎草科和禾本科等,其中重要的科属中,其单科有10种以上的有10科,占总科数的8.2%,5-9种的有16科,占总科数的13.0%,4种以下的有97科,占总科数的78.8%。从上述的数字说明,本海区海岛植被的组成种类以热带-亚热带的为主,其中又以在4种以下的科为多,这是本海区海岛植被的第一个特点。
5-9月份日照较多,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其中6-8月份,海上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和东南风,而且对南向坡来说,太阳的入射角更高,这时期南向坡的蒸发比北向坡强烈。在这段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光、热、水及风等条件明显的呈现出南、北坡的差异,因而植被的分布同样也出现这种南北坡的差异。南向坡光、热充足,常风作用大,土壤侵蚀较重,基岩裸露较多,环境较干热,植被类型以旱生性和中生性的草丛或灌草丛为主,植株较矮,具刺和呈垫状,且覆盖度较低。海区海岛分布的阔叶林只有一个类型,即五月茶、假苹婆、鸭脚木材,属护村林。林下灌木层种类以降真香、假苹婆、紫玉盘等为常见,株高1-2m,覆盖度
40%-50%,草本植物层较稀,以蕨类植物为常见,还有海芋、华山姜等。林中有较多的藤本植物,板根、茎花和绞杀植物尚较明显。在本海区海岛分布稀少的阔叶林显得可贵,它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水源林,对调节海岛自然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同时因其组成种类丰富,故又是物种资源贮存库。(表一)。
项目科属种占总种数的%
蕨类植物 17 24 27 5.6
裸子植物 5 5 7 1.4
被子植物 101 336 451 93.0
其中: 双子叶 82 267 363 74.9
其中: 单子叶 19 68 88 18.1
表一大亚湾海区植被的组成种类统计
3.藤本植物的概况
生长在森林下的植物,对光线的要求是很敏感的,因为光线被乔木层和灌木层所遮蔽,能射入林下的光线极为稀少,但阳光又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林下的草本植物必然要为本身的生存及如何获得阳光去斗争。它们的茎干变得特别细长而柔韧,如异萼藤 Porana racemosa,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蛇葡萄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它们产生特殊的攀援器官,攀援上升或以茎干缠绕于其他树上;使其叶子可以到达森林的上层,保证可以获得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这类植物称为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与温带森林相比,是一个突出而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海南及滇南的各类森林中,均极发达。种类繁多,生长奇特,它们的枝叶花果常伸高到20-30米高的林冠层中;它们的下部藤茎粗状如孹,巨大如腿,一般不生枝叶,相互攀搭在或远或近的大树上,几乎没有一株树木幸免于它们的干扰。
热带雨林中的滕本植物显著多于其它地带森林,具有很强的特色。它们攀援树木的本领多种多样,主要有緾绕攀援(如牵牛)、卷须攀援(如葡萄)、吸附攀援(如爬山虎)及钩刺攀援(如白藤)等。攀援藤本既不缠绕也无特别的附着器官,而靠伸长的茎攀援在别种树木上,它们当中也有一些有利于攀援的构造,如有成直角的分枝以及茎枝上有弯刺或钩等。
缠绕藤本的嫩茎尖端以一定的方向作卷曲运动,使茎枝能够缠绕支持物。附生藤本既是附生植物,又是藤本植物,它们靠茎上生出的不定根,牢牢地贴附在其他树木上,伸长的茎把枝叶带到有阳光的高处。卷须藤本是用卷须来攀援的。卷须的来源不一,有些植物的卷须是枝的变态,有些是叶的变态,有些是托叶的变态。可是,在热带雨林内最显眼的是很多大藤本的茎,一条条地从乔木上悬垂下来,没有任何支持物。这是由于藤本幼年时的支持物消失了或腐败了;也可能在最初藤本是和乔木的幼树相连在一起,后来幼树和藤本都逐渐长大长高,把藤本的枝叶带到大乔木的树冠上层了。
3.1 藤本植物种类的确定
本文把不能单独直立,但具有特化的(如卷须、不定根等)或非特化的(如缠绕茎等)攀缘器官和明显的攀缘行为(包括茎全部或部分横卧)作为确定藤本的标准,包括木质、草质和寄生的类型。草质藤本植物,如牵牛;木质藤本植物,如葡萄。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其他资料我们主要收集到以下藤本植物(如表二)。植物名称 科属 植物名称 科属 防风 伞形科 葫芦 葫芦科 忍冬 忍冬科 中华绣线菊 蔷薇科 四叶参 桔梗科 粉叶轮环藤 防己科 木防己 防己科 五爪金龙 旋花科 丁公藤 旋花科 七爪金龙 旋花科 薜荔 桑科 大叶买麻腾 买麻腾科 鸡矢藤 茜草科 蔓九节 茜草科表二本次实习采集到的主要藤本类植物4.材料与方法
4.1 材料剪枝剪、铁锹、标签、深色采集袋、标本夹、报纸
4.2 方法
4.2.1 植物标本的制作
4.2.1.1 植物的采集野外采集标本时要求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草本植物一般要求具根、茎、叶、花(或果实)完全,因此,需用小锹将植物连根挖出;木本植物需选用无病虫害、具花或果的枝条剪下,其长度在25-30cm左右。采集同时要在标本上挂上标签;并同时做好记录。
4.2.1.2 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1.整理:将采集的标本放在吸水纸上,加以整理,使其枝叶舒展,保持自然状态,叶要有反有正,植株超过用30cm时,可将其弯成V、N或W形。
2,压制:先将采回的植物平铺在报纸上(叶、果、花、根齐全的都要把它们铺平,叶子正反面都要展出来;禾本科,太长的,可以把它们弄弯一点。),压制标本时,首先要把标本上密叠的枝叶剪去,以免遮盖花果,影响观察,再将报纸盖在上面,然后放到标本夹上用身子将其压得紧紧的干燥:放置在通风处,为加速标本干燥,每天应及时换纸,使其彻底干燥。目前,有人利用微波加热方法可快速烘干植物标本。
装贴(上台纸):用针线盒胶水将它们固定在实现按比例裁好的硬纸板上,只是注意要将它们伸展开来,而且展出来的叶子要有正面和反面就行了。接下来就是,写下简单的标本介绍,主要是:标本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性状简述、采集地点、采集人等。5.总结与体会
植被类型与格局的变异和许多的自然现象与生态过程包括气候与土壤水分养分等以及相邻斑块中生物因子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植被不仅能综合反映环境的特点,同时随着环境的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和组合形式也不同。在实习的这几天里,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细心观察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自己动手采集植物标本。在野外观察、采集及随后的室内标本制作过程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同时老师也细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我们对老师讲解的植物、生态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经常询问植物的名称及它们的用途,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发扬团队精神,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但是感觉时间不足,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植物考察。通过这次亲身的野外实践,不仅增强了我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还体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参考文献:[1] 王全喜 张小平 主编《植物学》科学出版社
[2] 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李顺鹏主编《环境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4] http://www.szlib.gov
[5] 蔡永立,宋永昌.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l8(5):390-396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环境研究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题目:阶梯教室中反射板对声品质的影响 二.摘要:对比调查问卷中几个典型的阶梯教室,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反射板的位置对教室声环境中声品质的影响,并找出反射板的最佳放置位置。......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
电池危害环境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生活中,人们总会不削一顾地将废旧电池随地乱扔。可是,你真的仔细想过没有?它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决定好好调查一......
报告常用于学术领域中的研究和实验结果的汇报。写报告时要注重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个人情绪和主观偏见的介入。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的报告写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环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