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安康市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康市建筑发展现状”。
关于加快安康市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考
一、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概况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科技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的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目前休闲渔业就其表现的形态看可划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经营形态。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二是饮食服务形态。让人们更加贴近产地,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佳肴,建立起集鱼类养殖、垂钓、餐饮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三是游览观光形态。以走进海洋、江河、湖库等自然环境,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四是科普教育形态。主要是以水产品种、习性等知识性教育和科普为目的的展示形式,如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等。
近年来,休闲渔业在西方迅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如西欧和美国,休闲渔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在英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以游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都十分盛行和发达。韩国、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渔业发达国家也都非常注重休闲渔业。
我国休闲渔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各具特色。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海上观赏渔业船(含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的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浙江、广东、福建三个省兴建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专业休闲渔业场所200多家,且具有相当规模;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区(带);四川、辽宁两省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观赏鱼的养殖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和以江苏、上海、广东为重点的东南沿海两大观赏鱼生产地;我国拥有钓鱼爱好者9000多万人。休闲渔业的发展已引起了高度重视,农业部渔业局在我国渔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二、安康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强化服务、规范管理,鼓励支持我市观光休闲渔业逐步从城市郊区向全市全方位延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的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垂钓群体约5000余人,由于形式单一,档次较低,因此对拉动渔业产业化贡献较小。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把渔业发展的主要精力摆在解决“吃鱼难”和“吃好鱼”的问题上,休闲渔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尽管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尚处在初级阶段。一是在发展上缺乏规划,在管理上缺少指导,只是靠民间自发地探索和发展;二是缺乏资金投入和科研工作,使高档次的特型、特色、特体、特质的名优种类培育工作基本上进展缓慢;三是缺少专业化的行业组织和活动,使我市水族观赏渔业、休闲渔业处于市场分散、未成规模、竞争乏力的状况,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数目还相当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对休闲渔业有一定的认识,但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出台,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我市休闲渔业仍在低水平中徘徊。
三、安康市休闲渔业发展环境分析
1、市场前景好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猛,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407.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5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5009元,增长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市民游憩需求不断增长。主要是为都市市民服务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恰好符合市民的近程旅游出行规律,如果加强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完全有可能占据市民近程游憩的大部分市场。
2、综合条件优越
我市地处汉江上游,东与湖北省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北与省会西安市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为邻。陆、水、空交通发达,是西南、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由于我市地形、气候的特点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境内水生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有各种鱼类6目13科94种,占全省145种的64.1%,其中经济价值高并已形成一定产量的主要品种有:鲢、鳙、草、鲤、鲫、鲶、斑鳜、蒙古红鲌、鱤鱼、黄颡鱼等15种;经济价值高而产量有限的主要品种有:鳊、银鲴、三角鲂、黄颡鱼、乌鳢、黄鳝等8种。大鲵、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水獭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多鳞铲颌鱼为省级保护动物,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但资源量相对稀少。境内江河纵横、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可养殖水面 2 万多公顷,有渔业专用塘 800公顷(大部分在月河川道区),发展温水鱼、冷水鱼养殖水面广阔,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休闲渔业创造良好条件。
3、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我市“建设美好安康”和城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瀛湖、南宫山、燕翔洞、鬼谷子岭等一大批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省内外广大游客的青睐,我市符合发展多功能休闲渔业的地域性的要求,伴随着我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加确保了休闲渔业客源市场的稳定发展。
4、社会环境良好
近年来,我市各级水产部门响应我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号召,为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市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快安康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工作,2009年全市渔业工作会议确立了“大水面养殖出产量、大鲵驯养出产值、休闲渔业是亮点、良种培育是要害、力创品牌是关键、服务体系是保障”的渔业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农业“百亿增收工程”的意见》把水产养殖与高效农业和特色林业并列为农业三大支柱产业,2012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也把“瀛湖现代渔业园区工程”列入十大重点水利工程,这些都为发展我市休闲渔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高度重视,准确定位
“有位才能有为”,产业准确定位是休闲渔业快速发展的必备前提。要准确剖析我市渔业和旅游业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分析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客源市场细分,将休闲渔业定位于渔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与旅游融合的新领域这一层面上,努力做大、做实规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刊物、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休闲渔业的特殊地位及其发展作用,特别要大力宣传休闲渔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努力营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的良好氛围,逐步转变决策层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休闲渔业在我市渔业以及整个我市农业中的战略作用,力求突破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范畴的旧观念,将其作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来看待,作为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农民增收和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力争取得新的发展。
2、规划引领,加大投入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休闲渔业既涉及到经济发展、产业联动,又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客观上要求有规划上的大手笔。要尽快建立由城市、社会心理、民俗文化、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市政建设等各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渔业发展咨询小组”,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确保质量”的基本方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等因素,认真组织、制定好各区县的休闲渔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积极组织实施规划,确保休闲渔业发展的起点高、水平高、区域特色明显。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县、区、乡、村、个人投资,广泛吸纳闲散资金,同时银行、税收、保险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
3、合理布局,建设基地
休闲渔业基地布局原则:一是与旅游结合。将休闲渔业纳入旅游业的范畴,统筹规划,一体开发,促使旅游业与渔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扩大旅游业与渔业的协同效应,产生1十1>2的效果,携手发展我市休闲渔业。二是交通方便。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选择在离城镇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市民到基地休闲、娱乐,保证客源稳定。三是整合资源。通过成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将单个的基地纳入一个村、镇或一条线、一个片,形成区域性休闲渔业基地,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指导,确保休闲渔业基地影响力大,整体竞争实力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
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求:利用现有渔业资源,坚持改造完善为主、新建为辅,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初期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近郊以游钓为主、养殖为辅,远郊以养殖为主、游钓为辅,充分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休闲渔业的复合功能,提高休闲渔业的效益。
休闲渔业基地建设重点:结合旅游业发展,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场和渔业水面资源,不断完善养殖设施、游钓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餐饮娱乐设施、旅馆设施,优化环境,建设一批城镇郊区休闲渔业基地。瀛湖库区要借旅游之“水”,行休闲渔业之“船”,加强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适宜区域,建设游钓码头(与网箱养殖结合)、游钓渔船和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硬件、软件过硬的独具魅力的特色休闲渔业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前来开展游钓活动。
4、依靠科技,开发产品
观赏渔业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观赏渔业要注意将传统金鱼选育与新品种引进试养相结合,展示与原种繁殖、保存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形、特色新品种开发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我市、县区水产站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研究所的作用,积极开展特形、特色新品种特别是地方独特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垂钓基地健康、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为休闲渔业发展储备技术。建设一批特色鱼类原良种繁育基地,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苗。改革技术推广方法,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主推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大水面增殖等技术,积极推广特形、特色品种的金鱼、我市境内水域养殖的匙吻鲟、大眼鳜等品种的养殖,加快新技术、新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尽快改变落后局面,提高我市市休闲渔业的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发展效益。
5、加强管理,搞好协作
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休闲渔业管理的法规、规章、质量标准,加强指导、规范管理。注意协调旅游、交通、航运、体育、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渔业系统渔政、船检、水生动物检疫等环节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运用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投资,引导休闲渔业发展。定期组织开展综合质量评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强外来物种、尤其是对引进的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管理,严格检疫,并控制在一定的养殖范围内,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疫病传播。针对目前休闲渔业发展分散、规模偏小、竞争力弱的现状,加强行业或专业性经济技术协作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技术交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休闲渔业的竞争能力。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加强同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推进我市市休闲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休闲渔业经营学浅谈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水产科学系水族科学与技术2班0804054227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
关于发展休闲渔业摘要:本文探讨了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和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对我市市休闲渔业发展内外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阐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
沙坪坝区休闲渔业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两江半岛西侧,辖11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园区,常住人口9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08万人,全区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建瓯发展休闲渔业 建设“水乡渔村”1月18日,省海洋与渔业局休闲渔业“水乡渔村”项目考核组一行四人,对建瓯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推荐申报、市钓鱼协会牵头组织承担的坑里“水乡渔......
在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是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