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金一斌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始终是党和国家重视、全社会关切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大学生必须要直面深思和积极践行的人生课题。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再次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它列入教育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感首先是一种精神风貌、人生情怀。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是学好本领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是未来社会的中坚,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也关系着学生本人能否健康成长。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走入迷途,甚至祸及社会。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受社会欢迎的。正因如此,多年来,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育人的环境不断改善,育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大学生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扬着时代的旋律,书写着壮丽的青春,赢得社会信赖。但另一方面,毋庸讳言。在一些大学生中,不积极、不负责、不健康甚至颓废的状况也存在着,有的还比较突出,表现之一是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虚化、缺失。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信意识薄弱、敬业精神缺乏、生命意识弱化、理想目标缺失、感恩意识萎缩、公德意识淡漠、集体主义精神减弱、拜金虚荣心作祟等。对这些现象,有人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对他人责任感弱化”来概括;还有人把个别大学生形容为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生”。出现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从客观看,既有多元思潮不同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偏颇、家庭环境不当的影响。尽管责任感缺失是极少数人,但这决不是小事,有太多的理由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和高度重视。
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分析研究的文章很多,途径和措施也不少,虽有成效。但差强人意之处时有可见。究其原因,头痛医头、就事论事,缺乏从系统上把握、从人文素质上突破是重要原因。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实际,当前需要强化几个方面:
首先是增强大学生的成功感。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充满信心。一些大学生提不起精神,实际上是没有明确而有意义的人生目标,缺乏适合自身的奋斗目标:极少数大学生中的“不适应者”——失意者、失望者、失落者、失败者.最直接的是失去了理想和干劲。在这么一种带有明显消极的人生观下,怎么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呢?在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应该强化引导学生对未来发展形成合理预期,使学习和生活充满快乐、和谐;在我们提供的教育服务中。应该多搭建各种成长的平台,让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各种奖励与肯定.使自己充满成功感、成就感、成才感。空洞的说教没有说服力。让大学生拥有成功感,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拥有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前提。
其次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高
低密切相关。当前一些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有的人文知识贫血、对人生生命的认识残缺不全,有的对情感比较淡薄,有的对责任或是虚无或是夸张,还有的行为举止失范等。我们很难指望这样的人会具备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外,一是要增加学生工作的人文内涵。从教育方法上给学生以示范,改变那种理性太多而感性太少、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做法,更多采用平等沟通、开放友善、尊重聆听、引导解释、激励提升、多元化、多选择、不强迫、与学生为友。二是加大对社会责任感的柔性宣传。对大学生来说,往往是柔性宣传比刚性宣传效果要好得多。从社会的意义而言,人是社会的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社会责任感使生活变得崇高而富有意义。这样的付出,既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也不能以社会赞誉来评价,而是人尊严和价值的一种神圣体现。只有当学生将此真正接受并内化成自身的素质,社会责任感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再次,重视榜样的力量。榜样示范既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责任教育手段。发现和挖掘先进典型,培育和弘扬榜样精神。向大学生推荐和展示榜样的先进性,这是社会和高校的职责所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营造崇尚社会责任感的浓郁氛围,让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大学又是出故事的地方,是出典型、出氛围的地方。远的学“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全国优秀大学生”,近的从身边找事迹,从而以典型为榜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信念执著,意志坚强。全面发展。勇于担当,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要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导师、是长者,是他们观察社会、观察人生的“风向标”。很难想象,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教师能培养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一个师德平庸甚至失范的教师,没有能力和资格去传道、解惑。尤其是在社会风气遭遇严重挑战的今天。我们的教师更应注重加强修养,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用良好的人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用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教风感染学生。做到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0-
13、14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内容提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也是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通过社......
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本报评论员 丙戍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需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研究,来考察。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位一体”......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姓名:刘少锋学号:210793149专业:土木工程【内容摘要】浅谈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联系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