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夜书怀杜甫阅读答案”。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
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译文】 这杨花最要欺负客居在外的游子了,对着游子一片一片地向西飞去。
【出典】
南宋
杨万里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
注:
1、《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杨万里
【其一】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其二】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2、注释:
都下:指南宋都城临安。无忧馆:作者寓所名。
不关:不是因为,并非。
最是:尤其是。
客子:作者自指。
3、译文:
不是因为人老了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只是怨恨春已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归去。这杨花最要欺负客居在外的游子了,对着游子一片一片地向西飞去。
4、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5、作者是吉州人,吉州在临安之西。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杨万里由于张浚的推荐,任临安府教授。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为南宋首都。开始还称临安府为“行在”,表示不忘故都汴梁。后来便直称为都城,故此诗题曰“都下”。而“无忧馆”则是作者给自己寓所起的名号。
南宋时代,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总的情况看,投降派在政府中占着主导地位,整个官场中的风气是沉闷、消极、得过且过的。杨万里正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有所作为。加以他是学官,似乎事情也不多,不过读读书会会客而已。
第一首一二两句都是因果句:由于“病眼”,所以“逢书不敢开”,由于“春泥”所以“谢客亦无来”。而这正是他感到寂寞的来由,“更无短计销长日”,春末时节,日并不长,然而偏偏说“长日”,大概是从《诗经》的“春日迟迟”化来。这个“长”字,有力地表明了作者的寂寞无聊。因为越是无事可做,便越感到日长,这正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恶。“短计”,即肤浅之计,“短”与“长”字相对,连个短计也还想不出来,真是无法打发这漫长的一天。围绕栏杆行走,而且至于百回之多,这样写有点夸张,可是读者又感到真实,因为这正是绞尽脑汁想出的“短计”,他的“短计”,似平只有如此。这句话写得很具体,也很形象,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围绕着栏杆不停地打转转。
以上两句,特别是末句,质朴无华,形同口语,这正是杨诗在语言上的一个特点。
在百无聊赖中,不免思归了。作者此次寓居临安,是短暂的,没有多久,便由于“丁父忧”而回乡了。看来他很不习惯于这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
第二首“不关老去愿春迟”,暗点题目的“春尽”。春天己经过去,但他还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他明确表白这个愿望是“不关老去”的,究“愿春迟”的原因则是“只恨春归我未归”,这就道出了作者的积愫,也点出了题目的“旅怀”,原来是因为春已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归去的缘故。“恨”字直贯“春归我未归刀。看到春归,“我未归”之恨愈甚。
“最是杨花欺客子”,又转向“杨花”杨花者,柳絮也,东风劲吹,杨花自然要飞向西去。“向人一一作西飞”,乃是春天的自然现象,然而作者却认为这是杨花的有意恼人,有意跟“客子”为难似的。杨万里江西吉州人,吉州在临安之西,杨花从临安西飞,飞向自己的故乡吉州。一个寄离临安的“客子”,而且对临安的生活又是厌倦,对西飞的杨花即既羡慕又嫉妒。
这两句的构思较之上两句尤为巧妙。周必大说:“诚斋(杨万里)大篇短章...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有口,句中有眼。”(《宋诗纪事》五十引)“春归”已令人恨,更可恨者则是“杨花”,故用“最是”二字以表达进一层的“恨”:杨花无知,何能恼人?然而它的“一一向西飞”,岂不是明明有意向人炫耀?作者把无知的杨花写成有知,把杨花由于东风而西飞的自然现象,说成是故意恼人。把西飞的杨花,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思归心情。不知道周必大的评论是否也包括作者的构思,然而这种构思是的确够得上“写人情意,曲尽其妙”的。
6、诚斋体:指杨万里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诗风。诚斋体艺术特点是杨万里把自己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想象奇特,不用生僻字句和夭矫奇崛的结构,用浅显语言和流畅章法,接近口语。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从平常事物中扑捉到富有情趣瞬间,并用浅显自然语言表达出来。再如“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就是把自己主观情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感最大程度投身客观事物典型,描写对象的盎然生机自然会给诗歌带来活泼的风格。“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落。”想象奇特,语言接近口语。
7、“花香袭人知春暖”,天气的确是暖了,大街上我早就司空见惯了穿着时尚短袖或裙装的帅男靓女们装扮起来的一道道风景线了。耳濡目染,以致于一段时日以来,自己因为没来得及置办一件像样的夏装而懊恼了良久。
天气的确是暖了,属于这个季节的花儿都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眼瞅着就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凋谢了。我因为还没找到愿意和我一起去看花开的人而迟迟被耽误着行程。虽然感觉遗憾,却也无能为力。
古诗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个城市没有榆树,自然也就见不到榆荚了。可是却有杨花到处飞舞,谁也不知道这些杨花从那儿飞来,最后又会散落到哪儿去。乍一看去,恍惚就是这个季节在下雪,只是怎么都不湿,怎么都不寒冷。但有一点,我没法不承认,漫天的杨花多少都能让人有些暮春已来临的无奈之感。“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家乡在远方……
暮春真的就要来了,日子马上就要指向四月份了,而四月十一就是立夏的日子。眼看春天有限的日子一天天过完,夏天一日日临近。不知为什么我却感觉莫名的惶恐,有些说不清楚的惧怕感。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人间四月芳菲尽”的缘故,而是感觉在这个春天,我曾苦心经营了的那么多“梦”,那么多“梦想”都没能或者说不能实现了。虽然明年春天还会到来,可是逝者如斯那,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年华可以供我期待?
记得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里有两句诗:“最是一年春好处,落花时节又逢君”,那么就在这一年最好的季节还剩几天的时候,我能不能赶在落花之前,在下一个路口或转角,遇见我该遇见并且能够遇见的人呢,她会在哪里?而我应该去哪里?
我,总还是做梦……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_杨万里的诗原文赏析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宋代杨万里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_杨万里的诗原文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