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学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学论文如何修改”。
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中小学生厌学是一种极其不利于今后社会发展的现象,普遍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影响: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属普遍,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学外语、背诗词、弹钢琴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甚或与家长对抗,有的还发展到因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轻生。
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缺少正常关爱。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放任自流,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校影响:
都说“教不严,师之惰。”很多时候教师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动向与发展,教师的负责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些教师对坚持培优,对于中差生不闻不问,这也导致了不少学生产生自卑,与优生逐渐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教师对其越发放任不管,学生自暴自弃,就此厌学。中国的应试教育,主要以考试分数为主,素质为辅,教学过程太过枯燥,急功近利,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
三、自身原因:
小孩子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对学习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唯恐成绩下降。对考试和平时的学习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生活欠规律,学习方法不科学,不适应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做到劳逸结合,造成不良的身心状态。
二、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
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为何要学习,学习之后又有什么用处,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想法。
(二)、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
学校是一个同伴聚集的场所,很多学生都想表现自己,一旦失败,有的学生便会反着来吸引他人注意,亦或是失败多次自暴自弃。
(三)、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中小学生由于同学、老师方面的原因,不愿在校,从而不愿学习,导致上课不听或者直接逃课。
三、应对方法:
1、家庭方面:
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社会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容易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也忘掉。
要注意赞美和鼓励。家长必须懂得,语言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相反,批评过多,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学习时更易犯错误。
2、学校方面: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
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
3、社会方面:
社会要关爱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严禁中小学生进入盈利性网吧,尽量排除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利的环境因素,给予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消除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性:
当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人们的一切,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使我们明白了消除中小学厌学心理的重要性。
(1)、对自身重要性: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据统计,从改革开放以来,新增加的词汇近万个。很显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新世纪新阶段,一个人如果不学新知识就跟不上新形势,思想就要落后蜕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科盲、法盲、电脑盲、外语盲“四盲”之人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还要认识到不学新知识、不探索,精神就要窒息。在我们前进的征途上,还存在许多的未知领域。未知,是一种诱惑,一种智慧的挑战、人格的挑战。只有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才能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可见消除厌学心理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2)、对家庭的重要性: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学习就是一个走向成功的捷径。消除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对于一个家庭今后的发展亦是至关重要的。
(3)、对社会的重要性:
人不可以不学。每个人都得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为社会出一份力,社会发展需要你我共进,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知识素养,与国家今后的发展一脉相连,所以,消除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刻不容缓!
本课题的界定与表述厌学是指从学生主观的角度产生的对学业和学校生活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并且对学业和身心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称。......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一).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危害1.厌学的表现2.厌学的危害(二)中小学生造成厌学的原因分析1.......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 业 论 文题目: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入 学 年 月____2007.3_____姓名__房玉楠___学号_ 0737233033 _专业_教育学(教育管理)学习中 心____河南......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陈福光在广南县“举全县之力,攻‘普九’之坚”“‘普九’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特殊日子里,全县各乡镇......
当前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012年6月25日)厌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厌倦感、失去兴趣、持冷漠态度,甚至产生厌恶逃避 (如逃课、辍学等)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