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重庆巴蜀中学语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09: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巴蜀中学语文”。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虚无缥渺豆蔻纤尘qiān形单影只zhī

B.钟鼓馔玉峭拨绰约chùo食不下咽yān

C.春霄苦短修茸松柏bǎi女娲补天wā

D.切中肯綮文身渔樵qiáo镜中衰鬓bì

n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B.重庆市教委近日下发《关于全市教育系统全面禁烟的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园内任何人不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吸烟。高校建筑物内也将禁止吸烟,更不能设置吸烟室。

C.医生一方面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负责地为患者治病;另一方面,患者也要主动配合医生,疾病方可治愈。

D.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加大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米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

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是说。

B.3月21日,央视三套《中国好歌曲》迎来年度盛典的收官之战。霍尊的《卷珠帘》在终极对决中战胜莫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一举夺得“年度好歌曲”称号。

C.运动会前夕,体育委员举起手中的白色T恤向同学们征求意见道:“我也不知道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如果不喜欢,请举手告诉我并提出更好的建议。”

D.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来自星星的你》:好故事贵在“假里求真”

从去年年底至今,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星》)以奇幻而浪漫的构思、简单而纠结的剧情,以及主人公精当而走心的表演火遍中国,一举吹散了盘旋在国产剧上空的阴霾,对于一年都没能产生一部现象级作品的中国电视剧来说,犹如“星星点灯”,给人启迪、使人深思。

独自在地球上生活了四百年的外星人都敏俊,既有让时间停止和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又有禁忌,更有无奈。一副“星星面孔”的他一心等待着某一时刻的乘风归去,可命运偏偏让他在离开地球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遇见了心上人转世的千颂伊,于是一切都不出所料,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面对千颂伊的追求,他只能选择拒绝,但实际上,他早已在心里对千颂伊动了真情。直到他用纯真而执著的本能放下一切牵绊,勇敢表达自己的那一刻,才哭得像个孩子般令人心碎。就是这样一部融合了穿越、离奇、偶像等元素的韩剧,让众多观众感慨“胜过人间无数”。

神话和传奇色彩,既是为增加作品话题性而选取的一种元素和噱头,也是为烘托人物内心情绪而营造的一种特定艺术氛围,其本身并无对错之分。《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和故事被千古传诵,《新白娘子传奇》《小龙人》等影视佳作时隔二十余年,偶尔重温,依然暖人如初。《星星》中都敏俊与地球人身份的差异化设定,为故事叙述提供了一个假设性前提,而主人公相互吸引的根源在于他们在巨大的差异中寻得了共同的本性,故事的艺术倾向便随之自然流露,主题也由此宏阔起来,于是便有了足够的空间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观众不一定懂得艺术创作,但他们懂得生活,生活是最质朴的真实。好故事贵在“假里求真”,就是要让人们在虚构的情节里,遇见生活的真实。看完《星星》,很多观众用“真实”两个字表达内心感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一场虚妄的梦幻吗?实际上,梦幻正是人们的心理现实,也许不切实际,也许剧终梦醒徒留失落,但谁又能因此而抗拒它存在的真实与美好呢?好故事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假作真时依然可以将受众不着痕迹地从容带入,甚至使其甘愿醉入其中。

《星星》的真实就在于,看似异想天开的剧情背后是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坚守,主创用诚意点亮了众生平庸的现实,营造出真挚的感动。主人公辗转腾挪于精神的出离和无力的逃避之间,更使该剧有了一种“近地飞行”的美好品质,让观众能够切近地感受到人物的生命气息和精神光泽。同时,几近电影水准的画面和深情隽永的旋律,赋予故事一种美的表情,渲染出人类的通感。《星星》让观众从虚构情境中的人物身上发现了真善美的本质,这也是所有好剧共同的质的规定性。同时,男女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和感情的始终如一性,又使其远远超越了类型的界限和元素化的套路。

2013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超过1.5万集,但能让人记住的作品实在不多,而且其中不乏大量广受诟病的雷剧、神剧、穿越剧和“脑残”偶像剧。单纯的感官刺激、非理性的喜怒哀乐,以及制作上的粗糙是其“致命伤”,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山寨感”而毫无真实可言。历史情怀、现实承担与美学品位早就在重口味、轻趣味面前,沦为了牺牲品或者不值一提的点缀——外强中空的戏说传奇,盲目虚假的你争我斗——对于观众,这类作品只能是“迷了一小撮,荒了一大片”。

求得“真经”,首先要诚心投入,回归生活的本来,探索和挖掘人心灵的秘密,敬畏艺术,好好说话。其实,2013年也有一些优秀国产剧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咱们结婚吧》《老有所依》、年代剧《二叔》、抗战剧《打狗棍》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小切口、小人物,没有宏大叙事,但讲出了人们心底的故事。

我们期待2014年的中国电视剧能够拨云见日,但就怕有些人长期身处雾霾之中,“致命

伤”转成了“慢性病”。情形至此,又当何解。

(文章《光明日报》)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选项不属于对文中“假里求真”阐释的一项是(3分)

A.好故事的“假里求真”,就是要让人们在虚构的情节里,看到生活最质朴的真实。

B.好故事可以将观众不着痕迹地带入看似虚构的剧情,甚至使其甘愿醉入其中。

C.看似异想天开的《星星》的剧情背后有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坚守,主创用诚意点亮了众生平庸的现实,营造出真挚的感动。这也是《星星》“假里求真”之所在。

D.《星星》让观众从虚构情境中的人物身上发现了真善美的本质,与好剧共同的质的规定

性相契合。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2013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超过1.5万集,但能让人们记住的作品就只有《咱们结婚吧》《老有所依》《二叔》和《打狗棍》。

B.《西游记》《封神榜》《新白娘子传奇》《小龙人》等影视佳作中的神话和传奇色彩为烘托人物内心情绪营造了一种特定艺术氛围。

C.来自“星星”的都敏俊与地球人身份的千颂伊之间相互吸引的根源在于他们在巨大的差异中寻到了共同的本性,故事的艺术倾向便随之自然流露,主题也由此宏阔起来,于是便有了足够的空间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D.大量广受诟病的雷剧、神剧、穿越剧和“脑残”偶像剧,往往让人产生强烈的“山寨感”而毫无真实可言。其“致命伤”在于单纯的感官刺激、非理性的喜怒哀乐以及制作上的粗糙。

7.从文中可以看出《星星》在中国火爆的原因有哪些?(3分)你认为《来自星星的你》能够带给中国电视剧怎样的启迪或深思?(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余既以罪谪①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②,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③,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④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⑤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⑥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以罪谪:这里是说作者受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遭贬。②漘:(chún)江边。

③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④贫窭(jù):贫乏,贫穷。⑤劫:约束、阻碍。⑥唏(xī):仰慕,向往。

9.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不得志人生中“超然”情怀的一组是

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②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

③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④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⑥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A.①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自己坐守市场一整天忙碌生活的记叙,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B.文章从自己在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的苦学生活,借颜回“箪食瓢饮”之乐,表达对“安贫乐道”精神的向往,抒发其政治失意后急于排遣的情怀。

C.文中“嗟夫”一词用得恰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我”转到“士”,由个别过渡到一般,顺理成章,持之有故。

D.孔子周游列国,位高时当了鲁司寇,位低时则做乘田、委吏,只要他接触的官职,没有不可以当的。孔子的这些行为与那些以财富、子女为重的一般士大夫的做法相似。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选自课文里的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①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4分)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3分)

③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①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②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①解:能、会;②胧:明亮的样子。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__________________,朝如吉丝暮成雪。(李白《将讲酒》)

(3)谁家今夜扁舟子? 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____,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6)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水乡戏台祝勇

①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②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③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上有座钟宴庙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

④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舍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⑤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⑥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

活在一起,水乳交融。

(选自2014年2月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4.第④段“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停泊之地”一句中的“他们”指谁?为什么说“戏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停泊之地”?(3分)

15.文章前三段描写了水乡戏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6.全篇围绕戏台展开,请梳理文章的思路。(4分)

17.“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匿’。”作者懂得了什么?试结合全文探究。(5分)

18.“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写作资源,梳理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这是作者最擅长的创作方式,因此,文章一开篇就说戏台是人们对绍兴不会隐去的记忆,你怎样理解?请结合绍兴戏台的文化内核,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7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请仿照示例,将下面的话补写完整,构成排比。要求:①符合作品的特点(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等)②句式相近(4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了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塑造了哀怨与执着的湘水女神的屈原《湘夫人》点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吟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20.下面是重庆城市形象标志,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重庆城市形象标志”的构成。(2分)

(2)解读“重庆城市形象标志”的内涵。(2分)

21、请概括下面这条消息的主要信息,要求不超过16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新华社“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消息: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13日说,“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恢复到休眠前正常的信号接收状态,但机构控制异常的故障仍在分析排查中。“‘玉兔’是以非正常状态进入睡眠的,我们原来担心它无法承受月夜极低温度,但它活过来了!它起码还活着,就有救过来的可能性。”裴照宇说。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有段时间德国军舰总是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国扫雷舰则逢二四六日去扫雷。这样日复一日,渐渐成了双方的行动规律。有一天,不知为什么,英国军队没有例行去扫雷。第二天,德国军舰却按惯例照样去布雷,结果撞上了自己上次布在水下的鱼雷,军舰沉没了。

要求:(1)结合材料内容,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届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2016届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誊写(t......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第Ⅰ卷说明: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2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题。(24分,每......

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