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外戏剧选读”。
名词解释
悲剧: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喜剧: 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正剧: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结合 了悲剧与喜剧的成分,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新古典主义 :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现实主义:既否定一切的理想精神,立足于实际,根据需要,不需要理想指导的唯物主义论
斯坦尼表导演体系:主张体验,主张演员与角色合一 间离效果:就是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
元杂剧: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艺戏剧,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纪~14世纪)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南戏或戏文。南戏的存在,使中国的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
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清末地方戏 :清代新兴的多种民族、民间戏曲的统称。继昆曲盛行之后,具有浓厚乡土色彩的地方戏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剧种众多,各具特色,为古老的中国戏曲注入了新鲜血液,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论述题
1论悲剧性和喜剧性
悲剧性是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悲剧性不仅指戏剧艺术所表现的悲剧,也指小说、诗歌,甚至其他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悲剧性常常与哭联系在一起,但令人哭的,并非都是悲剧,例如有喜极而泣等。悲剧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根本特点是悲,不悲不成悲剧。
以笑为标志的喜剧性也是重要审美范畴。外表形式中,有形体、言语和动作三方面,构成人的喜剧性。形体看,形体的夸张或扭曲,常常引人发笑。从言语看,它的喜剧性表现在滑稽与幽默上。至于动作和作为,也常常以它们的荒谬性和滑稽性,来产生喜剧效果。
单纯的形体、言语、动作还不足以构成喜剧性。喜剧性的对象,还应当被嘲笑。不能单纯说生理上的愉快,还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真正的喜剧性,诞生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扭曲。诞生于把异化的、扭曲的人的本质力量加以夸张和炫耀,造成表里不
一、内外不符、荒谬怪诞、矛盾百出、引人嘲笑和讽刺。
2为什么说莎士比亚戏剧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
莎士比亚戏剧打破了古希腊古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使得戏剧情节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特点,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如莎剧《哈姆雷特》矛盾复杂,仅以复仇而言,就有三条线索: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而展开的同封建王权的代麦克劳狄斯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为泄私愤、报私仇分别所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以前者为主线,后者为副线,副线从属于主线,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
莎翁戏剧人物人物都是活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典型环境之中,即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环境,使得戏剧显示出特殊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指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是指人物所处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物借舞台背景而生存行动,舞台背景依赖人物而洋溢生气活力。
3论中国的先锋戏剧和西方先锋戏剧的差别
中国先锋戏剧加进了更多的中国元素,《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中,三个不同的人物分别是三种不同文化的代表,在其中我们发现剧作家让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了诸多的问题,通过孔子所做出的反映,表现了一种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语境中所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所遇到的尴尬,促使我们对其进行辨正的思考。中国的先锋戏剧产生与中国的大地,虽然受着西方的影响,但是其本土化的建构也正是交融后的必然。
西方先锋戏剧艺术,反理性原则一直贯穿其中。无论是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荒诞派等都表现出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对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戏剧进行全面反叛:首先是对常规的舞台表现手段的反叛,其次是对近乎平面化的表现内容的反叛。这是对传统理性主义戏剧观念的最高体现。现实主义戏剧有具体的物质环境、准确的时代氛围、和谐稳定的空间、均匀流动的时间、逻辑合理的事件和个性饱满的人物形象;语言流畅自然,符合身份,具有个性;布景真实,灯光照亮演员及整个舞台,演出严格限于舞台之上;导演事前组织排演,演员在舞台上努力模仿真实生活,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批评家和艺术家在演出后做出评论与归纳。这些都是以理性为基础,通过模仿活动,追求真实的艺术观念在戏剧中所达到的成就,形成了一整套有关剧场常规。
4试比较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的差异和联系
简单地说,“斯坦尼体系”遵循的是现实主义原则,强调体验生活,再现生活;“布莱希特体系”属于象征主义,注重“间离效果”,强调的是思考生活。简答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谁,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2悲剧和喜剧是对应的概念吗?
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也是辩证地对立而统一的。缺少了悲的一面,喜的一面就不复存在、无以立足,反之亦然。3契诃夫戏剧中的“零行动”是什么意思
表现人物内心的无聊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并没有通过具体的肢体行动表现出来。在契科夫的剧中,我们看不到剧烈的外部冲突,人们在吃饭、打牌、跳舞、闲聊之中消磨着时光,就连本应最富有激情的爱情也是那么冷漠和荒谬。4简述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事实上,由于中
国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首先弄清了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体系,才说得清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如果把中国艺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舞蹈、音乐、诗画、建筑和书法,便可以看作是它美学结构的五个层次:最核心最内在最深层的 是舞蹈的生命活力,它表现为气韵与程式;其次是音乐的情感律动,它表现为节奏与韵律;第三是诗画的意象构成,它表现为虚拟与写意;第四是建筑的理性态度,它表现为充实与空灵;最后是书法的线条语言,它表现为抽象与单纯。它们共同地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戏剧的五大要素:编剧、导演、表演、剧场、观众。(填空题) 第一讲什么是戏剧艺术一 戏剧的发生和起源(简答题) 发生:从人的本性以及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来探讨戏剧这一艺术现象是如......
中传2000到2009真题2000戏剧评论写作试题一、名词解释(各5分,共20分):1、戏剧四要素2、体验派3、表现派4、关汉卿二、作品分析评论(各40分,共80分):1、洪昇《长生殿》的主题内容。2......
戏剧素质教育试题一、填空题1.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严肃、完整,长度,行动,模仿。 2.古罗马戏剧家(贺拉斯)在他的(《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思想,是对(戏剧观念)的巨大贡......
1、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是什么?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和中国......
戏剧艺术概论 (上编:戏剧史概述)第一章戏剧的起源 第一节西方戏剧的起源一、西方戏剧的起源戏剧的雏形是两个,一个是原始的舞蹈,一个是原始的宗教。戏剧的起源不在四大文明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