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夏季云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211300
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开放性、广延性、自主性为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可行性,结合实际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一、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1.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通过知识与经验并存的主体性探究活动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以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理论和施瓦布的探究教学思想为重要支撑。应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探究的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或中心,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推测出各种答案,创设特定的问题的解答,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有关资料,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捍卫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和论证,对争论和证明作总结,最后得出共同的结论。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学生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发展他们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这是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前提。
1.2.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问题性
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在显现方式上的特点,区别于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更多的不是预定性的,而是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组织的,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提供素材,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整个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1.3.研究性学习课程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包办性,即教师代替学生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的讲解、演示代替了学生的表达与练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内容的点拔与研究结果的评价上,在课程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可以分离的,学生可以离开教师独立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运行的真正主体,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是保证这种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②研究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的思考来确定;③研究过程的进行由学生决定;④合作对象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由组合;⑤研究报告由学生自行撰写。
二、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及学生实际,研究性学习呈现出三大特色。
2.1.高淳的乡土特色。
如:高淳螃触业的调查研究、高淳方言的研究、高淳老街文化的研究、高淳个体水运业的研究(中华水运第一村)、保圣寺塔及碑林文化的研究等。
2.2.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
如:中小学生压岁钱去向的研究、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学生课外读书研究、中学生与父母矛盾与分析等。
2.3.关爱自然的特色。
如:拯救生命的源泉——关于高淳水质污染的研究
干电池的污染研究、城市垃圾的回收研究等。
一个科学合理的选题确定后,对今后学生由操作兴趣转变为探索兴趣及可持续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问题能力。
3.1.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是: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充分肯定,对不合理的成份要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指正。对问题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
其次要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不能对问题草草了场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争论,尽量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讨论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争论中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再次,要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的示范,教师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示范性地题问,再引导学生模仿创造性地提问,学生对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讨论更加激烈,而且兴趣始终不减。
3.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一切的科学态度
一、加强科学史的教育,激发学生兴趣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否定了影响物理学发展的这一错误现象,更重要的他敢于对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信以为真的理论敢于怀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1.联系实际引发质疑
联系实际引发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某种观点看法和已知事实现象或新的实验事实是否矛盾,从而提出质疑。例如人类对电子模型建立的逐步完善。
2.逻辑推理产生质疑
揭示观点间的逻辑困难。矛盾是进行质疑的又一途径。伽利略运用科学推理否定了亚里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论断。
3.追因求果进行质疑
鼓励学生要有“钉子”精神,对什么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循根究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科学精神。甚至可以开展“钉子”比尖的问问题比赛。
4.逆向思考提出质疑
它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海王星的发现及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就是很好的事例。
3.3.在研究性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提问
观察一般是指研究在自然情境之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的方法。现代的观察借助科学设备使观察时间和空间大为拓展。常见的观察方法有:①顺序观察法;②特征观察法;③对比观察法;④全面观察法;⑤抽样观察法(时间抽样法,场面抽样法,阶段抽样法)观察现象时,要求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方面全面观察,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引导用不同方法叙述问题。学生在真正深入观察后,将会发现始料未及的许多问题,发现问题后,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欲望,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4.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适时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课题的选择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特长来确定,兴趣浓厚,学习过程中很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又由于它和基础文化课不一样,它没有一个模式,没有同一个标准,因而只要认真研究的同学都会有收获、有成果。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塑造。适时适度评价有利
于激励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可爱的同学。
3.5.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浓浓师生情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考方法。当学生的思维结果正确或有创新时,必须适时表扬与肯定,当学生的思维结果是错误的时候,要能容忍学生,并鼓励大胆再思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了土壤。
参考书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王升主编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 题 研 究 计 划李河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一、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影响着当今教学改革。信息......
龙源期刊网 http://.cn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作者:陈梅富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2期摘要:本文围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具体阐述了改......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培养三种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