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_文化与词汇的关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06: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与词汇的关系”。

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是一个大范畴。广义上讲, 它既有物质内涵又包括精神方面的东西, 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认知世界, 语言翻译的过程其实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词汇是语言的核心, 因而对词汇的准确理解与翻译构成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文化制约着交际, 文化制约着语言。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词汇的理解与互译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共同性, 形成翻译的一致性不同语言之间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之所以成为可能, 一个重要的前提取决于文化的普遍性(C ul tu o l un i二二al s)。何为文化的普遍性? 简而言之, 指各文化中的共核部分。譬如,身居世界任一角落的人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理结构;他们生存所需的外部环境也几乎一致: 山、水、房屋、衣、食、住、行等;伴随世界历史的向前发展, 不同肤色的民族还创造出了许许多多颇具共性的人类文明: 音乐、绘画、雕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又服务于文化, 反映文化需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制约着语言的派生。众所周知,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核心, 词汇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文化的发展、变化, 文化内涵因而在词汇上得以充分表现。比较任何两种自然语言的词汇表, 我们立即就可查找到众多具有相同内涵的“ 等价词汇”(E 卿计al e nt rd): sk 抓天空)、I n an(男人)、fo d(食物)等有些词汇在中英文中, 其联想意义也一样。如蛇(s na ke、S e rp en t), 中文里“ 蛇” 的引申意义和联想意义都不佳, 美女蛇、水蛇腰(指女人弯曲的腰身, 用以勾引他人)。中文的文学作品中, “ 蛇” 的意象时常是反面人物的代表。英文se rp en t 一词翻译成汉语“ 撒旦”、“ 恶魔” , 同样蕴含着否定的、邪恶的意义。又如狐狸(fox), 中英文里都具“ 狡猾” 之意。

二、文化的特殊性决定词汇内涵的差异性,形成翻译的非一致性对文化的特殊性大家是不陌生的。从最原始、最狭义的方面看,各民族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其繁衍的历史进程中, 往往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改造自然手段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现实。所以, 我们常听到有“ 玛雅文明”、“ 古西腊文明” 和“ 黄河文明” 之说。这里, 所谓不同的“ 文明” 其实各自代表着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成果: 玛雅文明代表着地中海文化,古西腊文明代表古典的希腊文化, 黄河文明代表着中国文化。虽处同一宇宙之中, 人们所“ 见到” 的却是不同的“ 画面”(p 浪u re s), 在此, 文化背景充当着修饰和过滤的角色, 换言之,文化的特殊性得以显现, 以上所提到的不同文化命名正是基于这一点作出的。按萨巫尔•沃夫的语言相关论(h n gu ist iC re lat ivi ty), “ 某一语言系统编码的范畴和差异是该系统所特有的, 不可能与其他系统中的范畴和差异相提并论正如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共同性, 文化的特殊性同样决定词汇内涵的差异性。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客体一致, 意义迥异客体指一切可用词汇表述的认知对象。这里的意义我们指引申意义。比如, “ 龙” 作为一种虚构的动物, 在动物学上并没有“龙”或“dragon”的动物概念,说中英文的人都认为它是不存在的。这两个词都是从神话、传奇或神童话中来, 在汉文化中,“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所以中国人常赋予它至高无上的权利。如, 真龙天子、龙王爷、龙袍、龙颜大怒、望子成龙、登龙门、人中龙、龙蟠凤逸。在节日, 民间还流行划龙船、舞龙灯。书法上也有“ 龙飞凤舞” 的说法。英文中,“dragon ” 则是一恶魔、邪毒的形象。在英国早期传说Beowulf 中, 龙作恶多端, 是一个最终要被消灭的恶

魔。中文的“ 月亮” 和英语的~ 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那颗独一无二的卫星。不过, “ 月亮” 在中国人的审美性趣中, 常常引起美的意象, “ 花好月圆”、“ 月下老人”、“ 一轮明星”、“ 一轮满月”、“ 蛟洁的月光”、“ 明月当空”、“ 月儿弯弯照九州” 等都是美好象征。月亮还与传说及习俗相关, 如“ 嫦娥奔月” 的传说, 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而月亮则是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的团圆的象征。李白的《静夜思》中, 月亮常常用来表达思故乡、惜别、渴望团圆的意义。在英美人的眼中, 月亮很难引起类似的美的印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 月亮常常与阴郁、忧愁、恐怖联系在一起。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人们认为仲夏夜的月光照在身上能产生极度的疯狂,英语里有“ m ids ~ e : m ad ne s s ” , 这种联想与英文词“ l u n a r ” 和“ l。n a oi(• ” 有关。在助n 卿an D i e t io n a 卿of c o n te m 即ra w E n gl i s h 中对这两个词是这样解释的一一1l l n a l , : o f。r e o n e e rn i n g t he mo n.lu n a t i C : a p e ro s n w h。i S S u fe 五n g a n il l n e s s of t hem in d.英文“ lun ati c a s y lu m ” 则是“ 精神病院” 的委婉说法。在英文成语中, 月亮常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2.意义相同, 所指(re fe re nc e)有异中国人的“ 家庭” 与英美人的伪m ily 都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但中文里, “ 家庭” 至少包括祖孙三代, 而英文里lb m i ly 则不包括“ 祖辈” 这一代, 仅指夫妻和孩子两代。再如表示血统关系的称谓词, 汉语中极为丰富, 对不同的所指对象表达得极为明细;相反, 英语中表示称谓的词似乎要匾乏得多,单个称谓词的外延比汉语中的相应的称谓词要广阔得多, 这或许与英美人不太注重血统关系, 主张个人主义有关。“ 叔叔” 与un d e 的表层意义相当, 然而各自代表的对象和词的外延截然不同, 类似的例子还有姨妈: an t(还可指舅母、姑妈、阿姨、婶婶等), 岳母: m o th e r 一in la w(还可指婆母)等。当然, 词义相同而所指不同的词不仅限于这两类: 汉语中的“ 山” 译成英语为m ou nt ai n , 殊不知, mo un tai n 的指称对象只是“ 山” 的一部分, 从外延范围考虑, “ 山” = mo u n ta in + hi l , 同样, 英语中的riv e r = 汉语中的“ 江” + “ 河”。.空缺词汇(V ac an t w o 记S)有些词汇在一个民族文化中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另一民族中的人对它却不大熟悉, 这类词汇我们称为空缺词汇, 即某些词汇在其它文化背景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相匹配, 如公爵(d u k e)、侯爵(ma ru i s)、伯爵(e a rl)、子爵(v is e o u n t)、男爵(b二n)等爵位, 中国读者对之不大熟悉。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贵族都由君主封给爵位且等级分明, 包括以上五个爵位。而另一种爵位(Sir)虽然也是由君主加封的,但此种爵位并不属于贵族。至于中国清朝皇帝后官佳丽三千, 有关后妃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 如皇后、皇贵妃、贵妃、妃、殡、贵人等。汉语中的这些词汇, 外国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区别。很多词汇与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与风俗紧密相关,因此民俗方面的空缺词汇也不少。如流行于中国民间的“ 风水术” , 大凡兴工动土,都要观看地形, 看是否得风得水, 方可择宜地、避凶地。此即所谓相地术中的“ 风水”。西方文化中只有所谓相面术(p h rsi o 孕om};), 并无相地术。此外汉民族还有“ 阴阳术”、“ 八卦测命术” 等奇术异巧。外国人很难理解并体会到其中的引申意义、审美情趣及伦理观念, 翻译起来自然一也很困难。.宗教词汇宗教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本质及内涵的一种文化载体, 因此由于各地域不同种族的信仰不同, 宗教情感及语言表述大不一样。英语中的即(福)、god(上帝)、(圣经)、(传道师)、(圣母玛利亚, 耶稣的母亲)、(神意、天道、天、命、神、上帝), 上帝许给亚伯拉罕的地方[ 迎南〕,福地希望之乡), 这些宗教词语对普遍地对宗教不大了解的读者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体会其宗教涵义更是难上加难。同样, 中国的类似宗教性的语汇和礼节, 外国人看起来也是如读天书。如中国的烧香化纸、三牲、长跪、敬神、阿弥陀佛、财神菩萨、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词汇都是纯粹具有中国宗教及神话色彩的名词, 西方人翻译起来非常困难, 甚至不能翻译。

三、翻译的语用原则: 确立词汇的文化定位

翻译是从源语言(s ou rc e lan gu age)转换成目标语(ta rge t lan gu ag e)的过程, 评价译文的标准是

依据译文的语义内涵是否与原文等价。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都深有体会: 要把一个具体的文字翻泽做好,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双语文字基本功外,对双语文化的深人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谈及词汇的文体功能时, Johnason Swift 强调“ 把恰的词用于恰当的地方”(Pu t p ro p erwo rd s in p ro pe r 户ac es.)。

其实,这一原则在翻译中同样适用。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自然而然是翻译的核心, 翻译中强调“ 文从字顺” , 词汇的作用因此得以充分肯定。做翻译时要做到用词恰当, 首先务必弄清词汇的意义。这里的词义, 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字典意义与联想意义所谓字典意义(co nc eP ti on al m e an in e), 是指对一个词的具体的、准确的释义, 不包括它的色彩与联想涵义。联想意义(a s so ci at iv e me an ing),是指与字面意义相区别的, 一个字、词所包含的情感色彩或隐含的释义。英文C o n n o t a tion 或cormotativemeaZ i嗯译作“ 伴随意义” , 字根源自中世纪时期的拉丁文C O ~ tio ne m , 意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后来, 语言学家用该词来指一个词或词组的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又称联想意义。语用学上称之为引申意义(im nli ed m e an in g)。字面意义与联想意义相比, 要容易把握些。联想意义更多的是负载着文化的成分,譬如, 刀v e me , 助v e my dog。翻译成中文叫“ 爱屋及乌” 或“ 爱人及物” 而不能译成“ 爱屋及狗” 或“ 爱人及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了一个问题: 对词义的理解需要借助文化的支撑,要做好翻译, 必须确立词汇的文化定位。今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民族间的交往日趋频繁, 文化差异逐渐缩小, 文化融合已成为一个世界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是不同语言间词汇内涵、外延的趋同和拉近,语言交往的渠道也因此更畅通r。尽管如此, 我们必须正视文化差异这一永存的客观现

实,本文所讨论的只是一个侧面: 文化决定词汇的内涵, 词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真正全面深刻地了解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后, 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词汇的联想意义, 也才能真正比较完美地译好各国文化产品,使跨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朱光谦(谈翻译》, 载《翻译研究论文集》第355 一356页,外研社,1984 年版。许国璋“ clJ ltul al y b)酬浏W(jr(坛二d 饰sli 如lan 即age r l乞a 仁h ing ” , 载《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胡文仲著), 上海译文出版

社19 8 年版。

.许国璋《论语言》,外研社19 1 年版。

.王福祥编《文化与语言》, 外研社1性巡)4 年版。

.王锦塘(美国社会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望汉i 年版).胡壮麟等“ 除l 即isti cs : A Col l。B。)k’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 8 年版。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

文化与营销的关系一、命题:文化与营销的关系二、探究过程:1.由组员各自搜集关于文化营销的正反例,并对其进行思考分析。2.将案例汇总,集中讨论探究文化与营销的关系。3.针对搜集......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视为花钱的事业,甚至于认为文......

下载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