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之最(两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之最大全数据”。
最早的专科性群书目录
《兵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科性群书目录。
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时杨仆奉命整理兵书而编制。其内容主要是当时的军事参考资料。现已亡佚。它比《七略》、《别录》早100多年。
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它采用的“七略分类法”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法。比欧洲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表—1545年德国吉士纳的《万象图书分类法》早1550年。
本目录是汉成帝(公元前32—7年)时,命刘向检校秘书,向辄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刘向死后,哀帝(公元前6—1年)时,复使其子歆继承父业。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旨要,编成此目。《七略》包括辑略、文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辑略”是一篇总结六略的学术简史,实际《七略》只有六大类,大类之下,再分为38个小类,构成了以学术分类为原则的完整的分类体系。该目录收录在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它对我国的目录学、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提要式目录集
《别录》是我国第一部提要式的目录。
本目录是刘向记录宫廷里的藏书。每部书写其简要内容——叙录一篇,其子刘歆收叙录汇抄而成书,名为《别录》。全书20卷,共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分为六部38种。可惜本书早已失佚。《别录》连同撮其辑要,分类编就的《七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编成的国家藏书目录。以后公私藏书者,有的仿其体例,编为藏书目录,有的就阅读过的书撰为提要,汇编为“读书记”等。故出现了一类提要式的书目。
最早的方言专著
《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专著,也是最早的方言词典。
本书的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编撰。全书15卷,今存书13卷。即晋郭璞的注本《方言注》。作者收集方言历时27年,其释词目675条。收录了当时黄河和长江流域绝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类集古今各地同义的词语,大部分注明通行范围。材料的来源有古代的典籍,也有作者的直接调查。从而可以看出汉代语言分布的情况。为研究古代词汇,提出了宝贵的资料。
最早的词书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书。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按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分上中下三卷。共收词语2910个。把同词义的词分为19篇。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所收为一般词语,主要解释古语、方言和常用语。后16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是分类词汇,对各种名物的解释。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
自东汉至晋,注者有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十余家,留待至今者只有晋郭璞的《尔雅注》。
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本书原名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西汉司马迁编著。全书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等五体130篇,共计52万余字。书中记载了有史以来到汉武帝时2000多年的史实,反映了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全过程。全书文笔生动,通俗易懂,形象真实,语言丰富,人物刻画具有个性。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名著。
最早的天文著作
《天官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
本书是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中的一篇。书中记载了将全天划分5大区域,列有91个星组、500多颗恒星和五大行星的分布运动情况。还有九次日食、九次彗星和一个陨石的记事。也介绍了各种异常的天象,其中包括彗星、流星和极光等情况。它是研究汉代以前天文知识的重要资料。
现存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本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历史。它承袭了《史记》的体例并略有改变。如改“书”为志,改“世家”为“列传”。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四部分组成。共计100篇,80余万言,分为120卷。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马续两人编撰。本书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最早最完整的图书目录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图书目录,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学文献。
本书一卷,是从《汉书》卷30裁篇另行编出,它是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别录》、《七略》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内容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七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每略有总序、每家之后有小序。对先秦学术思想的源流演变,作有简要的叙述。
最早的谜语专著
《隐书》是我国最早的谜语专著。
本书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著录。全书共18篇,已亡佚。据颜师古考证,汉儒刘向在《别录》中注曰:“隐书者,疑其言以相同,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谕。”
最早的学术论争集
《白虎通》是我国第一部学术论争集。
本书全称为《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等编撰。全书4卷。记录了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自古文经传出现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家展开了剧烈斗争,今文经学派感到有必要通过皇帝制成定论,以保持其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本书的思想是董仲舒以来今文经学派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延伸和扩大。也是今文经学政治学说提要,集中地代表了当时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
注本有清陈立撰的《白虎通疏证》。
最早具有演义雏形的历史小说
《吴越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演义雏形的历史小说。本书为东汉赵晔所撰。原书20卷,今存10卷。叙述吴越两国的史事。材料来源于《左传》、《国语》、《史记》诸书。但不拘泥于史实,杂有许多传闻异说,重点是吴越争霸。该书通过伍子胥为父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等故事,描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
最早的道教经籍
《太平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道教经籍。
汉朝时曾先后流传三种版本: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著的《天历仓元太平经》12卷,东汉末于吉著的《太平青领书》170卷和张道陵著的《太平洞极经》144卷。这三种版本的书均已佚。明《正统道藏》所收录的《太平经》只有残存的57卷。唐人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及《太平经圣君秘要》。《太平经》的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主要是宣传宗教和封建伦理观念。此书似非一人一时之作。
最早的佛教著作
《理惑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佛教著作。
该书亦称《牟子理惑论》。相传东汉末牟融所著。内容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社会上所引起的种种反响、疑难,分别予以解答和反驳。书中广引孔丘、老聃(老子)的论点,为佛教辩护,宣扬佛与儒、道精神一致。
最早的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
该诗原为汉朝建安末年的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人加工,收入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中,但篇名改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诗前有小序。内容写汉朝末年庐山(今年安徽潜山)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刘兰芝,因受封建礼教压迫而致死的悲剧,并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为汉朝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最早的高僧传记
《高僧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高僧传记。
本书记述东汉迄梁453年间,历代佛教高僧的生平。被誉为“不刊之鸿笔”,是今日佛教史上宝贵的资料。
本书为梁慧皎所撰。全书14卷,前13卷为本论分为10篇,即译经、义师、神异、子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10篇。收录了257人的正传。每14卷为附录(序及总目录)。附见的200余人。
此后有唐道宣撰的《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30卷;宋赞宁等撰的《宋高僧传》30卷;明如惺撰的《大明高僧传》8卷。这些书的体例依据梁传,全称《四朝高僧传》。此外,还有《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等。
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
《史记·货殖列传》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
该著作包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它记载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地理和冶矿事业的发展情况。
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
《河渠书》是我国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
该书为汉代司马迁于公元前二世纪写成。记载了我国的水文地理资料。
最早最完整的字典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完整和最早的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
本书为东汉许慎所撰,宋徐铉等核定。全书共分14卷(加上叙目15卷)。今本为宋初徐铉核定本。共30卷。每卷分上、下,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即古籀异体字)1163个。实收单字8190个。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文字形体和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字体以小篆为主,另有重文。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者,依据“六书”解说字义。全书共解说133441个字。本书从创稿到定稿历时22年。新印本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番禺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并两页为一页缩印,并在每篆字上端增加楷体。书后附有新编的检字表。称“大徐本”。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早的百科性词典
《释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性词典,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源学词典。
本书作者为东汉刘熙。另一说始作于刘珍,完成于刘熙。又名《逸雅》。体例虽仿《尔雅》,但释词颇具特色。全书共分释天、释地等27篇,在收录的1500条先秦两汉的词语中,作者力求以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意义,并且进一步探究事物之所命名的由来。虽有残缺,并非完本,但不失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性词典和词源学词典。
注本有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和《释名疏补附》、成蓉镜的《释名补证》、吴翊寅的《释名疏证校议》以及张金吾的《广释名》等。
最早的石经
《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石经。
据史载,这部石经创始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它由当时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主持,组织了几位书法家用隶书书丹上石。蔡邕本人,也写了一部分。这部石经,共46块碑,刻有《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原立于河南偃师境内。为了提供学习儒家经典的“标准本”,纠正辗转传抄中出现的错误,命诸儒对儒家经典正定文字,所以刻了这部石经,以便让人们抄校。可惜,这部石经现在只有部分残石。它对以后兴盛一时刻石经的风气,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又名“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本书为秦汉时托名“神农”所作。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全书3卷,书中记载了古代流传有效的药物365种。将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并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制加工和主治的病症,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它是我国历代本草学发展的基础,是药物学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
现传的《神农本草经》有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颜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
一 第一部天文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是我国第一部天文数学著作。
本书为算经十书之一。作者不详。据考证成书于西汉或更早些时期。它是一部天文历算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但是在书中最早引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使用了相当繁的分数计算和开平方法。它是我国数学的前驱,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最重要的古代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和《九章算术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部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为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年,章帝时期。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和知识的结晶。它以问题集的形式编写的。收集了246个应用数学问题和各类问题的解法。其中有秦以前流传下来的老问题,也有西汉以后的新问题。分为方田、粟米、衰分(衰音崔,按比例的意思)、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9章。其中负数概念的引入,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以及系统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法的提出,分别比国外早几百年到一千多年。
魏晋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做了许多创造性的数学理论工作。如创立了“割圆术”(开创了圆周率研究的新阶段)等。对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名著,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为世界数学办所推崇。
最早记载纵横图(幻方)和珠算的文献
《数术记遗》是我国最早记载纵横图(即幻方)和珠算方面的最古老的文献。
该书为东汉徐岳所撰。据《晋书》记载,徐岳曾与刘洪、高堂隆、韩翊等研究天文、历、算等,其盛年当在西历190年前后。书中记载有命数法和积算(算筹记数的方法)、珠算、心算以及其他各种计算方法共14种。此外,还叙述四种算盘,是关于珠算方面的最古老的文献。书中算法,过于简洁,文句又嫌暧昧,令人难解。但此书在中国数学史上的价值,不仅证实了我国自古以来所使用的进位法,一直是十进法,而且对于大数的命名,较《孙子算经》更为详尽。
最早解出一个不定解析题的著作
《孙子算经》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解出一个不定解析问题的科学著作。
该书为算经十书之一。撰者孙子和《孙子兵法》作者并非一人。时代不可考。它首先解出了一个不定解析问题,较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早。其次提出了我国古代度、量、衡的标准与制度。第三,提出了算筹数字的组织方法与运算规则。命数法虽亦有所陈述,但不如《数术记遗》的完备。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叙述筹算乘、除法;卷中叙述筹算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卷下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
最早的帛书动物学专著
《相马经》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帛书动物学专著。
该书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它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帛书。西汉时曾有《相六畜经》38卷,已佚。这些都表明西汉时家畜外形学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东汉时还曾铸造了作为鉴别良马标准的铜马模型(《后汉书·马援传》)。欧洲到18世纪才出现了家畜外形学的著作和类似铜马模型。
最早的炼丹专著
《周易参同契》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炼丹的专著。
本书为东汉末魏伯阳所撰。全书分上下两篇,全文共6000多字。书中记载了硫和水银化合而成红色硫化汞的反应等内容。此书是用四言、五言韵律诗形式写成的科技著作。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
一 第一部运用辨证施治的医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施治的第一部专著。
本书又名《伤寒卒病论》,是汉末张仲景著,共16卷。原书曾经散佚,经晋王叔和整理,编成16卷。此书在唐以前为医家秘藏,流传不广,至北宋林亿等校定医书时,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要略方论》(又叫“金匮要略”,是“伤寒论”的别本,共6卷25篇)。两书同时流传。该书总结了公元三世纪初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在临床实践方面,进一步运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这部著作不但为中国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对世界医学,特别是对亚洲诸如日本、朝鲜、越南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一 第一次科学解释月食的著作
《灵宪》和《灵宪图》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月食形成原因的著作和绘图。
该书和图是公元二世纪初,由汉代张衡所撰写和绘制。在书中作者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全面地阐述天地的生成和结构,解释日月星辰的本质和运动。首次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月食形成的原因,提出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有关的见解。
该图绘有长明星124个,定有名字的星有320个,其他小星2500个,微星15000个。
最早的历书
《太初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书。
西汉落下闳和邓平等人在实测基础上,编制而成。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了这种历法。它以正月为一年之始,对于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调整,仍采用19年7闰法,但置闰月的规则是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这种置闰规则至今仍被沿用。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在此书中,第一次计算出日月食发生的周期。
一 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三统历》是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约公元前20年,汉代刘歆根据《太初历》修订成《三统历》,规定孟春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一 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
《乾象历》是我国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
该历法为东汉(公元158—167年)刘洪创制。他实测得一个近点月内每天月球实际运行的度数。列出每天实际运行度数和平均运行度数之差,并由此从平朔推求定朔。该方法为后世所沿用。
现存第一部地方志、最早有关战船分类的著作
《越绝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地方志、有关战船分类的最早著作。在东汉袁康、吴平撰的《越绝书》原书25卷,现存15卷,又称《越绝书》,记有上自吴太伯下至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之事,列人物、地理、都邑、建置、冢墓等门类,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可视为方志发端之作。此书“札记”一节中记载: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告吴王阖闾,水军船只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等。
最早有关船舶进入印度洋的著作
《汉书·地理志》是记载我国船舶进入印度洋的最早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沿革和最早记载石油产地的著作。
据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共100篇120卷)的“地理志”一节中记载,汉朝建元年间,汉朝廷派出使者,携带丝绸等物品,率领应募的商民船工,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西)、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出发,经过越南、暹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锡兰等国沿海,往返28个月,航程数万公里。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在印度洋上的远洋船队,也是我国船舶进入印度洋的最早记载。
书中还记载了汉以前疆域政区的变化概况。同时还记载了人民在陕北延安一带和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泉水中发现了可燃的液体—石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最早的农书
《汜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西汉以前共有9种农书。如《神农》、《野老》、《董安国》(12篇)、《蔡葵》(1篇)、《汜胜之书》(18篇)等。除《汜胜之书》保留有零片断文字之外,其余农书均已佚失。
汉武帝(公元前33—前7年)时,任议郎的汜胜之编撰的《汜胜之书》,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原书已佚。现存本是后人从《齐民要术》及《太平御览》等书里辑得的,约三千多字。该书总结了西汉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区(窝)田法、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
最早的组诗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的组诗。是一组数位无名氏咏叹人生的抒情短诗,大致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桓、灵之世,作者多属下层文人,收入南朝梁萧统主编的《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基本内容是表现夫妇朋友间离愁感伤和士人徬徨失意,情调低沉,间或也反映些社会现实。有些表现出追求富贵及时行乐的思想。形式皆五言体。运用比兴手法,语言和谐形象,风格朴素自然。吸收了乐府民歌的特长,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最古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
《黄帝明堂经》(辑校本)是我国最古的一部针灸腧穴专著。
该书约著成于西汉末至东汉中叶年间。对后世针灸学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在宋代即已失传。初唐名医杨上善奉敕校注的古抄本曾在日本被人发现,由矢数有道等日本人和清代的黄以周氏研究未果。今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同志刻苦研究文献,广征博采,潜心探索,终于辑成此书。本书索引齐全,内容翔实,除附有“穴名索引”外,还列有“《黄帝明堂经》、《黄帝内经》对照表”及“《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病症”,并已于1988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古今图书之最(选编)1.中国最早的神话故事集 是《山海经》。该书作者不详,成书时代约比《禹贡》为早。今存18卷,内容主要为传说中的山川地理、奇鸟异兽、风土宗教等,尤其是保......
中国大学之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渣油泵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
中国古诗词之最1,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2,最精神的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司马光) 3,最忧愁的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国地理之最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5、最热的地方——吐鲁番......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国古书之最,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