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童诗作者”。
狗尾草
那些红的野花。紫的野花。蓝的野花,都没有了。这儿,只剩下一片青草。别人都采到了花儿,老师,我呢?怎么,您就给我揪一把狗尾草?
我撅着嘴,望着那一把狗尾草,只见它在老师的手里,扑棱棱,摇一摇,扑棱棱,跳一跳,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狗,送给我,我抿嘴笑了;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猫,送给我,我拍手跳了;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鸟,送给我,我举着它到处飞跑!
……从那天起,我们也都喜欢狗尾草,因为我们的小手呀,也变得和老师的手一样灵巧.形象美
诗歌的形象美,是指能够用语言把人、事和情景等具体地、生动地、浮雕似地表现出来的审美特质。诗人往往用这样的语言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借此表达思想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
其中的比喻和联想,也是很巧妙、自然的。这首诗以儿童心理为出发点,创造出了奇幻而美丽的意境。诗人借助圆圆和圈圈的形象,一方面帮助孩子认识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不同的圆形事物;另一方面更唤起儿童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想象美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绘画美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是应该刻意创造意境的,并且应该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的。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只有把儿童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样的儿童诗才会感动儿童。
音乐美
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可见,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儿童诗的韵脚则应越整齐。五言与七言长短交错,坡梭辙、eo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将整首乐曲贯穿起来。
简洁明快的语言,轻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叠声词“轻轻”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小诗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给人以轻柔如梦的美感,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之中。
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源于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精炼生活,集中表达抒情中心,对于生活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正如马雅可夫斯基所说:“为了一个词,要用掉千百吨的语言矿石。”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
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孩子是好动的,喜欢热闹的,这里小鸟的“叫”,小树的“摇”,一个“唤醒”,一个“引来”,一串动词,将大森林里声、色融进有趣的争执中,给孩子带来会心的微笑。更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动词被赋予在拟人化了的小鸟、小树身上,就更富有感染力。热闹的森林,呈现在小读者面前,孩子也仿佛加入了争论。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①他还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是的,对于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学会诗意地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这就是丰富的心灵世界,诗歌就是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这个世界的一门艺术形式。
儿童诗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最活泼、最具有亲和力的文学样式。它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儿童诗作为诗歌国度里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绘画美、音乐美,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这一切都与儿童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形象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儿童更容易亲近诗歌。儿童欣赏诗歌的方式是,首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接受它的艺术美,即音乐美、绘画美、想象美、形象美和语言美。儿童诗朗读
诗歌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也是诗歌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枯燥的一个环节,幼儿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而且诗歌的语言情感可跨性大,这就要求朗诵应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朗诵诗歌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眼神、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同时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加强诗歌的艺术感受。例如《秋叶》,朗诵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同时,必须借助于画面的描述,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五口通商,去感受秋叶的顽皮和秋天的美,让
幼儿不知不觉中走入到诗的美妙境界中,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声”。
此外,在朗诵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也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及时给予每一个幼儿鼓励和赞许,使幼儿在朗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因为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幼儿潜在力量,激发学习主动性。教育
要让每个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师要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更多直接感知与大胆表达的机会,以有限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今后无限的发展提供可能。
出示图片让幼儿先观察,找出诗歌的地点、人物,并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从而较快的学会诗歌。
只有让幼儿充分的去看、去想、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幼儿才会更快、更好的掌握诗歌内容,同时获得诗歌以外的能力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诗歌朗诵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此外,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困扰我们老师的一个问题。我想,教师恰到好处的激励评价也是必要的。学生朗读的兴趣与教师的评价也密不可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朗读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扬。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积累、体验、语感等关键词也表明朗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教师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利用对关键句的反复朗读作为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突破口。小小的六个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了自己的感悟,使得原本单调的朗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教师在鼓励学生个性朗读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所学诗歌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深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
师有声有色地朗诵《小浪花》。指名朗诵自由读——请朗读冠军读——请他带同学读——指定小组读——看板画读。
听童声配乐朗诵《小雨点》.指名读——教师范读——想跟老师学吗?想超过金老师吗?——再指名读——分句合作读)
1、渔火夜静悄悄的河水是一个乖孩子听月亮妈妈的话睡觉了渔夫点亮了渔火河水就像睁开了眼睛在说着梦话2、笋悄悄地拱出大地想来打听春天里树绿的秘密花开的消息3、童年的相......
儿童诗作者: 来源: 录入时间:2008-01-20 19:53:49 点击:一、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
儿童诗一年级上册一、现代诗 1.钓鱼 佚名 天黑了, 钓鱼的, 回家吧。 你的妈妈在等你, 鱼儿的妈妈在等她。 2.小小蝴蝶小小花 佚名小小蝴蝶小小花, 快快乐乐来玩耍; 一个开在春风......
秋天了秋天了,芦苇叶儿黄了, 雪一般的童话呀正在酝酿, 马上就要满天飞扬。 丹顶鹤高兴了,头顶上的那轮不灭的太阳, 把秋天点染得那么火旺。 大肚子蝈蝈儿累了, 躺在一片枯草叶上,......
二、儿童诗1.儿童诗的概念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反映儿童情趣和心声,适合于儿童听赏诵读的诗歌。儿童诗的历史在我国并不太长。“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促使自由诗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