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管理故事”。
故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岑溪市第五中学谭德清
[摘要]:
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达 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可以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可以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用故事弘扬高尚情操塑造人。
[关键词]:故事 ;想象力;创造力;高尚情操;学会做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讲党纪国法、讲校规校纪、讲学习、讲做人的道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遵纪守法的时代新人。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孜孜不倦地钻研功课,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诸如此类,教师若苦口婆心把课本知识、条文法规等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置若罔闻。如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诠释“枯燥”的条文法规和各种大道理,让它们鲜活起来,效果会更佳。我认为,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故事寓意深刻,思想深遂,又富于趣味性,在教育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新的教学理念,还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到学生到思想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任何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行动和不同的结果,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一只兔子被猎人打伤了脚,猎人命猎狗把兔子捉回。猎狗出去追赶,兔子拼命逃跑。一转眼兔子便逃得无影无踪,猎狗空手而归。猎人责之,猎狗辩解:“我已经尽力了,没追上,我也没办法呀!”兔子回到窝中,其它兔子大为惊讶,“那猎狗可是出了名的凶狠,你拖着受伤的脚居然还能逃脱它的魔爪,你是怎样做到的?”兔子说:“对狗而言,它是执行主人的命令,尽力就行了,达不到的目的,顶多回去挨一顿骂。而我是为了逃命,必须全力以赴,达不到目的,我命休矣!”很明显,目的不同,付出的努力和结果大相径庭。做事要明确方向,学生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存本领及做人的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成为社会的负担,更不能成为社会的渣滓。
若来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父母、长辈、邻居,免遭他们的责怪、嘲笑,来学校是因为学校里有伙伴玩,日子过得轻松,寻得开心,学习的动力肯定不会大。某次考试成绩好了得到赞扬,家里给的零花钱会多一点,心里高兴一阵;考得很不好了,回去最多挨骂,就辩解:“我笨,我已经尽力了,你们还想我怎么样?
我又不违反学校纪律。”父母拿他没办法,他们在校就得过且过。在课堂上认为有趣的就听听,与老师对对白,出些难题考考老师;没趣的,就与同学聊天,或者搞小动作或者打瞌睡等。作业喜欢写就写,不喜欢写就不写。混过三年,然后加入打工大军的行列,自己去养活自己。而一些家住山区的,田地很多,他们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父母指望着他们周末、假期回来帮忙干活,这样他们来学校读书既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享受一下学习的乐趣。他们会努力拼搏,想着将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和农民从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勤奋着、不畏艰苦、披荆斩棘,朝着明确的目标奋斗,将来要为建设祖国,报效社会做贡献。
二.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遗传和变异,外因则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了,能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要被淘汰。我们不能选择遗传和变异,不可能要求父母给予我们高大的身材和好高的智商,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形象高大,拥有智慧,变得聪明,更能与社会前进的潮流融于一体,推动社会的发展。如这个故事中主人翁的命运令人牵肠挂肚,发人深省。在某草原,狼甲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狼乙则每天气喘吁吁地练跑步。甲问乙:“为什么你总是没完没了拼命地跑呢,有人追赶你吗?”“没有,听说狮子要来了。”狼甲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好怕的呢?”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变得极快,狼甲不易捕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狼乙则生存下来。狼的不同命运就成了学生的省世警钟,在想懈怠时提醒自己,要在充满竟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永不懈怠。我们人类虽然不会像狼甲这样被饿死,但在同样是竟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一个没有知识时时安于能不挨饿就行这种现状的人,其实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父母养着他时,不努力学习,天天讲究如何才能有开心的享受。等到知道缺少知识和技能难在社会立足,生活不轻松,必须付出比别人双倍甚至几倍的力气才能养家时,就后悔当初自己不努力,但太迟了。我们让学生明白必须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与生存技能,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并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三.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
人们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要通过发挥想象力,把知识综合起来,使之升华出某种创造发明并把它变成现实。把课本的转基因作物和饲养动物及转基因食品和药品的知识与学生交流后,讲这个故事:贝尔,电话的发明人,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任务电报机,一个偶然故事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的电报机的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
间。贝尔的思路豁然开朗,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在想象力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耐心实验,终于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才有现在这么方便快捷的通话方式。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种电话。
此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书上讲,番茄、马铃薯的亲缘关系很近,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它们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让马铃薯的苗上面结番茄果实,地下长马铃薯。”
“好啊!” 学生一片欢呼。
“老师,那我们把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只给猪喂水,把猪拉到阳光下,猪就进行光合作用而长大。这样猪不但不跟我们抢粮食了,我们还有猪肉吃。”一学生说。
“还是把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藏羚羊身上,我们直接利用水、无机盐、阳光就可以得到比金子还贵的羊绒了。”另一学生说。
“哈哈”学生笑成一片。
“老师,我们干脆把人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猪的心脏、肾脏等器官就可以移植到有需要的人的身上,这样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就不用为没有器官供应发愁了。”学生异想天开的热烈地讨论着。
“等等,这些想法我们的先人已在三四十年前想到,目前我们的转基因技术还没达到同学们所说的水平。”我截住他们说。
“那什么时候就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学生问。
“不知道。也许我等不到这样的美好时刻。”我说。
“我们会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有学生说。
“非常好,不过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我回答道。
“我们会为这些努力拼搏的!”
“老师,你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学生情绪高昂回应。
“那我先替我们这一辈人及将来的受益者谢谢你们了!”我高兴地说。“不客气!”学生又笑成一片。
每一届都有一群这样的学生,他们很用功学习,不懂就问,现在有的在重点高中学习,有的还在初
三、初二,他们都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着、奋斗着。
四.用故事弘扬的高尚情操塑造人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许多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在给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本校特点具体化、制定一系列校规校纪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如乱扔垃圾乱吐痰情形,采取谁扔谁吐谁清理的措施,这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给学生讲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将能形象生动地教育学生讲卫生、讲文明,认识文明礼貌表现的程度也能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如:194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六万人参加的会场经过几个小时后竟然没有一张废纸,其文明程度令人惊讶,令人肃然起敬。世界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此事,都表示惊叹:“可敬可畏的日本大和民族”。相比之下,我们2010年12月18日在市体育场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参加的不过是几千人。晚会结束后,宣传资料、入场劵、荧光棒、饮料瓶、食品袋、报纸、纸箱、绳子、气球等等扔满场地及道路,一百多人清洁了半天,装了满满一卡车垃圾。这样的故事对比,不仅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憾,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深刻地教育学生分清美丑,形成讲文明讲礼貌光荣、不文明不讲礼貌可耻的良好氛围,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推动作用。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起到鼓励、激励、影响人的作用,让一个人知道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学生常说:“我们喜欢生物课,因为上课时老师总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教给我们知识和如何做人。”没错,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常插入故事或把课本内容故事化,不仅调节、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学会做人。
联系电话:***
邮编:543200 e-mail:tandeqingtan@163.com
语音技巧在讲故事中的使用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时教学,让学生学会在讲故事中运用音量调节、语气、音色、重音、节奏变化等技能,增强口语表达效果,做到表达清晰、流畅, 富有感染力。......
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实践表明,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一、信任激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案例一、班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年我接手的五年级(4)班,共有学生63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6人,全班学生的年龄均在11—12岁之间,多来自连州镇慧光路......
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摘 要: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微博、微信等信息管理手段出现。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重要的日常管理......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旅游管理教育中的运用摘要:当前,多媒体技术手段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已经得到普及,其出色的教学效果也是公认的。然而,在实施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