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博士研究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博士研究生个人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 学科博士点和研究方向简介
一、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和旅游管理四个二级学科。
(一)企业管理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郝云宏教授、项国鹏教授、孙元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社会责任;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成长和浙商战略转型;企业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社交媒体;互联网与管理变革。
2.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金杨华教授、肖余春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情景下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创业管理研究。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创业与企业家理论;基于社会交换的员工关系管理及组织公正;商业环境中的组织伦理决策及影响因素;团队行为及知识管理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营销与商务管理:博士生导师为范钧教授、易开刚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服务和制造企业的营销理论、商务管理及营销与商务模式创新。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服务营销与服务创新、基于社会责任的营销创新、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大数据的营销转型、顾客参与和知识管理、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行为、中小企业营销与管理等。
4.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博士生导师为琚春华教授、肖亮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技术经济及管理
本二级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服务创新及政策、知识创新与管理)是以技术管理或创新管理为基础设置的,并沿着服务业应用和知识资源观理论两个方向展开。
1.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指导教师为盛亚教授、俞荣建教授。本方向研究既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又涉及产业和宏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以及基于技术创新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命题。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通过规范的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战略和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两块:一是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技术创新管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社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二是基于全球价值链乃至全球创新链治理的中国制造企业升级等。
2.服务创新及政策:指导教师为李靖华教授。本方向研究服务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活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以及促进企业服务创新及其扩散的地区和产业政策。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侧重案例研究、比较研究、演化研究。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企业研发组织、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制造服务化转型、服务创新政策等。涉及的行业大类主要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研究主要结合浙江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的实际背景,提炼企业前沿实践并进行理论探索。
3.知识创新与管理:指导教师为胡峰教授。本研究方向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研究中国企业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创新和管理,借助“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突破现有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局限及方法论局限,有机整合知识创新、管理理论与知识产权理论,从多层面、多学科、多情景的视角对主流知识创新和管理理论进行原发性、突破性的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在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三)会计学
本博士点设在财务与会计学院。
本博士点目前有博导3人,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有博士(后)学位的教师35人。现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4名,财政部青年领军人才2名,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2名。
近三年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学家》、《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多部;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一些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本博士点是学校百年历史演进中最老的学科之一,依托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会计学,全国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专业等学科平台。
本博士点设在财务与会计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指导教师为许永斌教授。本研究方向以中国资本市场为背景,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现代公司的财务与会计问题。包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理论等。目前主要研究家族上市公司代际传承、控制权配置等方面的财务与会计问题。
2.资本市场与行为财务:指导教师为朱朝晖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从行为科学视角研究资本市场的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包括:财务管理与行为财务;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情绪等。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行为者有限理性的企业决策。
3.业绩评价与管理审计。指导老师为黄溶冰教授。本研究方向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研究经济活动中受托管理责任履行的审计控制与绩效评价问题。包括:现代审计理论;审计评价方法;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等。目前主要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会计、审计问题。
(四)旅游管理 本博士点设在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在《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Social Science Research》、《管理世界》、《经济地理》、《地理科学》、《农业经济问题》、《旅游管理》、《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6部,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社科基金等23项,地方委托项目100余项。
本博士点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浙江省人文社科基地、省部共建现代旅游实验基地等学科平台,形成了十分鲜明的特色与独特的优势。主要方向:
1.旅游经济与管理:方向带头人为郭鲁芳教授,主要从事休闲经济与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经济学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地理》、《旅游学刊》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对休闲经济发展有深入、系统地研究,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方向以现代旅游经济与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20余年旅游研究的丰富成果和深厚积累,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致力于休闲经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计管理以及饭店管理的研究。该方向主持完成了省部级课题10项,对促进旅游经济的集群化、融合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旅游开发管理与信息技术:方向带头人为程乾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管理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在教育部人文规划课题《基于游客感知的主题公园品牌转换行为研究—基于长三角实证》,浙江省哲学和杭州市哲学等课题资助下,已在国际顶级旅游管理学术期刊《Tourism management》(SSCI, IF2.6),《Current Iues in Tourism》(SSCI0.8)及《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和《自然资源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该方向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致力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智慧旅游建设及旅游目的地发展机理的研究。
3.旅游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带头人为易开刚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旅游转型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13年入选151人才导师。已主持10余项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和多项有关产业转型、服务业规划、营销策划、管理提升等横向课题,出版《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模式与对策研究》等著作3部,在《管理世界》、《学术月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四个二级学科。
(一)产业经济学:本博士点设在经济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产业组织与行为决策理论:指导教师为何大安教授。本方向主要侧重于以制度和组织为分析主体,力图解析制度和组织行为决策的理性基础;同时,也将这些理论研究基础拓展到政府产业规制、投资决策和商贸流通等应用性领域上。本研究方向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出版专著多本,并多次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指导老师为陈宇峰教授和赵连阁教授。本方向主要运用博弈论、契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等新产业组织理论,重点探讨现实产业发展过程的各种组织、行为以及现实政策等理论与应用问题。本研究方向已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Social Science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ue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SCI、E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或全文转载,同时已出版专著多本,并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行为产业组织理论与实验: 指导老师为许彬教授。本方向主要运用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方法,从现实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角度,而不是从一般理性假定前提角度,对产业组织的行为进行分析,侧重点在于有限理性及不确定条件下的产业组织决策。本研究方向已经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2篇文章,并在其他SSCI或SCI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省社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
(二)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统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等),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本博士点设在经济学院,下设一个研究方向:
1.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为毛丰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1)城市经济理论与城市问题研究。本领域通过运用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理论,解决城市产业和人力资本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提升城市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2)房地产经济与住房政策。本领域主要研究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和提供住房保障的基本规则。本研究方向注重多学科交叉性和现实问题的针对性。
(三)国际贸易学:是浙江省设置最早的学科之一,是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依托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经30余年持续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团队优势。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或教学的能力,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力争做出有一定独特见解的科研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博士点设在经济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为孙敬水教授。本研究方向运用国际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侧重于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政策与策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及微观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机制,探讨外贸体制与制度创新。注重理论探索,强调交叉学科的渗透应用。
2.国际金融与投资:指导教师为马淑琴教授。本研究方向运用国际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侧重研究在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资本运作原理,力图解析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体系和运作模式,深入探讨中国金融、贸易与投资的运作机制与策略。注重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
3.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及经贸合作:指导教师为刘*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机制、合作模式等问题。本研究方向还注重对制度机制的设计、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贸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四)金融学:本博士点设在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具有商科特色的骨干学院,金融学专业是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学院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金融学院拥有独立的金融资料室和设施一流的实验室,金融实验分中心获得3项中央和省财政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资助,总投资600余万元,可获取全球金融即时信息,20余门课程实现软件支持的工程化教学。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10余项,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近3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承担并且完成了大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学会委托的横向课题,得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好评。科研项目经费累积到款达800多万,已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金融学博士点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独立进行金融学领域创新性研究,致力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金融学博士毕业生择业面较宽,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高等院校等众多用人单位,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本博士点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区域金融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为钱水土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将区域经济理论与金融理论相结合,拓展中观层次的区域经济金融理论,在区域经济和金融互动基础上提炼出金融对经济的多维度影响机理;二是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角度研究区域金融特性差异与经济表现的关联效果,如区域金融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区域金融与技术创新、区域金融与产业升级、非正规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等;三是融合区域经济学和发展金融学解释针对地区特点制定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公司金融:指导教师为程大涛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公司融资结构研究,关注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面对多种融资渠道和日益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如何选择企业的融资结构,如何提升企业价值;二是公司融资决策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企业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金融风险管理:指导教师为柯孔林教授、王永巧教授。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金融风险测度研究,包括信用风险度量、市场风险度量、操作风险度量、系统性风险度量、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等方面研究;二是金融监管新模式研究,包括“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下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结合、互联网金融监管、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等方面研究。
(五)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数量经济学使经济现象从定性分析,进入到定量研究的时代。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最早招收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数量经济学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多名海外博士,具有国际化的研究团队。
本博士点设在统计学院,下设一个研究方向:
量化经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指导教师为许冰教授,授经济学学位。经济决策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网络时代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本研究方向主要探索大数据的识别路径和管理创新,服务于经济系统的量化决策支持和监管设计。非参数计量方法和应用研究是本方向的特色。
三、统计学(一级学科)
统计学科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教学团队、省重点专业、省优势专业和省教学团队等一系列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以及省重点学科、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省一流建设学科(A类)等一系列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科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拥有博士学位3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3人,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近40%,形成了以中青年博士学位教师为骨干的学术团队。成员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为原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3人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人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统计学科还拥有校内统计学目录外二级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9人。
统计学博士点设立于2003年,2011年获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12年获批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本一级学科博士点设在统计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一)经济统计学(授经济学学位):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展示、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的学科。其中,经济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的理论方法,它们直接关系到数据的产生与质量,是经济统计学的基础和核心之一;数据整理和展示方法属于描述统计方法,是经济统计学最基础的分析方法;经济数据分析方法是经济统计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综合评价等;经济数据的解释方法则更多地从准确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展开,体现了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属性。因此,经济统计学立足于统计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着眼于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是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方法论学科。本研究方向下再细分为政府统计与数据质量评估、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与应用、经济增长统计测度与空间统计分析三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李金昌教授、徐蔼婷教授和程开明教授等。
1.政府统计与数据质量评估方向:重点关注统计调查和统计推断、政府统计和数据挖掘、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与应用方向:重点关注R&D资本化核算、FISIM核算、无形资产价值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方面研究。
3.经济增长统计测度与空间统计分析方向:重点关注经济发展测度、空间统计方法与应用、城市化测度及其效应、区域均衡增长测度等方面研究。
(二)应用统计学(授经济学学位):是将一般统计理论知识与具体社会经济实务相结合,研究如何进行相应领域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解释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融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重要工具的交叉学科体系。
本研究方向下再细分为统计评价与决策、商务与科技统计两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苏为华教授和陈钰芬教授等。
1.统计评价与决策方向:重点研究统计综合评价方法与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经济效益、民生发展、管理绩效等领域的统计监测和评价。
2.商务与科技统计方向:重点研究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发展的统计测量、企业创新行为调查及统计、R&D资本存量测算、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等。
(三)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授经济学学位):是适应国家经济管理和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金融信息、金融分析与政策咨询于一体,以货币信贷及金融运行的各种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金融与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托,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判断、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的发展情况,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方向下再细分为金融统计分析与风险管理、保险精算两个研究方向,授经济学学位,指导教师为江涛教授等。
1.金融统计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重点研究反映区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类指标,并纳入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审慎指标,全面设计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统计模型、金融工程与金融量化技术,提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诊断的预警体系。
2.保险精算方向: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精算风险模型进行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并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角度,运用金融工程和保险精算前沿技术,对巨灾风险的风险管理与转移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等进行系列研究。
(四)数理统计学(授理学学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研究如何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随机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考虑的问题作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一门学科。它是统计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统计建模和模型的统计推断方法,内容包括:抽样调查,试验设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多元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Bayes统计,统计计算,统计模拟等。
本研究方向下再细分为随机过程与风险管理方法、金融时间序列与风险管理方法、可靠性与质量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授理学学位,指导教师为陈振龙教授、蔡光辉教授和王炳兴教授等。
1.随机过程与风险管理方法方向:重点研究随机过程、随机分析和随机分形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应用概率在风险模型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应用,随机分形在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结构中的应用。研究风险管理中的破产概率、大偏差、重尾分布、再保险,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本质,针对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研发和风险度量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的统计特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模型的统计推断和风险评估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2.金融时间序列与风险管理方法方向:重点研究金融时间序列的理论与方法,强调金融时间序列在风险模型和风险管理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风险管理中的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针对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研发和风险度量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的统计特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模型的统计推断和风险评估等。
3.可靠性与质量管理方向:重点研究可靠性统计和控制图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可靠性模型及在各种数据结构下的统计推断方法。质量管理主要研究现代控制图的设计方法、控制图的性质等。
四、食品科学
本博士点设在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中一个以大商科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工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浙江省12.5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13.5一流建设学科(A类),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院分别与美国蒙内尔感官化学中心、英国利兹大学及新西兰梅西大学联合成立了“食品感官联合实验室”、“食品口腔加工联合实验室”和“食品消化与营养联合实验室”;同时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浙江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平台水产品加工等科研平台。拥有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生鲜食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浙江省食品学会等挂靠本院。
学院通过多年的人才引进与强化培养,已建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食品科学教学与科研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 50人,教授级职称30人,副教授级职称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65人,1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51人。学院聘请朱蓓薇院士为我院双聘院士、聘请英国利兹大学食品学院院长Mike Morgan教授、新西兰梅西大学食品学院院长Profeor Harjinder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同时聘有3名外籍教授,7名海外博士后研究员,同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及品牌企业技术总监等为兼职特聘教授。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24000余平方米,拥有各类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设备总价值达1.3亿元。
学院多年来致力于科研文化建设,强化科研氛围,科学研究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近三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200多项,项目经费高达4600万元,年到款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以上。近五年来获得了2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年均发表学术论文近25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年均100余篇。
食品科学博士点设五个研究方向:
1.食品质量与安全:指导教师为朱蓓薇院士、邓少平教授、韩剑众教授、饶平凡教授、陈建设教授、张虹教授、陈忠秀教授和王彦波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围绕食物在消化道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系统研究食品口腔加工、消化道味觉受体表达及其对营养素吸收影响、消化道氧自由基的传递通路、食物超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十二指肠脂肪乳化及消化机制、基于人工胃肠模型的消化吸收等;研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产品设计及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食品与肠道微生物、粘膜免疫及脑肠肽分泌之间的关系以及食品营养的生物学机制。
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多项,如“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于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食品感官科学》获得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
2.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指导教师为郑小林教授、孟岳成教授、王向阳教授和黄建颖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农(畜)产品保鲜原理和技术——研究农产品产前、产后的生物学问题及其保鲜原理和技术。(2)食品高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生物技术、超高压等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3)食品产业安全技术——研究各类食品的贮藏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控制,从各种食品(尤其是农产品、水产品等)的原料、加工、贮运到消费过程中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本方向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子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部分研究位于国内本领域的前列,获得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如“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
3.水产品加工:指导教师为朱蓓薇院士、戴志远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1)水产品加工与贮藏;(2)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3)水产品营养和功能食品。重点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本方向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海洋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攻关和重点科研项目等多项;先后获得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如“超市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获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
本方向拥有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杭州)、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水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创新团队及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已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具有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既能开展水产品加工应用基础研究,又能进行中试与工程化开发的现代水产品加工研发平台。
4.食品化学与功能因子:指导教师为熊春华教授、周涛教授和王奎武教授。本方向研究领域:食品功能性因子分离制备和食品功能性因子功能评价。主要针对浙江特色农副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采用现代高新分离技术结合传统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制备,并评价从农副产品中分离获得的化学成分的抗癌、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为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向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多项,省部级奖多项,如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逆流色谱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6年获国际逆流色谱协会首次颁发的最高奖(Edward Chou Award)。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
5.食品生物技术:指导教师为顾青研究员、梁新乐教授和于平教授。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基因工程、发酵技术、生物转化和催化技术等研究,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开拓食品新资源。
本方向在发酵食品与微生物特性、安全食品添加剂生物制造、微生物菌种资源、微生物活性及功能因子等方面的研究有长期积累。近年主持和完成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多项,在Food Chem., PloS ONE, AMB等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SCI论文。
浙商银行简介 “浙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第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称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称为“CHINA ZHESHANG BANK CO., LTD.”,英文简称“CZ......
公 司介 绍政企事业部 大客户部一、成都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成都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成都鹏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工益冶金股份有限公......
嘎哦丽泰 哈萨克族民歌 Ga?ritae Folk Song of Khazak 钢琴伴奏 / 陈 希(半导体所) 嘎哦丽泰Ga?ritae 落日绚丽的草原黄昏,一位小伙子来找心上人嘎哦丽泰,却没料帐篷已不在人也......
博士研究计划书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士研究计划书,供大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博士研究计划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