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简述课外作业设计”。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述和规定,但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说明,所以本课题组在学生课外作业设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人主要负责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作业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各知识点、重难点和有关技能的训练相对零散;作业顺序的安排和分量的多少缺乏科学性;整体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应试色彩浓。
2、机械重复作业多,缺乏思维参与。
3、学生的作业量过重,作业没有情趣。
4、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较多,应用实践题少。
5、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动手操作作业更少。
7、作业现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
8、作业评价单调,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
二、分析语文课外作业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教师自身观念的落后与能力的局限
传统的作业观念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过程,重份量而轻质量,教师身心压力大,认为作业只是一种训练手段,缺乏勇于创新的意识;教师对教材和课程大纲的理解不够透彻,总认为专家型的作业比较有权威,自己没有信心去编制新作业
2、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巧设计。
教师独自一人承担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面临着来自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没时间去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
3、“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通常教师安排作业训练,大多是冲着考试进行设计的,有的题型纯粹是考试试题的翻版。社会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尺度依赖于学生成绩的高低,以致教师只能为了考试而设计练习题,不能充分认识到作业的作用在于授人以“渔”,只把它作为应付考试的唯一手段。
4、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到了高年级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教师无法准确地把握。教师如果花心思设计了大量开放性、操作性作业,有的学生会主动去完成,有的学生则因为时间紧迫草率了事,也有的学生根本认为做不做这种作业无所谓,使教师无法去量化检查。
三、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1、更新作业观念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改变观念,不将作业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是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2、以“兴趣”为核心设计语文作业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
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可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既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学了修改病句,可以设计趣味游戏题,让学生成为“小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等。
3、语文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
①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再留,同类作业不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不留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②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但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往往会有学生知难而进,更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去跳一跳,尝试着能摘到桃子。
4、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综合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语文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
文,既要注意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
①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毕竟有限。书刊、影视、展览、旅行等等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的资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巩固、应用了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②语文学习同生活的融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如每天目睹身边发生的小事,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利用网络等现代视听手段拓宽学习的渠道;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并进行对比分析。
这些作业为学生创设了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的条件,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培养了观察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5、语文作业形式的设计体现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①演说交际类作业
它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半截蜡烛》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可以在口语交际课后,将学到的知
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说一说,学习与人交往。可以布置散文、诗歌等佳作的欣赏吟诵。这类作业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言谈举止、表达水平等得到锻炼。
②读写积累类作业
它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名段,写读书笔记。课文的续写,精彩片段的仿写等;也可以是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如让学生看看电视、听听新闻,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这样的作业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使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欣赏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也为更好地进行写作打下了基础。
③搜集创编作业
它可以是上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可以是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等,对于这样的练习,就连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也会很乐意去做,既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获得成功感的欲望。
④考察探究类作业
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观察访谈,调查访问。如布置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就家乡河流的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组织考察、研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应该能够完成。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研究优化作业评价的方法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这一个个优、一颗颗五角星、一处处“好”、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加喜欢做作业。
2、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题目,在题目旁边,根据特点写上“好”、“肯动脑筋”、“你很聪明”“你真棒”等评语,肯定他们成绩,鼓励继续努力。
3、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下一阶段,我们将研究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巧妙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时训练的重点,而科学设计英语作业又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我认为,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应少布......
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会仪小学:万勇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
趣味性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案例西安市育才中学 马凤琴英语课外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论文(共14篇)由网友“路过后迷路中”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课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论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篇1:课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议论文“功夫在课外”,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对于小学生,却更多依赖于老师的督促和培养。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主性出发,无论是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