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竹山县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深化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提高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按照“十有县”(即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的标准,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有组织:县政府成以县长佘立拄,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矿管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联络员。
(二)有经费:县财政部门负责协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专门预算资金,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稳定的经费渠道。
(三)有规划:县矿管部门负责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同时,在县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拟定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有预案:全县目前重点防治点有12处,稳定性差7处,稳定性较差5处,危害级别均为较大级。该12处分别是南迳镇热水村奇塘崩塌点、南迳镇马古塘村兴隆斜坡点、陂头镇星光村柳树坑滑坡点、陂头镇太和村老屋场滑坡点、社迳乡炉迳村罗地斜坡点、龙下乡河田村老屋滑坡点、社迳乡塔下村下屋仔滑坡点、龙下乡龙下村社官墩斜坡点、龙下乡上湖村岭下斜坡点、城厢镇黄埠村黄坑组地面塌陷点、金龙镇东风村社丘组斜坡点。对以上12个重点隐患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险情发生时受威胁群众的撤离信号、路线和安置场所。
(五)有制度: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和应急调查制度、灾情速报和月报制度,并形成专门的规范性文件。每年县、乡、村三级均要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
(六)有宣传: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有关单位要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要进村入户宣传,让广大的乡村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和中小学师生懂得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年常规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针对群众和中小学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七)有预报:县矿管、气象和广电部门负责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预警预报信息应在全南电视台及时播出,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
(八)有监测:组建县、乡、村三级监测机构。县政府组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各乡(镇、场、集团、公司)组建地质灾害监测站,村(居)委会组建村(居)委会地质灾害监测组,对已发现和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明确监测员和行政责任人,做到有完整的监测记录,并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机构组织构成及职责:
1、地质灾害监测中心。由县矿管局负责组建,分管副局长任主任,地环股长任副主任,相关技术、行政人员为组员,办公地点设于县矿管局地环股。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协调、指导和信息管理;指导、督查监测站工作;处理、分析、综合各监测站(组)上报的灾情信息,及时上报全县各灾害点的受灾情况和灾情报告,为县政府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县防汛指挥部和县气象局紧密配合,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发布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先进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
2、地质灾害监测站。由各乡(镇、场、集团、公司)负责组建,分管领导为站长,党政办主任为副站长,相关基层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地点设于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党政办。负责加强对村(居)委会地质灾害监测组人员的培训教育,及本辖区各灾害隐患点(包括新发生的点)必备的基础资料建档与保管工作;加强指导、督查监测组的巡查监测工作;按规定格式及时、准确地向监测中心报送地质灾害点的最新灾情信息。抓好各项防灾预案的修订与贯彻落实;负责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按时完成监测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3、村(居)委会地质灾害监测组。由各乡(镇)政府统一安排,行政村(居)委会负责组建,村支书或村主任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办公地点设于村部。负责加强对当地村民地质灾害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及本村(居)委会地质灾害的全面巡查工作;在监测站指导下,及时对各灾害点必备的基础资料进行建档;做好本村(居)委会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向监测站报送监测结果;自觉完成监测站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有手段: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县矿管部门负责协调安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监测仪器。
(十)有警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有关单位要划定危险区、设制警示牌、张贴宣传画。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是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有关单位要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重要工作,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加强指导,确保成效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县矿管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的指导;各乡(镇、场、集团、公司)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方案,明确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三)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各乡(镇、场、集团、公司)和县矿管部门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的力度和广度,使乡(镇)和村(居)干部群众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力争做到人人了解掌握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等,为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水平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闽清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深化我县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保......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五条线”、“五到位”十有县: (一)有组织:成立了以分管县(区、市)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有专门......
**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建设情况汇报**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全县面积11613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国土面积第一大县,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
第三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共471个)河北省(15个):石家庄市元氏县、保定市曲阳县、满城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山海关区,唐山市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张家口市怀安县、万......
**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建设情况汇报**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全县面积11613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国土面积第一大县,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