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国的十点警告_邓小平对中国的影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3:36: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邓小平对中国的十点警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邓小平对中国的影响”。

邓小平对中国的十点警告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p161-162)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p364)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教训,防止错误倾向,1987p226-229)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p123)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p138-140)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P110-112)

警告四: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p370-383)

警告五: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p63-66)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P77-78)

警告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基他方面也有表现。(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P43)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p p145)

警告七: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会负历史责任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会负历史责任。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P120-122)

警告八:中国要出问题,还出在共产党内部

——中要国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p370-383

警告九: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也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P160)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P164)

——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P202)

警告十: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1986P176-180)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P1987P237-243)

论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论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贡献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树立了一个丰碑。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叫邓小平。他是这样一位被我们念念不忘谨记在......

邓小平改变中国 读后感

《邓小平改变中国》读后感春光无限,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更不能忘记改变所有中国人命运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近读了一本《 邓小平改变中国》一书,......

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十点建议

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十点建议刘义忠中小学德育,关系到我国教育方针的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后继有人,全面小康社会愿望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

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十点建议

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十点建议教育是一门最为深奥的艺术,要想把教育的艺术演绎出来,需要班主任具有超强的驾驭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明白什么事情不能做,更要清楚什么事情应该......

对大一新生的十点建议

对大一新生的十点建议1.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同学搞好关系,至于学习成绩之类的全是浮云。2.最好在大一,大二时将计算机和英语四级通过,因为大学前两年一般是基础课不重要,到......

下载邓小平对中国的十点警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邓小平对中国的十点警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