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第1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
九 爱护眼睛
----复式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简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 想,怎样设计调查表?
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 调查。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
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谈话:你打算怎样整理数据?(统计表,统计图)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尝试比较,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调查表中饿数据太乱,不便于直接比较,从而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独立思考,探索方法。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咱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师生共同整理填写统计表)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谈话:刚才我们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
谈话: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
谈话:刚才大家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较?为什么?
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方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比较评价,优化方法。有利于学生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自主地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巩固看图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会吗?知道小学生运动会有哪些项目吗?(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运动会一般有:短跑、跳高、跳远、铅球和中长跑等项目)如果老师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赛中哪些项目占优势,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1)独立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2)班内交流。
2、课本第129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上练习题组织统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巩固调查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设计调查表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教学准备:学习纸、简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板书:统计图 师:学过统计图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学会回答,能讲多少是多少)老师这里有几个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单式条形统计图。师:这就是条形统计图。它表示的是我们实验小学5名学生的身高情况。看一下,谁最高?谁最矮?看来,要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是比较方便的。
2、单式折线统计图。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它表示的是张强在10-14岁时的身高变化情况。看一下,10岁时他身高多少,15岁呢?他从几岁到几岁身高增长最快?看来,折线统计图也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3、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认识这个统计图吗?(估计学生应该说不出来,所以引导练习。如果说出名称,则直接肯定)我们来分析一下。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读图练习。
1、中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最少?是多少?
2、美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最多?是多少?
3、中国和美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是在哪一届奥运会?相差了多少?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中实际上表示了两组不同的信息,像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实际上统计图的种类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图。
二、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先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我们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段时间在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其中有两个小朋友已经比了一个星期了。老师把他们的成绩画成了两张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两个折线统计图)读图:以第一张统计图为例。
1、反映了谁的成绩?
2、说说横轴、纵轴的意思。
3、说说55表示星期几的成绩?
完成之后提出问题:请你判断一下,经过这5天的比赛,张明和王星到底谁获得了胜利?(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重点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请你比较一下,在这5天的比赛中,张明哪几天获得了胜利?
2、请你比较一下,在这5天的比赛中,星期几他们的成绩相差最大?
根据学生分析,肯定张明获得胜利。然后质疑:如果他们俩在下个星期再比5天,你觉得谁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在学生预测张明获胜可能性大之后,教师质疑:现在明明是张明获得了胜利,为什么下个星期王星获胜的可能性反而大呢?从图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在这个问题中重点分析两人的进步趋势。
在这些都已经分析好了之后教师质疑:你们通过比较这两条折线,发现了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然后进行了预测。可是现在这两条折线在两张统计图上,我看你们刚才左看右看感觉好像很不方便是吗?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两张折线统计图给他处理一下,使我们能更加方便的比较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 预计学生应该能提到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统计图。师:你们的意思就是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人的成绩,而不是在两张统计图上表示,是吗?
三、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分析
1、学生独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反馈
(1)没数据的。
师:你觉得他这样画有没有问题?
(2)用同一种颜色画且不注明姓名的。师:这张还有什么不足吗?
(3)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线多种方法,先反馈写名字的,发现交叉后难以区分。(4)反馈用不同颜色画的。
展示用两种颜色画的,如果没有,根据学生提出来的意见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教师给予肯定:确实,像这样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个人的成绩,两条折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然后再质疑:现在还有没有问题?(解决图例问题)
师:确实,用不同颜色表示时,我们还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图例(板书:图例)进行说明。(教师补充获展示学生画好的)实际上以前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我们已经用过这样的方法了。(5)介绍其它方法。除了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我们有时也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进行区分。老师这里就有一张用实线和虚线区分的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统计图)。
(6)像这样在一张统计图中表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数学上把它叫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补充完整)
3、课件完整演示制作过程。
4、统计图分析
(1)现在你再来看一下,在这5天中,谁的进步趋势更加明显? 师:看来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我们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这样一变化,确实使变化趋势看起来明显了。那我们刚才比较的张明在哪几天获胜、两人差距最大是在什么时候能不知道是不是比起来也方便了呢? 师: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样也可以便于我们比较数量的多少。
5、总结优点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现在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便于比较 在学生进行简单总结之后,教师重点总结:我们以前曾经把两个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组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又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组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便于比较两组数据。
6、配套读图练习 师: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优点。老师这里有张统计图,请你来分析一下。出示并告诉信息: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是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问题:
1、请你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简单分析一下男、女生的身高发展趋势。
2、请你把自己的身高和这张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现在的身高标准吗?你估计再过一年你的身高会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书本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书本P126例2。(1)教师介绍书本要求。(2)学生独立制作。(3)集体反馈。(4)统计图分析。
问题一: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最多分别是在哪一届亚运会上?
问题二:中国和韩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是在哪一届亚运会上?相差最少呢? 问题三:你还能发现什么?
衔接问题: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的课外知识,我们都发现了中国在第11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特别多,这是有原因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介绍11届亚运会举办地:北京。简单认识东道主。
师:其实韩国在其中也举办过一届亚运会,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体会东道主优势。
2、预测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
(1)师: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根据刚才的认识,请你预测一下我们国家在本届奥运会上将会取得多少枚金牌? 学生猜测。
(2)师:这样凭空猜测是不科学的。要想使自己的预测有说服力,我们就要查找这件事的一些资料来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科学的预测。还记得这张统计图吗?(介绍一下今年是第29届奥运会)仔细分析一下,然后再预测。学生给出猜测结果,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分析的。
(3)提问:你觉得这一次中国有没有可能在金牌上超过美国? 这里要分析两国的变化趋势,然后引入统计图变形。(4)把复式条形统计图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对比刚才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现在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五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爱护眼睛——复式统计图》word教案1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二第77-78页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看懂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知道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
7 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复式统计表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04--106页 信息窗2第2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能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并......
复式折线统计图栖霞区靖安中心小学张俊文【教学内容】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十册第74~76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单式折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