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心存善意的人,五官也会变得和谐,气质也会变得清新。来到哥本哈根,知道了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美好。
然后,懂得,对待生活里的一切,都要释然,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淡定。然后,明白,最好的,真的可能永远在前方等着你。活着,真好!
繁華、市井、自然,每一種都到了極致,卻又揉在了一座城市裏,這才是香港最大的魅力。charity,可以幫到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感覺很充實,而且自己覺得自己很崇高,自己會很喜歡自己。
原来,从软弱到刚毅,从胆怯到凶悍,时间和历练,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工具。
读历史、读传记,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人知道人生的一切一切,其实都只是个过程。再美丽的画卷,也有被尘封的一天;再波澜壮阔的景象,也会有落幕的一刻。人唯一能真正永远拥有的财富,其实就只有记忆。
我们都是记忆的收藏者,同时也是自己记忆的制造者。
既然注定要收藏,为何不为自己制造一些精彩的、珍贵的回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觉得,可以分为六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陌生、熟知、信任、欣赏、爱慕、敬仰。
彼此陌生的两个人,连熟知对方都谈不上,自然说不上信任。
彼此信任的两个人,如果缺乏对对方的欣赏,自然也谈不上爱慕。
而爱慕的最高境界,就是敬仰。
这恐怕就是为何中国人通常用“相敬如宾”来形容生活和睦的夫妻的原因吧。
敬仰,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最高境界。
香港理工大学的潘宗光校长,是我最敬仰的人之一。
做为学者,他致力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在1985年和1991年两次提名诺贝尔化学奖;虽然最终未能捧得奖杯归,但是做为一个学者,一个researcher,十年间两次入围诺贝尔,本身就已经是让众人望尘莫及的巨大的成就。
做为教育家,他从1968年起执教香港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了近40年,其中出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至今已经有18年的时间了。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做为香港社会的知名人士,他早在1979年就获得了“十大杰出青年奖”。1985年至1991年9月任港英时代的香港立法局委任议员,后来又加入了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特区政府筹备委员会等。
而最让我钦佩的,在世俗社会里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他却为自己保留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除了从事高端化学研究工作以及担任大学校长的职位,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多年来潜心研修佛学;他以睿智敏锐和客观实证的科学精神,探求和解说佛教义理,推动佛教人间化理念,曾相继推出《心经与生活智慧》、《佛教与人生》和《佛教与企业管理》等佛学著作。
潘教授的这三本书著作发行后,在香港盛大的文化节日“佛教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谓一花独放,四外传香。
第一次接触到潘校长,是他给理工大学的university hall resident做的“佛教与人生”的讲座。
和我见过的绝大多数香港的上流社会的名流所不同是,潘校长不仅气质儒雅,而且为人非常谦和和友善。
一个小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散场后有很多人围着潘校长合影留言,潘校长不仅一一答应,而且和每一位学生合完影,他都会微微地鞠躬、很真诚地跟合影的学生说一句本该学生向他说的“谢谢”。
为了照顾到不同背景的学生,随着学生要求合影时所操的语言的变化,潘校长的这句“谢谢”也不时地从广东话变成普通话,又从普通话变成英语。
但是无论是普通话、广东话还是英国话,每一句“谢谢”都配上了一个轻微的鞠躬,每一句都说得真诚无比。
后来因为一些活动,又陆续有机会和潘校长有过一些接触。
结果是每接触一次,敬仰感就升华一次。
我欣赏很多人,例如王菲,例如窦唯,却很少会有人如潘校长一般让我醍醐灌顶地敬仰到底。
从气质到谈吐,从人生经历到处世哲学,上帝似乎把所有我欣赏的和我想要的quality全部放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佛教强调缘分,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相知相识都是一种缘分;
我却认为,遇到一个可以真正做为自己的楷模的偶像,同样是一种缘分。
他可以具体化你对自己的期望,让你看清楚自己想走的路,明白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把握好自己想要的人生。男人的气质
虽然深知审美是个很主观的东西,但是我却坚持认为,温文尔雅、谦和友善是男性的最佳气质。
最怕那些有一点点小成绩就成天挂在嘴上的男人,肤浅和幼稚应该是属于小孩的,放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尤其是一个成年男人的身上,就带不来一点点“可爱”的效果。
也同样害怕那些不管认识不认识,一屁股坐下来就开始天马行空、唾沫四溅地一通神侃,直到对方脑袋发晕、眼冒金星也没讲出个point来的男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展示自己的才华自然是必要的,但是懂得收敛自己的才华,不让自己的光芒灼伤他人的眼睛,才是真正有实力、真正自信的表现。
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才华,在我看来,是一种大师才能达到的意境。
所以我很欣赏那些拥有不凡的实力但是却态度谦和的男人。
“你打了我一下,的确痛,但是我不想回手;不是我没有这个实力,而是我不想我一巴掌打过来你就死了”,这种处事风格所体现的,不仅是内心的巨大的自信,而且是对他人的包容和关爱。
一个有实力、有自信、有爱心的男人,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出世心,入世事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是有一年我在赛马会综艺馆听潘教授做讲座时听到的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坐在几千人当中,眼泪打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我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掉了眼泪。
讲座的那天上午我在新东方有一节考研班的课,下课后狂奔到火车站,回到香港后刚好赶上讲座。
记得那天香港是个阴天,很阴郁的天气,我的内心却阳光明媚。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突然有一个人用具体的语言,将自己很多年的人生追求描述出来了。
有一种游击队员找到了革命大部队的感觉!
现实社会里,太多人过份看重名利,在名利场上打打杀杀、尔虞我诈,忽略了道德底线,忽略了内心的感受,在物质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积极“入世”的同时,却缺乏一点点“出世”的情怀。
而令一方面,现实的确太过残酷,过于看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感受的人,过于坚守自己的道德保准和内心底线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很容易过于“出世”。
“出世”的人,内心丰富、精神充实,保持着很高的道德底线和精神标准,却逃不出在现实世界里被撞得头破血流的命运。
我最喜欢的两个歌手窦唯和王菲就是最好的例子。
真正懂音乐的人,是绝对不会怀疑窦唯在音乐方面的才华的,也更不会不明白那位著名的乐坛天后为何愿意“屈身”“下嫁”给他,并且爱得那么死去活来。
但是这个男人的最可爱的地方,恰恰也是他最可悲的地方,过于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生活,忽略了现实世界,在“出世”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
所以,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不是落魄卖艺于不知名的小酒吧,就是一怒之下放火烧了报社的汽车。
相比之下,他的那位天后太太,却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所以,没有人可以否认王菲在现实世界里的成功,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但是也没有人敢说王菲是个俗气的女人,因为和大多数娱乐圈的同行相比较,这个一转身就彻底离开娱乐圈的女人,的确有着自己内心坚守的底线。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才能在保护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标准的同时,真正地做出事业。
既要有自己的事业,又要保持着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道德的健全,这才是真正圆满的人生!
听君一席话,的确胜读十年书!软实力VS硬实力
2008年5月27日晚,做为潘教授的铁杆粉丝,我和三千多名社会各界人事一起,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听了潘教授的最新讲座“为学与做人,智慧与修养”。据说,这是潘校长在退休之前最后一次在理大的讲座。
听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软实力和硬实力。
硬实力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技术、经验、资历等一切可以用来谋生的技能。
软实力是指一个人的爱心、胸怀、道德、涵养等。
很喜欢潘教授的一句话,“硬实力+软实力=真正幸福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有很强的硬实力,却缺乏软实力,就很容易丧失道德,为了名和利不折手段地干出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有很强的软实力,却缺乏硬实力,就很容易爱心泛滥的同时,自身都“泥菩萨过河”。
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个很有爱心的人。
四川的地震发生后,和很多人一样,感觉很痛心很痛心。
可是,痛心归痛心,我们能做的,还是很少。
我们不能像邵逸夫一样一掷千金捐款一个亿,虽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愿意为灾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总归不能捐了自己所有的财富,毕竟,我们自己还要继续好好地活着。
所以,只有软实力,却缺乏强大的硬实力,这样的爱心,虽然值得尊敬,但是却是一种小情小调的爱心。
只有自己真正拥有强大的事业同时还心存“大爱”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心存爱心地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或许就是“软实力+硬实力”的最佳诠释吧。
守不住的如花美眷,挡不住的似水流年
什么样的人才会真的幸福?内心足够强大,以至于幸福与否完全不受外人影响的人。
就好像被工作和学习压到透不过气的时候,即使被弄得头昏脑胀、疲惫不堪、两眼直冒金星,也要靠自己把一堆事情一件一件地计划好,然后心平气和地一分钟一分钟地去把这一堆事情做完。即使感觉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也不要有抱怨,更不要轻易地四处诉苦。否则,你还没有真的决定放弃,上司就可能真的决定要把你放弃。要知道,工作就是有这么多的压力,如果还想做出点事情来,就只有自己哄着自己坚持做下去,然后笑呵呵地告诉别人,这么多事情我也一点都不觉得累!
今天辛苦多一天,离自己的理想就又近了一点
听着她云淡风清地说着这些年经历的所有的苦楚,我有生第一次觉得经历就是美的,无论这种经历是幸福的、开心的,还是酸楚的甚至是痛不欲生的。
王菲说的,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世界会因为你的心态而变得美好
潘宗光(1940~)出生于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毕业,1963年获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深造)学位,196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属下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及科学博士学位。此外还是美国加州工业学院博士程度资深研究院、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验师。1968年任教香港大学化学系,1982年晋为教授,1983年任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并任科技委员会主席、复核委员会(电影检查)主席,工业发展委员会委员,香港科技协进会前任会长,岭南学院校董。1979年获“十大杰出青年奖”。1985年至1991年9月任立法局委任议员。非官守太平绅士。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1979年以研究维生素B12的成果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格,并曾在1985年及1991年為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相由心生随笔不论是“苦难岁月”还是“世外桃源”,我始终坚信君子能安于贫而乐于道。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无常经》中的偈语正是表达了这样一层观点:此心安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相由心生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奇门精修廿五课 五行人格奇门遁甲是一种技术,任何人只要对生命、运理、风水、天象感兴趣都可以来学有所获,他是古代劳动人民观察世界、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相面之人,常说一句话,叫“相由心生”。有点意思。据说,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佛教有一句,相由心生。大概说的是,所有世间幻变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感悟“相由心生”四年级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