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下)复习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文学下复习重点”。
199.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
A.《墙头马上》
B.《梧桐雨》
C.《赵氏孤儿》
D.《李逵负荆》 200.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
A.爱情喜剧
B.历史剧
C.神仙道化剧
D.讽刺喜剧 201.元初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的剧作家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白朴 202.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A.《陈抟高卧》
B.《青衫泪》 C.《汉宫秋》
D.《墙头马上》 203.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04.《柳毅传书》的作者是()。
A.高文秀
B.尚仲贤
C.纪君祥
D.李好古 205.《双献功》的作者是()。
A.尚仲贤
B.李好古
C.纪君祥
D.高文秀 206.《李逵负荆》的作者是()。
A.康进之
B.李好古
C.高文秀
D.尚仲贤 207.《西厢记》共有()。
A.一本四折
B.五本二十折
C.四本十六折
D.五本二十一折 208.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是()。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白朴 209.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A. 《单刀会》
B.《窦娥冤》
C.《救风尘》
D.《望江亭》 210.关汉卿的《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均属于()。
A.历史剧
B.爱情风月剧
C.神仙道化剧
D.公案剧 211.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是()。
A.《鲁斋郎》
B.《窦娥冤》
C.《蝴蝶梦》
D.《绯衣梦》 212.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A.乔吉
B.郑光祖
C.钟嗣成D.宫天挺 213.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代表作是()。
A.《倩女离魂》
B.《 梅香》
C.《两世姻缘》
D.《杨州梦》 214.“元曲四大家”是()。
A.郑光祖、王实甫、白朴、钟嗣成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D.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钟嗣成 215.周德清的一部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A.《四声切韵》
B.《中原音韵》
C.《录鬼簿》
D.《太和正音谱》
2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
A.郑光祖
B.周德清
C.乔吉
D.钟嗣成 217.《琵琶记》的作者是()。
A.高明
B.元好问
C.马致远
D.汤显祖 218.《琵琶记》是()。
A.元杂剧
B.诸宫调
C.散曲
D.南戏 219.“南曲之祖”指的是()。
A.《张协状元》
B.《荆钗记》
C.《琵琶记》
D.《拜月亭记》
220.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王和卿 221.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A.《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
B.《中吕·阳春曲》(“题情”其五)C.《越调·天净沙》(秋思)
D.《越调·凭栏人》(寄征衣)222.元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是()。
A.乔吉 张可久
B.张养洁 张可久
C.乔吉 睢景臣
D.张可久 贯云石 223.《小山乐府》的作者是()。
A.乔吉
B.张养浩
C.刘时中
D.张可久 224.元朝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A.虞集
B.赵孟頫
C.姚燧
D.揭傒斯 225.元代后期杰出的少数民族抒情诗人是()。A.虞集
B.刘因
C.萨都剌
D.杨载
226.杨维桢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末极为流行,世称()A.白居易体(白体)
B.诚斋体
C.铁崖体(铁体)D.半山体 227.“元诗四家”中诗歌内容量丰富的是()。
A.虞集
B.揭傒斯
C.杨载
D.范梈
228.杨维桢诗被称为()。
A.乐府体
B.香奁体
C.宫体
D.铁崖体 229.著名诗选、诗话兼诗论《瀛奎律髓》的作者是()。A.严羽
B.司空图
C.方回
D.刘克庄
230.明初,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散文家是()。A.袁宏道
B.张岱
C.刘基
D.宋濂
231.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
A.山水游记
B.人物传记
C.寓言体散文
D.杂文 232.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
A.茶陵诗派
B.前七子
C.台阁体
D.公安派 233.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A.后七子
B.茶陵派
C.前七子
D.公安派 234.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群体是()。A.公安派
B.竟陵派
C.茶陵派
D.后七子 235.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A.唐宋派
B.茶陵派
C.公安派
D.前七子
236.唐宋派中,真正能继承唐宋散文真谛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是(A.茅坤
B.归有光
C.唐顺之
D.王慎中 237.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袁宗道
B.张岱
C.袁宏道
D.归有光 238.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是()。
A.张岱
B.王思任
C.袁宏道
D.陈继儒 239.公安派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
A.袁宗道
B.谭元春
C.袁宏道
D.钟惺 240.竟陵派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
A.幽深孤峭
B.独抒性灵
C.慷慨悲壮
D.清丽婉转
。)
241.受《三国演义》影响,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是()。
A.《英烈传》
B.《西汉通俗演义》
C.《列国志传》
D.《开辟演义》 242.受《水浒传》影响,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是()。
A.《杨家府演义》 B.《隋唐演义》
C.《唐书志传》
D.《岳武穆精忠传》 243.受《西游记》影响,神魔小说申最为出色的著作是()。
A.《西游补》
B.《三遂平妖传》
C.《唐钟馗全传》
D.《封神演义》 244.《封神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A.甄传
B.许仲琳
C.熊大木
D.冯梦龙 245.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A.金圣叹
B.李卓吾
C.冯梦龙
D.胡应麟 246.最能代表金圣叹小说理论的论著是()。A.关于《庄子》的评点
B.关于《西厢记》的评点 C.关于《水浒传》的评点
D.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 247.《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
A.王世贞
B.屠隆
C.冯梦龙
D.兰陵笑笑生 248.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 B.世情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
D.神魔小说
249.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A.《石点头》 B.“三言”
C.“二拍”
D.《西湖二集》 250.凌蒙初影响最大的拟话本小说是()。
A.“二拍”
B.《醉醒石》
C.“三言”
D.《欢喜冤家》 251.拟话本小说出现在()。
A.元末明初
B.明中叶
C.明末
D.明嘉靖年间 252.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A.王世贞
B.李贽
C.李攀龙
D.陈子龙 253.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A.南戏
B.杂剧
C.变文
D.传奇
254.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A.《紫钗记》
B.《牡丹亭还魂记》
C.《南柯梦记》
D.《邯郸梦记》 256.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线索所依据的话本小说是()。A.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B.刘敬叔的《异苑》 C.《杜丽娘记》(或《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D.冯梦龙的《卖油郎独占花魁》 257.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屠隆
B.王骥德
C.沈璟
D.阮大铖 258.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梅鼎祚
B.王骥德
C.沈璟
D.汤显祖 259.“汤、沈”之争的焦点在于()。A.吴江派强调舞台性而临川派强调文学性 B.吴江派强调语言本色而临川派强调骈俪 C.吴江派主张复古而临川派主张革新
D.吴江派主张语言雅化而临川派强调“本色” 260.王士祯提出了()。
A.神韵说
B.肌理说
C.性灵说
D.格调说)。
261.格调说的代表人物是()。
A.王士祯
B.查慎行
C.沈德潜
D.袁枚 262.肌理说的提出者是()。
A.袁枚
B.沈德潜
C.赵执信
D.翁方纲 263.性灵说的代表人物是()。
A.顾炎武
B.袁枚
C.翁方纲
D.王士祯 264.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朱彝尊
B.陈维崧
C.周济
D.张惠言 265.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张惠言
B.纳兰性德
C.朱彝尊
D.陈维崧 266.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厉鹗
B.纳兰性德
C.朱彝尊
D.张惠言
267.除张惠言外,常州词派中影响较大、在词论方面贡献较大的作家是()。A.周济
B.张琦
C.厉鹗
D.董士锡 268.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桐城派
B.阳湖派
C.公安派
D.竟陵派 269.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的作家是()。A.刘大櫆
B.姚鼐
C.方苞
D.梅曾亮 270.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散文派别是()。
A.阳羡派
B.常州派
C.阳湖派
D.竟陵派 271.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陈维崧
B.袁枚
C.胡天游
D.汪中 272.清代影响最大的才学小说是()。
A.张南庄的《何典》
B.李汝珍的《镜花缘》 C.随缘下士编辑的《林兰香》 D.李海观的《岐路灯》 273.俞万春创作的《水浒》续书是()。
A.《水浒后传》 B.《后水浒传》
C.《水浒续》 D.《结水浒传》(荡寇志)274.钱彩编、金丰增订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A.《隋唐演义》 B.《说岳全传》
C.《说唐后传》 D.《说唐全传》(《说唐》)275.《隋唐演义》的作者是()。
A.钱彩
B.俞万春
C.褚人获
D.陈忱
276.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A.《聊斋志异》
B.《官场现形记》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277.《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A.闲斋老人
B.吴敬梓
C.金兆燕
D.吴趼人 278.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
A.《聊斋志异》
B.《虞初新志》
C.《夷坚志》
D.《阅微草堂笔记》 279.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
A.《儒林外史》
B.《三国演义》
C.《西厢记》
D.《红楼梦》 280.《红镂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A.程伟元
B.高鹗
C.王希廉
D.脂观斋
281.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描绘市民参与政治斗争的剧作是()。
A.《十五贯》
B.《一捧雪》
C.《清忠谱》 D.《渔家乐》 282.标志着申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A.李渔
B.洪昇
C.吴伟业
D.李贽
1、北宋中叶的诗*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A)。[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苏洵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B)。[A] 《曲品》 [B]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南词叙录》
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A)。[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
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D)。[A] 林逋 [B] 杨亿 [C] 姜夔 [D] 梅尧臣
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C)。[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 [D] 吴文英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王实甫
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A)。[A] 《汉宫秋》 [B] 《梧桐雨》 [C] 《墙头马上》 [D] 《望江亭》
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A)。[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 [D] 《鲁斋郎》
9、提出“童心说”的是:(B)。[A] 袁枚 [B] 李贽 [C] 袁宏道、[D] 朱彝尊
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D)。[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 [D] 《聊斋志异》、11、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B)。[A] 刘基 [B] 宋濂 [C] 高启 [D] 李贽
12、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C)。[A] 《鸣凤记》 [B] 《宝剑记》 [C] 《浣纱记》 [D] 《红蕖记》
13、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牡丹亭》 [D] 《清忠谱》
1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是:(A)。[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
15、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B)。[A] 《曲品》、[B] 《曲律》、[C] 《南词叙录》 [D] 《闲情偶寄》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A)。[A] 柳永 [B] 李清照 [C] 苏轼 [D] 周邦彦
17、下列属于婉约派词人的是:(A)。[A] 秦观 [B] 苏轼 [C] 辛弃疾 [D] 张元干
18、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C)。
[A] 《倩女离魂》 [B] 《窦娥冤》 [C] 《西厢记》 [D] 《梧桐雨》
19、元杂剧的奠基人是:(A)。[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马致远 [D] 白朴 20、下列作家有“小汉卿”之誉的是:(B)。[A] 康进之 [B] 高文秀 [C] 乔吉 [D] 郑光祖
21、将《水浒传》删改为七十回本的是:(A)。[A] 金圣叹 [B] 李贽 [C] 叶昼 [D] 毛宗岗
22、南宋张炎以“不惟清空,又且骚雅”所评论的词人是:(A)。[A] 姜夔 [B] 吴文英 [C] 陈与义 [D] 刘辰翁
23、“苏州派”的代表人物是:(A)。[A] 李玉 [B] 李渔 [C] 沈璟 [D] 汤显祖
24、其词被称为“易安体”的词人是:(A)。[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苏辙 [D] 秦观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下列哪位作家《游山西村》诗中的名句:(C)。[A] 张元干 [B] 杨万里 [C] 陆游 [D] 刘克庄
26、“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C)。[A] 汤显祖 [B] 李开先 [C] 沈璟 [D] 徐渭
27、被鲁迅评价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的是:(A)。[A] 《儒林外史》、[B] 《聊斋志异》 [C] 《三国演义》、[D] 《镜花缘》
28、清朝论诗主张“格调说”的是:(D)。[A] 袁枚 [B] 翁方纲 [C] 王士祯 [D] 沈德潜
29、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的是:(A)。[A] 汪中 [B] 张岱 [C] 姚鼐 [D] 刘大櫆 30、提出“词别是一家”观点的是:(C)。[A] 辛弃疾 [B] 周邦彦 [C] 李清照 [D] 柳永
31、下列属于后七子的是:(ABC)。[A] 王世贞 [B] 梁有誉 [C] 徐中行 [D] 何景明
32、下列属于“桐城派”的是:(ABC)。[A] 方苞 [B] 刘大櫆 [C] 姚鼐 [D] 归有光
33、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是:(AB)。[A] 《梧桐雨》 [B] 《长生殿》 [C] 《牡丹亭》 [D] 《拜月亭》
3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ABC)。[A] 《宦门子弟错立身》 [B] 《小孙屠》 [C] 《张协状元》 [D] 《赵贞女》
35、被合称为“四大传奇”的有:(ABCD)。[A] 《拜月亭》 [B] 《荆钗记》 [C] 《白兔记》 [D] 《杀狗记》
36、在永乐、弘治前后,诗坛上出现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三杨”指的是:(ABC)。[A] 杨士奇 [B] 杨荣 [C] 杨溥 [D] 杨亿
37、徐渭的《四声猿》包括下列哪些杂剧:(ABCD)。[A] 《渔阳弄》 [B] 《雌木兰》 [C] 《女状元》 [D] 《翠乡梦》
38、“临川四梦”包含下列那几部:(ABD)。
[A] 《邯郸记》 [B] 《南柯记》 [C] 《紫箫记》 [D] 《牡丹亭》
39、属于清初“江左三大家”的是:(AB)。[A] 钱谦益 [B] 吴伟业 [C] 宋琬 [D] 施闰章 40、下列剧作属于“一笠庵四种曲”的是:(ABCD)。[A] 《一捧雪》 [B] 《人兽关》 [C] 《永团圆》 [D] 《占花魁》
41、“中兴四大诗人”包括:(ABCD)。[A] 杨万里 [B] 范成大 [C] 陆游 [D] 尤袤
42、以下属于“辛派词人”的是:(ABCD)。[A] 刘克庄 [B] 刘辰翁 [C] 陈亮 [D] 刘过
43、以下属于关汉卿的作品的是:(ABCD)。[A] 《感天动地窦娥冤》 [B]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C]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D] 《望江亭中秋切会旦》
44、明代“前七子”包括:(ABC)。[A] 李梦阳 [B] 何景明 [C] 康海 [D] 李攀龙
45、唐宋古文,所以被称为“唐宋派”的有:(ABCD)。[A] 王慎中 [B] 唐顺之 [C] 茅坤 [D] 归有光
46、《金瓶梅》题目由三位女性名字合成,他们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47、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4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1、属于说话范围的有四家,一、小说,二、(讲史),三、讲经,四、合生或说诨话。
5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53、“大晟词人”的代表人物是(周邦彦),字美成。
54、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主张“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并提出了著名的“妙悟”说。
55、《(琵琶记)》是高明在元末避乱隐居宁波城东栎社时根据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被誉为“南戏之祖”。
56、(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57、(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故名之。
58、现在认为最早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辑印的59、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的是清代的(王士祯)。6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6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6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3、从康熙晚年到乾隆中叶,在诗坛上发生很大影响的,主要有袁枚的(性灵说)说。
64、“桐城派”一个支流“阳湖派”,以阳湖人张惠言、(恽敬)为代表 65、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峰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66、清中叶炫耀学问小说的代表作是李汝珍所作的《(镜花缘)》。67、清代的张惠言是(常州)词派的创始人。
69、“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贺铸)的《青玉案》。70、《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杜少卿)。71、《老学庵笔记》的作者是(陆游)。
72、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论述题:
1.试论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
答: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方面存在脸谱化、单一化的问题,人物性格单薄,内涵复杂性不够是普遍存在的,这和古代读者习惯“美则无往不美,恶则无一不恶”的欣赏方式有关。古代白话小说和平话、传奇存在亲缘关系,这中渊源决定了小说人物继承了脸谱化、典型化的特点,但这种特点在白话小说发展到长篇以后则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在《金瓶梅》中人物形象已经是有所突破,比如西门庆,他就不是一个坏到脸谱化的人物,其性格内涵非常深,但是清代的小说作者大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塑造的人物还是比较单薄。
2.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结构模式的形式特点?
答: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主要形式是章回小说,其特点分为:1.艺术特征:可叙述性,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的过渡﹑装饰,韵文有以下几种情况:a全书开场和收尾,以诗或词做和做结b每回开场,大都无诗或词,但结尾一般是两句七言诗c正文中也适当插入诗词3叙事特征:注意听说关系a章回小说前有一个人话,叫“契子”b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c采用“卖关子”﹑“吊胃口”手法在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
3.宋江对梁山聚义结局的影响是什么?
答:宋江是贯穿《水浒传》始终的主要人物。宋江既是促成梁山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梁山事业招安失败的重要因素,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却在宋江的性格上得到了统一,这就构成了宋江性格的两重性:反抗性和妥协性。例如:宋江上梁山后,其对朝廷的反抗行动始终伴随着沉重的负罪感。他领导起义军攻州打县,所向披靡,却每次在朝廷进行招降纳叛之时总要重复那句话:“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概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权且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正因宋江思想性格的两重性,使他在坐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之后,错误的调整了反抗性与妥协性之间的比例,使得妥协性的比重越来越大,妥协性的危害也就越开越大,直至最后导致了梁山起义军的彻底灭亡。
4.试论前后七子的创作理论?
答: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反对充斥文坛的台阁体、八股文、理气诗,主张廓清萎靡不振、陈陈相因的诗风。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前七子多在政治上敢与权臣、宦官作斗争。尽管诗文创作成就不等,但均有一些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
而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而比起前七子,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在这一方面,作为后七子复古理论集大成者的王世贞(1526—1590)显得更为突出。他提出:“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一)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他还主张诗与文的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而“法”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都有具体的讲究。
5.以张岱散文为例,试论晚明小说的特点。
答:晚明小说文内容题材上的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1597~1679)的作品尤显出色。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以《西湖七月半》为例,文章属追忆之作,借摹绘西湖游人情态,烘托繁丽热闹的生活气氛,刻画可谓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恋于昔日“繁华靡丽”生活的怀旧情绪。晚明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自为墓志铭》以坦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且不论这种生活态度的是与非,客观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真我的形象,不带虚浮习气。
6..试论纳兰性德词作的特点。
答:纳兰性德词作的特点是以自然之舌言情,词风上承李煜,工于写情,惯于白描、直抒胸臆,意象清新疏朗;风格哀婉、缠绵、凄恻。多用白描,胸中情怀,直接了断地说出,不转弯抹角,不使用典故,口语化特征明显,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如《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呤。”《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多情终古似无情,莫问醉耶醒。”这种把心灵直捷向读者剖示的方法,当感情强烈的时候,是要比含蓄蕴藉的方法更为有效的。在描写清新淡雅、畅达明快的真情实感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优势,《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好事近·何路向家园》、《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等都是经典的小令代表。纳兰词在艺术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多用、善用小令,篇幅短小,意象清新疏朗,五七言较多,平仄、对仗都很工整,通俗易懂、易读易记。
7.试论《聊斋志异》的女性主义观念。
答:《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作品中近四分之一篇什写男女爱情、婚恋故事,这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为我们营构了一个爱情王国。作品体现了女子追求爱情的主动性,其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以“情”为基础,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种种陋习,肯定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在爱情描写中作家寄寓了现实之感,抒发了郁懑之气,表现了其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除爱情描写相当出彩外,蒲松龄还以其丰富奇异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瑰丽动人的女性世界,在这个女性中心世界,蒲松龄为我们展现了两类女性:异类世界,如仙狐鬼精与现实世界的女子。通过这些女性在生活、爱情、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际遇,表明了作家进步的和相对滞后的女性观念,张扬了女性的自觉与独立意识,包括爱情独立和经济独立意识。作家选择女性作为理想的主人公,肯定了女性大胆追求幸福的自主精神,作品极大地挖掘了这个群体的个性魅力,抬升了她们的地位,这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8.明代通俗文学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答:小说在明代得以空前繁荣,归结起来,有以下五个原因:
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壮大了市民阶层,形成了表现自己思想要求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
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提供了通俗文学样式;
3、新兴的市民读者要求和社会新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使说书人和进步文人得以创作加工,提供了 “ 作家 ” ;
4、印刷技术提高,使小说从口耳相传变为使案头阅读成为可能;
5、进步文人在理论上的阐释和肯定评价,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地位。
其繁荣的表现为,小说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中国从盛唐之后就开始衰败,人们也越来越受上层统治阶级的控制,甚至连思想也遭到控制。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衰败,人们失去了思想上的创新,有识之士便以写书为己任,希望警醒世人。如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悲剧,给以世人警醒。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
答:《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惟妙惟肖,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不辞辛苦污臭,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特别是他的很多小聪明比孙行者强,这也是孙行者做梦也不想不到他认为的呆子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行者化缘的斋饭,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败妖怪,八戒捡便宜,没事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还是一个老实人,是个好徒弟,这也是行者的聪明不如猪八戒的地方。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印象深刻。
10.试论林黛玉性格的成因。
答:林黛玉是曹雪芹十分喜爱和同情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心血,这个形象是非常丰满的。
她性格的成因,表现在她去贾府之前。黛玉5岁失去母亲,随后林黛玉父亲也去世了。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破裂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带来不良影响。家庭破裂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死亡。孩子由于父母死亡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悲观和孤僻等不良性格特征。
11.试论薛宝钗的淑女形象。
答:我认为薛宝钗有淑女的一面也有不淑女的一面,而淑女的一面是少之又少的。凡在《红楼梦》中写到宝玉、宝钗单独相处之时,总要把场景设置在卧室或床边,以喻示这种青春期的性萌动。另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宝钗暗暗做出了批判,一向标榜淑女风范的宝钗,并非那么“正经”。第三十四回中,宝玉挨了贾政的板子,回房后,袭人正在为他清理伤口,这时候宝玉是在卧室的床上,屋里除了同居女友袭人外,什么人都没有。但宝钗竟然大剌剌地冲了进来,着实吓人一跳!不光宝玉、袭人没防备,连读者都是心惊肉跳!果不然,宝玉裤子也来不及穿,一个小伙子,光着屁股怎么见人啊?袭人只得赶忙拿了一张毯子替他遮盖了。试想,一个女孩子去一个男孩子的卧室中,理应有些回避才是,尤其是知道下半身挨了板子,肯定是会裸露身体处理伤口的,要是衣服来不及穿怎么办?这个女孩子岂不是太鲁莽?即便是送药,也没必要急成了这个样子,宝钗往日的涵养和优雅竟然全都不见了,实在不该。可见,宝钗的家教修养未必如读者想象中的那么好,只是她自己想要努力维持那种所谓的淑女风范。
查看文章古代文学复习题目2010年06月29日 星期二 19:36 单项选择题1、"元曲四大家"是指( )②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2、《窦娥冤》中揭示出产生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第二章柳永与宋代前期词风的演变晚唐五代词风香艳柔媚。欧阳炯《花间集序》: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
蜀道难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名词解释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具体体现。(2分)是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
一.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四个人。 2、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沉郁表现为意境的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顿挫表现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