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评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标考试评价”。
新课标,新评价
四川省乐至县大佛中学 陈义平
关键词:课标 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如何正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综合熟知的全面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也不例外。目前英语课程评价的现状是:评价过分强调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的量化评价作用,过分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评价结果;对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功能重视不够;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重词法、句法等语法知识的纸笔测验,轻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等等。这些问题,显然已成为当今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桎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平价建议”中提出的评价理念,寻找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策略,建立与新课程目标相符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目的由“甄别和选拔”走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原有的课程在评价方面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实行的是“精英教学”,对优生刮目相待,另立小灶,对差生则关之甚微,“只要遵守纪律就行”。为了考出好成绩,题海战术、节假日不休„„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这违反了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生理特点,严重摧残了学生身心健康。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采用差异评价。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课堂目标、作业目标、检测目标等。同时,淡化评价结果的“班级排名”,强化“自我参照”、“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帮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增加学习乐趣,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还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赏识性评价:对失败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适度的表扬;对一般学生进行正面激励;对成功学生进行挑战和竞争教育。只有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才能促进全面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和学生是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同时也是批判者与被判者的关系。在整个评价过程,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如主观性评价增强、评价不全面、不客观公正等,从而削弱了评价的实效性;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评价,留下一个好印象,不惜铤而走险、弄虚作假,由此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无法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利于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更不能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恰恰与《英语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相悖。因此,“评价建议”提倡“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家长的评价等。这种全方位、多元化 1的评价,既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又确保了评价本身的全面、客观、公正。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积极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为他们继续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三、评价重心由“过分强调结果”走向“注重关注过程”
“原有的课程在评价方面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相对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的功能”。表现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考试成绩,上至教研室,下至学校、年级组,为了选拔“贤能”将一组组僵硬的数据排班站对,量化分等,并以此评估教师“业绩”,作为年度考核、晋级、评职,甚至是“末位淘汰制”的依据。因此,教师们往往将评价理解为单纯的考试,窄化为纸笔测验,从而导致评价的重心侧重于关注学习结果(只看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发展。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方法”的评价方式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这既不利于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少数优秀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大多数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希望,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丧失自信心、一蹶不振,甚至辍学,荒废学业。怎样改变这一现象,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发展呢?
“建议”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首先,通过形成性评价促进师生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改善课程设计,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车,多一些定性评价,少一些定量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课堂评价、阶段评价、总结评价与等级制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实行动态评价和全程管理。加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分析学生的评价结果,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第二,为顺利实施形成性评价创设必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作为课程评价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领导评估教师业绩应多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减少“以期末考试成绩定高低”的单以评估方式,否则,教师将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势必再踏上“应试教育”之路。因此,在这一点上看,科学的评价体系取向于学校评价教师的方式,要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和谐统一,需要各方的共识和努力。教育内部评价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又要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学生学习活动的赏识者,要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宽容、善待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发现其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既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又利于培养学习乐趣,树立学习信心,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评价内容由“单一知识型”走向“综合语言应用型”
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因此,评价内容太片面、不完整,而这种评价内容的片面性直接导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僵化,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影响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评价建议”指出:“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必须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科学、全面地考察该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交际获取所需的信息,不仅仅是掌握一些语法规则,因此,评价试题应凸现交际功能,即口试、听力测试均不能忽视。在创设的交际情景中,通过语言实践、语境体验,促使学生在交际中学,在应用中学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英语的交际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英语文化意识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评价。原有笔试中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客观性”试题,如:“单项选择”、“判断”等忽视了评价的过程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题量可减少;而有利于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主观性”试题如“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书写”等可适当增加。总之,评价内容应突出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
综上所述,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通过多样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师积极的评价,内化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造出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参考书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新课标学生评价新课标学生评价1这段时间对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广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新课标学生评价,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三化学新课标新学习心得通过这些日子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感悟颇多,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
全国中小学“新课标 + 新课堂 ”与教师发展研讨会学习总结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美术组 李牧 2012 年 10 月 20 日,我与史昂、白艳玲、易丹一行四人赴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新课标中学生评价体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