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体育学复习题答案”。
*社会体育:指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组织为社会公民所开展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普及性社会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学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原理,主要研究社会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不同年龄段对象的特点和锻炼规律,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社会体育的管理,主要研究神会体育管理的体制,管理法规以及社会体育不同领域的管理特点和方法等。第三部分,是社会体育有效果的评定,主要研究健康的评价和体制的检查方法等。
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1.健身性与健心性 2.广泛性与普及性 3.余暇性与自主性 4.多样性与灵活性 5.时代性和永恒性 6.民族性与世界性
*社体的要素:1.人的要素2.时间要素 3.空间要素 4.财的要素 5.物的要素 6.信息要素 7.管理要素
*社体的地位:社会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标志之一。
*体育人口: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或者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非体育人口: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口,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我国社体的目:增减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我国社体的基本任务: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文明的社会体育活动;
(2)实行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法律体系;
(3)建设和完善社会体育活动的体育环境和物质条件;
(4)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提高知道社会体育工作的业务水平;
(5)引导人们为体制和健康投资,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6)继承和创新社会体育的知识与技能;
(7)加大社会体育工作宣传和组织力度,扩大社会体育的交流。
学习社体的意义:
(1)学习社体学有利于提高对社体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社体工作者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学习社体学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社体工作能力,更好的肩负起社会体育工作者得重任。
(3)学习社会体育学可以更好的指导社会体育实践。
社会体育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访问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验法
(4)文献资料法
(5)数理统计法
&问卷的编制过程:
(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的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
(2)列出问卷调差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明确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
(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部分具体项目。
(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调查项目。
(5)试测。从总体样本中抽取30~50人未测试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
能否被其他受试者所理解,病求出可信度,有效度。
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构的功能:指社会组织领导机构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社会体育所能产生的影响和效益。因此,建立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可以通过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等方式,使社会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场馆设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管理,维护管理,经营管理。
社会问题:指因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这类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反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以致全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
*全民健身计划的产生背景:
(1)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们参与健身的意识不断提高
(3)党和政府对人民体制的重视
(4)体育发展本身的需要
(5)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健身的优良传统
*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群众行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要求:
(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不封建迷信,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平等待人,老幼无欺。。)
(2)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一、体育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知识。
二、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三、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基础。
四、体育经营,管理基础知识。)*社会体育经费管理过程:经费筹集---分配使用---核算监督
*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要求:
(1)积极开辟财路
(2)依法筹集资金
(3)把握风险,适度举债
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途径:
(1)国家政府拨款
(2)社会团体投资
(3)社会集资
(4)负债筹资
(5)体育产业开发
*社会体育经费管理的意义:
(1)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推动体育产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的需要。
(2)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的有形、无形、资产的需要。
(3)加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是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加强体育产业管理队伍的需要。社会体育经费预算: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将预算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社会体育经费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资金分析,费用(成本)分析,收入和利润分析,效益分析等。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有三种分类方法:
(1)根据产权性质分类(国有、集体、个人、外资和其他)
(2)根据经营性质分类(公益性、事业型、营利性)
(3)根据所在区域分类(城市体育设施、农村体育设施)
*场馆设施的管理内容:建设管理,维护管理,经营管理。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任务
(1)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体系
(2)提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
(1)正确选择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及其必要的装备;
(2)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无论是类型的选择、数量的安排、位置的选择,都要与体育运动的需要相适应,要方便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3)合理安排使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利用率;
(4)建立和健全社会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的管理制度,保证安全、有序地使用场地设施。维护管理:
(1)保养维护(2)修理维护
职工体育的任务:
(1)建立组织并完善工作制度
(2)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
(3)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工间操、医疗体育和多种体育竞赛活动;
(4)组建运动队,搞好业余运动训练;
(5)通过体育进行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外部的文化交流。
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原则:
(1)主业与职工体育主次要分明
(2)指令性管理与指导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职工体育的基层管理方法:
(1)行政方法
(2)宣传教育方法
(3)经济方法
(4)法律方法
(5)定期组织体育活动和竞赛
(6)建立职工体育检查评比制度
*职工体育竞赛的管理目标:为了使职工体育竞赛科学竞赛科学地、经济地和高效率地进行,整个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活动都应该达到的境界与标准。职工体育竞赛管理的吧、目标与其他活动管理的目标一样,都具有导向和控制的功能。
农民体育的意义: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农民身体素质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建设。
*农村体育的任务:努力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
*社区体育的概念: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成员的感情为主要的目的,就进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如下: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体育经费、体育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
(1)组织形式基层化
(2)参与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3)组织管理自主与行政性结合(4)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
(5)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
*社区体育管理原则
(1)区域性原则
(2)合作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激励性原则
*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体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
*社会体育产业的分类:经营型、半经营型、非经营型。
社会体育产业经济管理的内容:
(1)体育竞赛表演业 的管理
(2)健身娱乐业的管理
(3)体育彩票业的管理
(4)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5)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
(6)体育用品业得管理
(7)体育体系的多种经营管理
*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以效益为核心
(2)以市场为向导
(3)以法制为保障
(4)以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
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1)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调控机制
(2)正确处理主业和副业之间的关系
(3)把我生财、聚财、用财、理财之道
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一直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恰当的满足。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育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心理行为与年龄相符
(4)人际关系正常
(5)较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任务是: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掌握和应用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运动的能力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锻炼的内容:
(1)健身运动
(2)娱乐体育
(3)医疗与矫正体育
(4)格斗性体育
*运动处方的概念:由教练员或者医生给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或者准备接受体疗的病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脏和其他活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以及结构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度的运动内容和方法、运动量、运动的频率。
*终身体育:通常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各种体育教育。
*终身体育的特点:(1)延续性(2)生活性(3)灵活多变性
闲暇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满足精神的、社会的、生理的需要的活动方式,闲暇生活方式被人们看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壮年体育的基本要求:
(1)根据自身的实际安排体育活动
(2)持之以恒,坚持身体锻炼
(3)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健康心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年人体育的基本要求:
(1)明确体育活动的作用与目的(2)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循序渐进,控制运动量
(4)及时进行锻炼效果的评价
老年人体育的基本要求
(1)讲究科学,谨慎从事
(2)加强医务监督,预防运动损伤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1)体育活动项目的特定性
(2)体育场地器材的特殊性
(3)残疾人体育需要专人的协助和引导
世卫组织提出的健康十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相对明显、确实的一组行为群。
*体质:人体质量的高低,是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与后天的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理想的体质是人体良好的状况,即体质的较高层次和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人群特性,如年龄、性别、种族和职业等。
*广义的体力:具有正常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疾病的防御能力,能保证积极工作的身体行动力,即维护健康所必要的能力。
*如何维护健康:
(1)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2)培养正确对待个人的公共卫生的态度
(3)努力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
(4)努力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5)讲究心理卫生,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
(2)体育锻炼能促使人格的全面发展
(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4)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惫,减缓心理衰老
(5)体育锻炼在“健心”中的作用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情绪,增进体质,协调人际关系。而且能消除疲劳,降低应激反应,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复习题第一部分1、健康体适能检测的内容有哪几项答:心肺循环耐力、身体构成要素、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2、管理方式包括哪几方面 3、一级社会体育......
第一单元大洲和大洋 第一课世界有多大1、列举五个亚洲国家:2、列举五个欧洲国家:3、列举五个非洲国家:4、在地球()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占(),陆地约占()。5、什么叫大洋?什么叫大洲?6、......
《社会调查研究》复习资料一、填空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即。2、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指 。3、......
社会保障制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生育保险性质表述正确的为()A.长期性补助B.保险性补助C.短期性补助D.福利性补助2.美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等待期为()A.5天大 B.10天C.12天D.7天3.一......
1、政策的概念 ,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P.34-35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任务而确定的行动指导原则与准则。区别:1.从制定的主体和程序来看:政策是党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