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念的研究概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体育概论体育概念”。
体育概念的研究概述
摘要:体育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育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现在的多元化局面。但在这过程中,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出现了很多困惑,人们对体育的本质却缺乏了解,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对体育概念的形成过程、体育概念的困惑以及体育的本质问题作了详细介绍,并且关于体育的概念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体育的概念问题。
关键词:体育概念;困惑与根源;本质;我见
1研究目的准确地界定我国“体育”概念对于体育的社会实践发展和科学体系确立都至关重要。如果“体育”概念界定有失水准,体育的社会实践发展将缺乏动力,体育科学体系将难以建立。在我国,从“体育”一词的引进,到目前“体育”的繁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体育”概念的探讨,尤其是体育已经成为社会活动中重要部分的今天,这样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国内外学界同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界定了目不暇接的我国“体育”概念,但面对我国体育的社会实践发展和科学体系的确立,这些概念仍有些力不从心。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
3.1古代体育的概念
3.1.1古代希腊的体育概念
古代的希腊式近代欧洲体育之源。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话篇》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都谈到了有关体育的问题。在古希腊的文献中,有关体育的最基本的术语也不过几个,如Athletics、Training、gymnastics等;“竞技”一词大约产生于希腊的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10世纪以后已广泛使用;“体操”一词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
3.1.2古代中国体育的相似概念
在古代中国,体育活动几乎都从属于社会其他活动,各种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因而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虽然从局部看某些体育活动也各自有其完整的体系,但还未出现一个可以概括所有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术语。如“养生”类似于狭义的“体育”,“养形”、“导引”类似于侠义的“体操”或“身体练习”,“习武”、“尚武”类似于“军事体育训练”,“劳动”、“运动”类似于“身体活动”。
3.2近代的体育概念
3.2.1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在该国18世纪60年代有关儿童教育的著作里,已经有法语“体育”一词。此后,德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先驱古茨穆斯于1793年出版的《青年的体操》一书中也使用“体育”一词。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54年曾发表以《体育》为题的论文。
3.2.2近代中国的体育概念
“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并开始应用的。至“五四”运动以前,它实际是体育的代名词。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中国举行了一批以军事学堂为主的新式学堂,在这些新式学堂中,最早设置“操课”、“体操科”实际上就是体育课。康有为于90年代初期
所创办的学社中,均设置了“体操”课程。
“体育”一词是在1897年即“戊戌变法”前夕从日本引进的。“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新学制”以后,我国的“体操”课才逐渐改为“体育”课。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写道:“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说明当时“体育”和“运动”两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区分。
3.3体育概念之争
体育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最宏大、最持久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们最熟知的事物之一。但是有关体育概念及其术语的定义或表述,总是使人感觉到困惑。有人把体育仅看作教育的组成部分,有人把体育作为广义体育的基本手段;有人赞成用体育运动作为一个体育总概念;有人则说体育是一回事,运动是另一回事。由于概念不统一,词语混乱,在讨论体育工作、从事体育科研以及写文章时,常常遇到困难。
3.4体育的本质
体育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它们都有如下特征: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体育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
从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来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体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作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
以上三点是各种体育形式的共同特征,他们构成体育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物的特殊本质。
3.5体育概念之我见
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内涵与属概念的分析,本人试着从体育整体着眼,确立一个新的概念,即“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这个概念有着广阔的涵盖性和解释力,解决了以往体育概念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内涵,说出了体育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而发展。运动是有价值的,体育的存在能够使各种运动的价值更好地实现。运动有价值,但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自然而然地有价值。揭示运动价值,是体育的任务,实现运动价值是体育的最终目的。理想的体育就是最大化地实现运动价值。“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 是体育的追求,也是体育的使命。以“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来定义体育,给不同人或社会需求运动价值的自由。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价值取向多寡决定着体育的丰富性。这样一来就不必因强调一种价值的体育而否定其它价值的体育了,也不必解释用何种语境来理解体育了,因为价值追求就是其谈论价值体育的语境。
“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内涵也揭示了运动价值与运动水平之间的关系。价值与水平成正相关系,人们追求运动价值是无限的,其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渴望也是不尽的,这就是体育发展的内在机制。当然“运动水平”的内涵不仅仅指的是竞技运动水平。以“运动水平”体系为根基,会形成不同的学科体系,而众多的学科体系将铸就体育成为科学,这时,体育真正成为科学也就不远了。
4结论
总之,既不能从某一价值来看清体育真谛,也不能从某一领域来理解体育本来面目。单一的价值追求,单一的领域理解,都会造成对体育的片面的理解。从整体来看,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人们追求运动价值是无限的,其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渴望与动力也是不尽的。“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
展现运动水平”则是体育的本质内涵,是对体育手段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也是体育能够有独自研究对象而存在并成为科学的关键所在。体育是文化活动,是把思想、习惯、道德、智慧、意志、知识、技术等“人的本质力量运动化的一种文化活动。在这种文化活动中,人们不断提高和展现运动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参考文献
[1]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8-37.[2]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2):1-5.[3]成仲明.体育概念研究之我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77-78.[4]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8):58-60.[5]孙成林,李丽艳.体育概念的沿革及其本质的哲学的思考[J].英才高职论坛,2007,1(6):44.
第一章研究概述第一节冻干系统产品定义冻干系统是利用冻干技术对物质进行干燥,从而达到储存物品的目的。冻干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冷冻的溶液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不经过液......
小学体育教育概述研究论文(共11篇)由网友“蜡笔小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体育教育概述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篇1: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的论文......
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
讣告又称“讣闻”、“讣文”。“讣”原指报丧的意思,就是将人死了消息报告给大家。讣告是机关、单位、个人,把某人去世的不幸消息向死者的亲戚、朋友、家属发出通告性文书。党......
讣告又称“讣闻”、“讣文”,讣告的概念、概述。“讣”原指报丧的意思,就是将人死了消息报告给大家。讣告是机关、单位、个人,把某人去世的不幸消息向死者的亲戚、朋友、家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