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三级下数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说课稿
于都实验小学
陈纪联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学情分析: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
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会”目标:
使学生借助贴近生活的情境,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会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乐学”目标:
1、通过丰富、直观的游戏活动,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对重复部份的理解。数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做数学”。集合的抽象性是在它最终形成结论才具有的,而在结论形成过程中,必然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
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课伊始,老师绘声绘色给学生讲了一个“理发师的故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一个情境,使他们在模拟的生活中有所感悟。两对父子,为何只有三个人?适时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初步感知重叠。(二)游戏活动,揭示新知
游戏体验
(1)抢椅子游戏
师:找两个同学,两把椅子进行游戏。
学生马上表示无法游戏,提出应该如何安排人数与椅子数。
(2)猜拳游戏
师:闯关晋级
学生们用猜拳的方法决定游戏选手。
(3)抢椅子游戏正式开始。
三、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师生对抗
(1)呼啦圈的解释〈学生活动,体会集合圈〉
①参加猜拳游戏的同学站到呼啦圈里。
②参加抢椅子游戏的同学站到呼啦圈里。
出现冲突,有个同学从第一个圈里又跑到第二个圈里,从第二个圈里又跑到第一个圈里。该怎么办呢?所有同学共同想办法。
玩了两个游戏的同学站在两个圈的中间相交的位置。
提问: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中间的那位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站在这个位置。
总结:他既参加了“猜”的游戏,又参加了“抢”的游戏。
感悟集合,师生共同将呼啦圈固定在黑板上,把名字放在正确的位置。
四、问题解决,运用新知 多媒体:花名册里的故事
五、回归情景,拓展市场小调查:
(爸爸抽烟、喝酒情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练习题1、○+○+○+△+△=14,△= ○+○,○=,△=。2、根据下列三个式子,找出各图形所表示的数。○+□=91△+□=63△+○=46○=()△=()□=()3、一筐苹果等于两......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练习题1、○+○+○+△+△=14,△= ○+○, ○,△2、根据下列三个式子,找出各图形所表示的数。○+□=120△+□=78△+○=50○=()△=()□=()3、一筐苹果等于两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练习题1、○+○+○+△+△=14,△= ○+○,○=,△=。2、根据下列三个式子,找出各图形所表示的数。 ○+□=120 △+□=78 △+○=50○=()△=( ) □=( )3、一筐苹......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换一换”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的一节课,本课是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后反思毛绳小学:张丹本册“数学广角”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