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43: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肯尼亚等国热播,有的地区在开播时甚至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非洲访问,提及此事,他认为这部片子能较好地反映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也是中国本土文化走向海外,发展文化交流的见证。这说明()①中华民族文化是独一无

二、不可超越的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继承和传播的手段具有多样性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表现为

A.他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

B.它能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C.它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D.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3.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性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根本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今天,我们举行孔子文化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对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契合当今时代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A.先继承、后发展是促进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继承传统文化就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D.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不可兼得

6.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在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有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爬”遍青山送医上门的周月华„„,他们的义举使中华传统美德的光彩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表明

A.先进性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特征

B.传统道德准则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

D.传统道德与时代结合,彰显巨大生命力 8.文化需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

A.传统习俗

B.传统思想

C.传统建筑

D.传统文艺

9.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稳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10.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1.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所广泛尊崇,这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告 诉我们()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告诉我们()

A.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B.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鲜明的民族性 C.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D.对待传统文化只要继承不要发展

13.传统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客观依据是()

A.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C.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14.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统治天下的工具;如今,我国也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 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A.传统文 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6.自重庆市举办“红色短信”大赛以来,“红色短信”作为一种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形式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①可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②可以丰富每个 人的精神世界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③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促进其发展

④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

①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④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传统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今日中国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回答18-20题。

18.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______等特点。

①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②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③不仅存在于历史,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④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钳制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习俗 ②海峡两岸同根同种,血脉相通 ③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同 ④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相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2 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21~22题: 2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22.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具有选择、传递、发展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2011年7月2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启动暑期游客接待应急方案。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加速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借助音视频技术,采集古书画装裱技术的图像资料,完整地记录了工艺流程、操作手法及技术细节,为防止技术流失上了双保险。这一措施说明()①科技、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国学中的传统民本思想如“民贵君轻”“仁政惠民”“民水君舟”等,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素材。这表明()①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发展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④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21.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3 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材料二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9分)

22.(14分)前段时间有人提出彻底反对中医药的惊人观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80多岁的国家级著名老中医何任认为,“否定中医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他说,西医进入中国,也就是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了四五千年,历经了那么多次的瘟疫和传染疾病,都没有发生过一起像欧洲那样动辄死亡上千万人的“瘟疫病”,靠的就是中医药这块瑰宝。

(1)中医是世界医学的瑰宝,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赞成哪种观点?(7分)(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的中医医术?(7分)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ADB 6-10 BDADD 11-15 CCCCC

16-20 BAACB

21-25AAABC

21.①传统文化作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际交往中的面子文化,在增进情感、促进交流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因时而变。顺应时代变迁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我国当前社会财富还不丰富,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仍需大量进口粮食,面子消费会造成大量浪费,妨碍社会健康发展。(3分)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面子文化,要去除其中的铺张浪费糟粕,继承重情重义精华,立足当前实践,推动人际交往和消费理念的创新。(3分)

15【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中医的不同认识,分析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解题中注意理论联系 实际,既要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表述,又要结合材料分 析论证。答案:(1)支持中医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中医医术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治病救人方面有西医根本没有的独到方法。所以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

(2)对待中医医术,我们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应在继承中医优秀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医疗设备,参考现代医学理论,把中医医术发展起来,真正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姓名_____________ 1.除夕有新旧交替之意,“一年连双岁”之说。每到这一天,中国人习惯于守岁、祭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充满了对新的一年......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题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楚辞》有“朕......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〇文化具有继承性。〇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二、【课程标准】:四、【相关知识】:(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全面建设小康社......

下载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