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_教科版科学复习资料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35: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科版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代。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3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4、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8阳光 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9上向下。

10分。

11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1213、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

2、养蚕窍门四步骤。①用毛笔或羽毛刷到桑叶上②桑叶新鲜③“房间”清洁④不喷杀虫剂

3、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

4、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5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6、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7、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褐色。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9、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10.长,翅大,爬行较快。

11蚕茧用热水浸泡,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在蚕茧内,除蛹外,还有一层蜕掉的皮。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12:

13见的昆虫: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蝴蝶、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等都属于变态的。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牛、猪

14.动物分类方法2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5、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1516岁至35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16、身体变化特点:小孩的皮肤嫩,身材矮小,身高体育增长快。爸爸妈妈的皮肤较老,身材高大,身高体重较稳定。爷爷奶奶皮肤老,有皱纹,身体有点驼背。

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

1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3、用温度计前要弄清楚的3个问题:①是什么温度计?单位?②每个刻度是多少?③测量的最高、最低温度是多少?读数: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可以读为25摄氏度。(零下摄氏度的读写:—25℃可以读为零下25摄氏度)

3.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4、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5、测量水温的方法:(1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跟水相比,冰的特点是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8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9滴。

10、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时,水蒸发得越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11、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2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 磁铁

1可以用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条形、U形(蹄形)、环形、圆饼形等),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磁铁不能吸引铜、铝等其他很多金属。(钴镍可以被吸引)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铁质物和其他物品分开,可以采用磁铁吸铁质物的方法。)

4;

5、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叫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叫相互排斥。(我们称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制成了“司南”,它的勺柄总是指南方。

8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9、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10—30次。然后要标明南、北极。

1部分综合题:

1、把一只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罐内,放在阳光下,老鼠会憋死吗?

不会,因为老鼠会呼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供老鼠呼吸。

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出现一层冰霜。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3、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并且有一定的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很冷,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4、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这是为什么?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动的。

5、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

①研究的问题:怎样制作指南针?

②准备的材料:钢针、磁铁、塑料碗、水、吹塑纸、笔

③制作的过程:

⑴用手拿着磁铁的一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20~30次。

⑵如果钢针能吸起大头针,说明钢针有了磁性。

⑶把磁化的钢针插在吹塑纸上,放在水中,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纸上写上东、南、西、北

各个方向,这样指南针就能指示方向了。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门的地方常常装有“门吸”,“门吸”里面有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发挥作用的呢?

答:“门吸”里有磁铁,它是根据“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的原理发挥作用的。

7、用悬挂法,描述:用线系住磁铁中间,把它挂在空中,等静止下来,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用指南针法,描述: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去靠近这一磁铁,相吸,磁极相反;相斥,磁极相同。

8、有A、B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已知一块为磁铁,一块为铁块。问:只利用这两物体,判断磁铁和铁块?

方法:用A去吸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A为磁铁;不能,则A为铁块。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填空: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7、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常见的非晶体:(玻璃)、(松香)、(琥珀)、(珍珠)9、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1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