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_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33: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都深深根治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组织体系,一切社会结构的改革都围绕着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进行。而与此同时,宗教与新社会制度的不适应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存在着根本分歧;宗教的领导权曾被反动政治势力所控制;宗教内部存在着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帝国主义实力仍利用宗教从事反对新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方针。江泽民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精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他说:“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就会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法律引导和原则引导,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科学体系。

第一、政策引导,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是尊重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了宗教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合理性,保障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法律引导,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党和国家才能

不断建立健全宗教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制度,逐步树立法制权威,使党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打击各种打着宗教旗号,危害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敌对势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

第三、原则引导,即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针对西方国家利用宗教人权所进行的攻击,我国宗教界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就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开展对话,反对在国际宗教人权领域搞对抗;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实际致力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反对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各个宗教共同为世界和平努力,反对利用宗教搞暴力恐怖活动。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主要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这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政治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群众性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利于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相适应,关键在于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经济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在当代中国,“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积极引导宗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中国各宗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要鼓励宗教界在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服务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宗教界所具有的广泛对外联系的优势,主动为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要借鉴中国宗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导西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于

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多做贡献。

文化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宗教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崇高境界消退、道德理想沦丧等负面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宗教可以利用宗教教规和戒律,发挥自己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批判功能。此外,宗教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以借鉴。

社会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中国宗教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包括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爱人利他的传统,爱国爱教的传统和关爱自然的传统。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宗教界需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与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事业的力度;三是培养人格高尚、知识丰厚、爱国爱教和富有开创能力的宗教人才。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全面的、多层面的课题,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从全方位着手,采取多途径、多路径的方式加以引导。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的宗教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宗教一定能够积极地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一定能够在政府和法律的保护之下更加健康地发展。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是十六大报......

浅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大目标,要使其变成宗教界的具体行为,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宗教界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个是政府宗教工作部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议宗教与社会管理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根本要求,也是宗教关系和谐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

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宗教的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怎样看待宗教问题以及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内容,主要结合当前宗教发展的现状,新兴宗教与传......

下载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