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
德育乃重中之重!
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谱写不完的诗篇。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教育;人类办教育,为的是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而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才会有其价值。德是米粒中的胚芽、果核中的仁,也就是生机。
一、对德育方法的反思
为什么学校德育的实效不高?原因自然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学校的部分老师曾就小学德育实效不够理想的问题,作过专门的讨论。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我国现行的诸多德育方法层次不一,形式多样,但其宗旨似乎只有一个——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比如,人们常用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基本上都是在进行一种传授式操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灌输”的味道。它直接导致了两种消极后果:一是德育效果差,甚至无效。据一项调查表明,有87﹒4%的学生认为言行不必一致,只有12﹒6%的学生认为应该一致。这说明现行的以灌输为主的方式只是施教者一厢情愿的行为。对于受教育者主体,教育者至多只能强迫他们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说什么与不说什么,而无法使他们想什么与不想什么。二是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修身过程处于消极、被动甚至中断的状态。
此外,在少数地方个别教师还奉行虐待型德育方式,体罚学生的情况较为普遍,如罚站、罚跪、罚扫地、打耳光、揪耳朵,甚至让学生吞纸屑、苍蝇等。这些卑劣的“教育”手段,严重地摧残了儿童的身心,是违反道德的。
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小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
1、小学生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研究材料证明,系统的道德认识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他们形成了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当然,这种道德认识的能力带有很大的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
2、小学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小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能保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品德发展上的认识和行为、言和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因此,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出现言行一致或不一致的分化。其原因在于,学生年龄越小,行为越简单,易于外露,他们还不善于掩饰自己。而年龄较大的学生,行为比较复杂,他们日益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形成学生言行不一致的原因很多。一是模仿的倾向。模仿是小学生的特点,他看到模仿有意思,明知是不正确的举动,也往往要模仿。二是出于无意,常常无目的地要做出一些不利的举动。三是只会说,不会做。道德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要克服困难、有毅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学校、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化
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学校,但近几年来,“拆除学校围墙”的主张越来越强烈。
(一)人际交往
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无时无刻不在与同学、老师进行着交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体验后继续实践,道德更能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1、日常交往中的道德教育
引领学生过有意义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交往是值得提倡的。一位老师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班级信箱,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什么心里话,遇到什么矛盾,可以写在纸上投进信箱,学生有什么愿望,也可以通过信箱转达。每天,这个信箱都会收到好几封学生来信。其中有学生说今天对妈妈撒了谎,觉得很不应该。还有的学生说与某某同学闹了矛盾,心里想认错又没有勇气,于是求助于信箱。这个过程,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进行了反思,达到心灵深处的自省、自律。
2、学习交往中的道德教育
【案例1】
我听过的一堂课中,对小组讨论的那个环节印象特别深。
学生开始了各种交流,以下是一个小组的主要对话:
乙:你这句话我也找过,不过我觉得这和突出主人公的美没有多大的联系,它又没有直接写„„
丙和丁各叫住一方,丁说:“我们先把这个句子做个记号,待会儿请教老师吧!”
看他们有争执,老师过去了,也加入了这句话的讨论:“这句话的确不是直接写主人公外在或内在的美,但是这句话也在写主人公的美,是一种侧面描写,它是通过什么写美的?你们再讨论一下吧!”
在老师的点拨下,乙发言了:它用洋槐花的美来衬托主人公的脸,不是花美人更美吗?
甲:原来这叫侧面描写,怪不得有点像又有点不像呢!
„„
学生间的交流、冲突、理解,老师的参与、引导都在这里上演着,通过对话、思考、再对话几个环节的实践体验过程,学习任务完成了,合作精神也随之确立了。
【案例2】
班上有一个学习能力并不强但很有上进心的学生,课外常常见他向别人请教问题,只是很多次都碰壁。原因在于他不知道该怎样向同学询问,心理负担很重,怕别人说他。这里牵涉他和被他问的学生两类人的交往态度。我先从被他问的同学那里着手,向该学生讲述了一个成功者也需要和别人合作和作为成功者该具有的风范的有关故事,让他谈谈他有问题向老师请教时的那种心情,从而体会刚才问他问题那位同学的感受。很快,他就能从先前的交往误区中走出来,希望帮助那位同学共同解决问题。然后,我又开始找请教问题的那位同学。关键在于他。
这比我预期的效果更理想。(二)实践活动
【案例3】
一位低年级班主任发现近段时间学生逃值日现象比较严重,就抓住契机开展了一次以“我是劳动小能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通过角色转换、模拟劳动、值日比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同时,将此活动加以延伸,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给每位学生制作了一张“我是劳动小能手”的家校联系卡,要求组长、家长对该生劳动情况作详实的记载,及时向老师、家长反馈,并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帮学生树立劳动意识。
【案例4】
我校地处郊区,这为学生的劳动基地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次学校开展了“我们是未来的小菜农”活动。学生首先简单了解“菜篮子工程”,请基地的有关人员介绍“菜篮子工程”以及如何保证本地的居民蔬菜供应的措施。然后学习种菜技术,利用学校周围的空地建立小菜园,在菜农的指导下学习种菜,并召开一次交流会,交流种菜的经验。
【案例5】
最近,市博物馆向全市小学生免费开放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件大好事,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前来参观的学生不注意卫生,随地丢弃果壳纸屑;有的走马观花,抓不住精髓,对博物馆内的情况了解不多;还有的涂涂画画,有损文物„„怎样“以群教群”,解决这个难题呢?学校挑选表现欲强、口才佳的20余位同学组建了一支“博物馆小导游”队伍,并请一位家长与博物馆取得联系,在每个双休日请小导游前往博物馆为小学生进行义务讲解。孩子们兴趣高涨,准备工作相当充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大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小学生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小学生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德育乃重中之重!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谱写不完的诗篇。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教育;人类办教育,为的是促进自身更......
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繁琐罗嗦。一个学期来,本人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之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
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班级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安全在生活中,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溺水、......
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
营上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汇报利川市南坪乡营上小学王婷婷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应该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