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部分简答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运动营养学考题答案”。
1、结合自身实际,论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好运动、营养及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定的运动搭配合理的营养为基础,才能打造健康的自我。
慢跑、快走、骑车、打球、登山等适量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抵抗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系统能力的作用。适量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1 改善心肺功能2 控制血压 3 减肥4 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5 改善心理状态。大强度运动不仅产生自由基而且消耗机体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E),从而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也就是削弱了机体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这两方面作用结合到一起,使健身运动不仅达不到健身的目的,相反还会损害健康。在做运动的前中后,提供适当的营养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营养可以补充运动过程中消耗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可以避免运动过度对身体的伤害:1 合理营养可以保证运动的质量和效果2 合理营养可以促进运动后体能恢复,消除疲劳。维生素A,C,E 蕃茄红素等均由抗氧化作用,喝茶可消除自由基。
2、论述营养素的分类及其作用。
糖、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糖类的生理功能 :
(一)供给能量
(二)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多种活动
(三)调节脂肪酸代谢
(四)节省蛋白质
(五)保肝解毒作用
(六)增加饱腹感
脂类的生理功用:
(一)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脂肪是一种富含能量的营养素
(四)保护重要器官
(五)食物中的脂肪可向人体供应必需脂肪酸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一)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二)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三)催化功能
(四)防御和保护功能
(五)激素功能
(六)传递信息功能
(七)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与传导
(八)供给能量
3、什么是营养学?叙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2、营养具有以下作用:保证机体得到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物质 ;供应建造、修补组织和器官所需物质 ;供应人体机能正常进行的物质。所以,呵护健康应从摄入均衡营养入手。
4、简述速度性运动的营养特点
答:代谢特点:能量代谢率高,运动中高度缺氧,能量来源主要依靠 磷酸原系统和糖无氧酵解,短时间在体内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因此,膳食要求:
1、含较多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和维生素C。
2、供给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磷,以满足神经和肌肉代谢的需要。
3、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增加体内的碱储备。
5、试分析耐力性项目运动的营养特点。
答:耐力性项目运动的代谢特点:运动时间长,热能与各营养素的消耗大,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肌糖原消耗大,蛋白质分解加强,脂肪供能比例随运动时间延长而增加。因此,耐力性项目运动的膳食要求:
1、平时供糖量约占总热量的50%~60%,大运动负荷训练或比赛可提高至70%,以增加体内糖原储备。
2、供给丰富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和铁,如瘦肉、鸡蛋、鱼、绿叶蔬菜等,以保证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呼吸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
3、为缩小食物体积,减轻胃肠道负担,增加脂肪的含量,约占总热量的30%~35%.4、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E、电解质和水,以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
6、简述力量性项目的营养特点。
答:
1、充足的热能;
2、补充较多的蔬果;
3、充足的蛋白质。其中:①蛋白质供热量占总热量≥15%,或>2g/kg/d;②蔬菜水果供热量应提高为总热量的15%(≥15%)。
6、试分析灵敏性技类项目运动员的能量需要及其营养特点
(一)能量、灵敏性技类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总能量消耗不高,为完成复杂的高难度动作,经常需要控制体重、体脂水平。因此,这一类型运动员的膳食摄入量较低,应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使体脂达到维持健康和机能要求的最低水平。这一类型运动员的热能供给量大致为53~57kcal/kg体重。膳食能量的比例以碳水化合物占60%~65%,蛋白质占15%,脂肪占20~25%为宜,也即采用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低脂肪膳食的成分。要求充足的蛋白质来保证紧张神经活动过程的需要,复合性糖类提供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脂肪供应不宜过量,尤其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取。
(二)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为保证神经活动紧张过程的需要,食物应提供充分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减体重期间应增加为总热量的18%左右(15%~20%)
(三)维生素、灵敏、技巧项目运动员由于需要保持适宜的体重,一般采取限制饮食来控制体重,常因营养素搭配不合理导致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营养不平衡。故此,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选择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四)钙的营养 灵敏、技巧类项目运动员由于对运动器官的刺激较大,对钙的需要量大,且饮食方面常出现摄取不充分等原因,导致钙的营养摄取不够,尤其对于女性体操、跳高运动员。良好的钙储备对维持骨骼发育和健康,以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起着重要作用。近期我国推荐运动员适宜的钙摄入量为1000~1500mg/d,应高于普通成人每人摄入量。对于体操、舞蹈运动员由于控制体重引起月经紊乱、低雌激素水平,低钙摄入加上饮食紊乱等情况,有可能发展为女运动员骨质丢失,应注意综合预防。
7、过多摄入蛋白质对运动员健康有哪些危害?
答:
1、蛋白质摄入过多,对肌肉的壮大和功能的提高均无良好作用。
2、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会增加肝和肾的负担,并容易疲劳等。
3、高蛋白对水盐代谢不利,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4、高蛋白食物常伴随高脂肪的摄入,会增加中年后形成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症的危害。因此,运动员在平衡膳食条件下,不必要额外补充蛋白质。
8、考虑运动员蛋白质供给量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答:
1、在大运动量训练初期应适当加强蛋白质营养。
2、长时间剧烈的运动训练(奶酪、力量)以及强度大、练习次数多的训练均应增加蛋白质的需要量。
3、蛋白质氧化供能时应增加蛋白质的需要量。
4、排出氮量增加时应增加蛋白质的需要量。
5、控制体重项目的运动员应适当选择蛋白质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以满足需要。
9、简述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1、保持热量平衡
2、提供平衡膳食和多样食物
3、食物的体积小且易于消化吸收
4、合理的膳食制度
5、食物的烹调加工要合理
6、营养品的补充问题
10、补糖对运动有何影响?
运动前适量补糖可提高体内肝脏和肌肉的糖原储备量,维持运动时血糖水平稳定; 2)、运动中适量补糖可提高血糖水平并可提高运动能力维持较高的糖氧化速率,减少蛋白质与脂肪酸供能比例,延长运动的耐力时间,延缓疲劳的发生; 3)、运动后补糖可促使肝脏和肌肉糖原储备的恢复,延缓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11、简述脂肪营养素对运动的不利有哪些?
1、脂肪不易消化,增加胃肠消化吸收的负担。
2、脂肪氧化供能时耗氧量高。
3、脂肪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4、脂肪还可引起血脂升高,使血流变慢,影响氧的运输,对运动造成不利。
5、高脂饮食可使运动员在运动后血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加。
12、简述平衡膳食的调配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1)三大热能营养素平衡
2)蛋白质中氨基酸(AA)平衡 8种必需AA齐全,各氨基酸比值符合氨基酸模式,能提高蛋白
质的生物价。膳食中必需AA和非必需AA的比值应为4︰6。3)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平衡 4)无机盐元素之间的平衡
5)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6)适量的膳食纤维
13、简述合理膳食营养在保证健身运动增进健康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
1、合理膳食营养应为健身者提供适宜的能量
2、合理膳食营养应为健身者提供充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合理膳食营养应为健身者防止运动损伤提供物质保证
4、合理膳食营养有助于健身者在健身运动后的恢复
5、合理膳食营养可延缓健身者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14、简述比赛期前的营养要求。
答:
1、随运动量的减少相应减少热能摄入量,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脂;
2、适当减少蛋白质和脂肪,以免增加体内酸性;
3、增加碳水化合物以提高糖原贮备,耐力性项目可用糖原符合法;
4、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体内碱贮备;
5、增加维生素供给量以纠正体内维生素缺乏;
6、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
7、食物多样化,色香味美,营养平衡。
15、简述比赛前一餐的营养要求。
答:
1、食物体积小、重量轻、能提供2.09-4.18MJ(500-1000kcal)的能量;
2、食物要易消化吸收,不含粗纤维多和易产气的食物;
3、高糖、低脂肪、低蛋白纤维;
4、用平时已习惯的食物;
5、在比赛开始的2.5小时以前完成进餐;
6、低盐膳食;
7、赛前可补糖;
8、大量出汗的比赛项目,应在赛前补液约500ml;
9、赛前不宜饮用咖啡、浓茶或含酒精的饮料。
16、运动员应如何合理减体重和控体重?
答: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能消耗,造成热能负平衡,使机体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
17、简述运动员降体重的营养措施。答:
1、供给运动员安全的热能营养;
2、保证膳食营养平衡,让运动员摄取低热能但营养平衡的膳食。
3、禁止使用利尿剂或药物减体重。
18、简述营养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答:
1、合理营养和体育运动都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可以促进身体发育,提高健康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
3、只注意营养而缺乏体育运动,会使人体肌肉松弛,肥胖无力,机能减弱;反之。进行体育运动而缺乏必要的营养,影响机体恢复,引起机能减弱,妨碍发育,促进营养缺乏症,影响身体健康。
19、试述运动补糖。
答:需要补糖的运动项目有1小时以上的持续性耐力运动,以及长时间得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训练。
1、运动前补糖:目的:提高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量,增加血糖来源。
补糖方式:a、糖原负荷法;b、赛前6小时高糖膳食;c、赛前2-4小时补糖;d、赛前2小时内补糖。
2、运动中补糖:目的:保持血糖浓度,节约糖原,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的耐力时间,延缓疲劳的发生。补糖方式:a、运动中每隔2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糖食物;b、补糖量一般推荐20-60g/h,多者可达40-102g/h;推荐1-2 g/kg体重。
3、运动后补糖:目的: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的恢复,缓解疲劳,促进体力恢复。补糖方式:a、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补糖;b、补糖量为0.75-1g/kg体重,24小时内补糖量可达到9-16 g/kg体重。20、如何选择理想的运动饮料?
答:
1、饮料的浓度:a、渗透压浓度:常采用等渗或低渗浓度饮料;b、糖浓度:多采用5%-7%;c、可转运糖得数量。
2、糖的种类:葡萄糖、果糖、低聚糖、蔗糖。
3、饮料中的矿物质(钠盐):饮料中有少量钠盐可以促进糖和水分的吸收;大部分运动饮料中的钠盐的浓度为20-50mmol/l。
4、饮料的酸度和口味:微酸的运动饮料,合适的口味。
5、饮料的温度:温度较低的饮料较好(5-13°)
6、饮料中的CO2,运动前或运动中一般宜饮用含CO2气体的饮料。
21、试述运动补液。
答:
1、运动前补液:目的:能在体内储存水分,对减少运动中体温升高、延缓脱水的发生有益。补液方法:a、于运动前2小时补液300-500ml,宜采用少量多次;b、也可以于赛前15-20分钟补液400-700ml;c、补充的饮料可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和糖。
2、运动中补液:目的:为防止运动中过度脱水。
补液方法:a、运动中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补水,每隔15-20分钟补液一次,每次150-300ml;b、补液以达到出汗量的70%-80%为宜;c、如果运动时间≤1h,补充含糖的运动饮料即可;如果运动时间>1h应补充含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
3、运动后补液:目的:即使补液能加速机体的恢复。
补液方法:a、补液的总量可由体重的丢失情况估计,仍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摄入液体的总量应该等于运动中体重丢失的150%;b、以补充含糖—电解质饮料效果最佳。
运动营养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摘 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代谢旺盛,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同时学习任务繁重,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都很旺盛,营养对他们尤其重要......
《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营养学 英文名称:Sports Nutriology 课程代码:07214001一、课程基本情况学分:2学时: 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
环境监测部分简答题(上届答案)一·地表水质方案的制定:①收集资料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
(四)二级分行及以下高管41、房地产贷款一般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点有哪些?商业银行办理房地产业务,要对房地产贷款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予以关注,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