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报告文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童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什么是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文体。它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点,是处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 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有人称它为“ 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报告文学不是小说。
什么是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报告文学是新兴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是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有深刻影响的真人真事的作品。
也就是说,它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动人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所作所为和儿童所关注、所向往的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新闻性
这是报告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它区别于文学体裁的显著标志。新闻性指的是真实性和时效性。
真实性是新闻性的内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反映的事物必须是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夸大,不缩小,更不能无中生有。另一方面,要反映正确,即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完全真实。
报告文学同样要讲究实效性,要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感应时代的脉搏。所谓时效性也有两个含义,一是报道时间要快,一是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与需要,及时抓住生活中具有新意的东西,回答小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优秀的儿童报告文学总是将报告的聚焦点置于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领域,将探究的笔触伸向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而当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时,他们不仅能发现儿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值得张扬、宣传和歌颂的诸多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同时也会注意到现实社会中与少年儿童成长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 2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 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 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 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 这就告诉我们,报 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划、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3深刻的教育性
儿童文学被称之为快乐的文学,这是因为儿童文学常以其所具有的稚拙纯真之美和荒诞性、喜剧性给读者带来欢愉。与其他儿童文学样式不同,儿童报告文学不一定都以欢愉去取悦读者,而更侧重于直面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状况,以作者冷静的思考去铸成作品的震撼力。
儿童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无疑有着来自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的原因。从接受主体来看,儿童报告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少年期儿童。从其身心发展看,少年期的儿童尚处于半幼稚和半成熟阶段,他们虽然告别了童年的幼稚,但还不具备成人的成熟。同时,当代少年儿童还面对着种种的人生难题和现状,决定了他们内心世界的脆弱和孤独,也决定了他们思想的不稳定和情感的丰富与多变。因此,他们渴求理解,需要宽容,需要获得心灵和精神的启迪。
从创作主体来看,儿童报告文学作家是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和领航人。他们总是怀着一种对少年儿童的热爱和理解去关注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心灵,以他们真诚的情感和冷静的思考去唤起人们对当代少年儿童所面临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唤起少年儿童对自己的反思。因此,庄严的社会职责和使命意识,使他们能以深邃的目光去透视少年儿童生活表象中所隐藏着的问题,去捕捉少年儿童生活中的热点或焦灼点,并由此为作品带来锐气、深度和思考价值。
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
1、以报告事件和现象为主
这类作品重在展示当代少年儿童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特殊现象或事件,反映当代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之进行客观的分析,带有鲜明的反思色彩和评价特色
2、以报告人物为主
这是以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人物为主的儿童报告文学,其报告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少年儿童。这类作品一般通过对人物的经历、行为、思想、才干、典型事迹的报告,塑造血肉丰满的新闻人物形象,从而为少年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
在表现手法上,以报告人物为主的报告文学,常借助电影艺术的“特写镜头”对典型人物的某一生活侧面、某一生活片断或者人物在某一事件中的特殊表现进行特写式的再现。刻画鲜活、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真实人物是这类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美学要求。
儿童报告文学部分作品
孙云晓 :《草原上的较量》《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少年巨人》《“第三世界”的女生》《微笑的挑战者》等
李楚城: 《生活的斗士》
刘保法: 《迷恋》《星期日的苦恼》
庄大伟:《出路——当代农村少年心态录》
秦文君:《失群的中学生》
李凤杰:《魔鬼的诱惑》《还你一片蓝天》
孟晓云:《春城的一场暴风雪》
陈祖芬:《只不过是一刹那》
冉红:
《留学生和大公猫》
儿童故事的定义
• 以叙述生动引人的事件为主,适合儿童读和听的故事。
• 主题单纯、内容浅显、篇幅短小、人物集中、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言口语化,是儿童文学中运用最普遍、流传最广泛、很受儿童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儿童故事的特征
一、主题集中明朗:主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寓有明显的教育目的。• 《谁勇敢》 杨福庆 • 内容:敢捅马蜂窝的小松在马蜂炸窝后狼狈而逃,不敢捅的小勇在紧急关头保护钢钢却被马蜂蜇肿了脸,痛得哭了,两相对比,告诉幼儿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写作特点:对比;对话简洁口语化,但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二、情节曲折单纯:以动人心弦的情节取胜。
1、突出传奇性
• 传奇性就是情节曲折、离奇,具有某种怪异性和神秘色彩。
方法:采用”变形”的艺术手法,通过高度的夸张,将生活特异化、漫画化或理想化,有时还可以使情节具有某种荒诞性,但又是合理的。《班里选出的小偷》(陈本学)
2、强调意外性
• 意外性就是情节的发展往往出乎读者或听众的意料之外,具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 方法:采用“巧合”的表现手法。要巧中有常,巧而不为。《南瓜生蛋》
3、注重单纯性
• 单纯性就是故事线索单纯清楚,情节主线一般都单线发展。• 情节单纯不等于情节简单或单调。• 情节单纯并非呈直线状态。《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4、讲究连贯性
• 连贯性就是故事情节环环相扣,首尾呼应,没有太大跳跃性。• 方法:以顺叙为主,一般不采用倒叙,很少用插叙。《黄瓜》
5、重视完整性
• 完整性就是故事情节必须有头有尾。故事发生发展过程完整,有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苏珊的帽子》
三、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1、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
2、巧妙设置悬念
• 故事情节曲折,有悬念,有巧合,细节丰富。
四、语言质朴而活泼
最突出的特点:故事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语言具体形象,口语化,可以阅读和讲述。
普罗普故事结构分析
• 表现一:故事一般以“从前”开头,或以功能相同的其他方式开头。
作用一:将故事放置在过去,说明故事发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一个远离讲述者、听众或读者的世界。为虚构找到了合适的空间和理由
• 表现二:童话故事一般以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的胜利结尾,并且保证“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作用二:听故事的孩子也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能够克服障碍,成功地在生活中找到幸福。
• 表现三:故事具有基本的对立结构。即匮乏/补救结构。在其他作品中可延伸为禁止/违背、需要/帮助、任务/完成等。
作用三:这种对立使儿童认识到问题的基本形式,使一切情景简单化,可以帮助年幼的孩子应付自己的问题。
第八节 儿童报告文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1.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2.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作用。 3.儿童报告文学的形式要求。 4.儿童报告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报告文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冲不垮的是精神推不倒的是心的长城灾难定格,历时定格2011年8月19日,原本只是历史长河中极其普通的一天可是它却成了四川人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流经巴蜀大地的石亭江、沱江等江......
报告文学(集锦12篇)由网友“爱吃肉肉肉肉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报告文学,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篇1:报告文学征文启事 为宣传和展示全国军民积极参与构建和谐......
本文属于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文章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土地沙漠化报告文学,作者引用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