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教学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
工作室成员牛晓芳上课实录
撰写时间:2011年7月10日 22:21
《去括号》教学实录
聊城七中 牛晓芳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问题,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滤去括号.2. 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正确去括号.3. 经历探索去括号法则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教学重点
1.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2.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运用法则去括号.教学难点
1. 正确理解法则的特征,特别是去括号时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2. 正确去掉括号前面带“-”的及括号前面的系数不是1的括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问题1:时代中学原有电脑a台,暑假新增电脑b台,同时淘汰旧电脑c台,该中学现有电脑多少台?(电脑演示)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生1:a+b-c.师:好,同学们有没有其它的表示方法?
生2:a+(b-c).师:你能给大家解释这个式子吗?
生2:a台是原有的,(b-c)台是新增的减去淘汰掉的,是实际增加的台数,所以〔a+(b-c)〕就是现有的.师:你解释的很清楚.师:问题2:李强去书店买书,带去人民币a元,买书时付款b元,又找回c元,李强还剩余多少元?
生3:a-b+c.生4:我的表示方式是:a-(b-c).师:请解释.生4:(b-c)元是李强买书花的钱,所以〔a-(b-c)〕元是剩余的钱.师: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正确.点评: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设置简明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能够在已知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师:观察a+b-c 和a+(b-c),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吗?
(2)这两个代数式的形式有何不同?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5:这两个代数式都表示时代中学现有电脑的台数,它们的值相等.师:我们可以写成:a+(b-c)= a+b-c.生6:这两个代数式一个带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师:从a+(b-c)到a+b-c就是去括号运算.(教师出示课题)
(出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去括号改变的只是代数式的形式,值不变)
师:同样,对于a-(b-c)和a-b+c这两个代数式,它们的值相等,可以写成:
a-(b-c)=a-b+c,从a-(b-c)到a-b+c也是去括号运算.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计算下面的两组式子:(1)3x+(-x+2x)= ; 3x-x+2x=.(2)3x-(2x-x)= ; 3x-2x+x=.(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生7:(1)组的两个式子都等于4x,它们相等.师:所以3x+(-x+2x)= 3x-x+2x.生8:(2)组的两个式子都等于2x.师:所以3x-(2x-x)= 3x-2x+x
师:请同学们观察a+(b-c)= a+b-c和3x+(-x+2x)= 3x-x+2x,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括号前面是什么符号?
(2)你发现了去括号有什么规律?
(学生先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生9:我们组发现,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师:同意他的发现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只有两个组的同学没有举手)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 生10:我们认为他说的不准确,如果只去掉括号,那么它前面的“+”号呢?应是连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生9:前面的“+”号已经给b了.生10:那么对于3x+(-x+2x)= 3x-x+2x中括号前面的“+”号呢?
生9:这„
师:你能以3x+(-x+2x)= 3x-x+2x为例把去括号的过程在黑板上写一遍吗?
生10: 3x+(-x+2x)= 3x-x + 2x
↓ ↓ ↓
去掉括号 符号不变
师:很好,根据生10写的去括号的过程,生9你能重新叙述去括号的规律吗?
生9: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教师板书法则)
师:请同学们观察a-(b-c)=a-b+c和3x-(2x-x)= 3x-2x+x,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已经总结出了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况,对于括号前面是“-”号的就容易回答了)
生11:括号前面是“-”号,将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教师板书法则)(让学生归纳概括法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注意:(1)去括号只改变代数式的形式,而不改变代数式的值;(2)去括号要连同前面的符号同时去掉;(3)“不变”和“改变”是指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师: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法则:“正不变,负相反”.点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例1:先去括号,在合并同类项:
(1)4a+(2a-b)(2)2ab-(3ab-2a)(3)a-(-b+a-c)
(学生先做,教师巡视)
评析:根据巡视,发现同学们做题的情况:第(1)题都能做对.(2)、(3)题错误较多主要是在去括号时只改变第一项,后面的符号没有变.例2:化简:
(1)4x-2(x-y)(2)8m+2n+2(5m-n)(3)(5a-3b)-3(a-2b)
2师:“化简”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1)小题括号前面是-2,怎么去掉括号呢?
生12:利用乘法分配律将“2”乘以括号中的每一项,再去括号.生13:我认为利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将“-2”乘以括号中的每一项,不用再去括号.师:你是将“-”号看做是-2的符号.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第二种方法较简单,但要注意变号.请三个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下面完成.师:通过这个例题,你认为去括号法则与乘法分配律有何关系?
生14:去括号实质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将“+1”或“-1”乘以括号中的每一项.点评:由学生完成例题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方法,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口答教材第134页的练习1,再做练习2.(抽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最后让学生评价板演过程)
四、归纳总结.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学会反思,学会总结.五、布置作业.基础题:教材中习题6.3 A组的2、3题;
选做题:教材中习题6.3 A组的1、2题.
篇1:去括号教学反思去括号法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这部分知识对于后面的整式加减,解方程,以及后来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等内容及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
《去括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去括号法则,难点是应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运算。教材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去括号方法,运用类比方法,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
《去括号》教学设计教学前设计: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具体题目的运......
去括号教学反思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以后学习整式乘除、分式运算、一次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
去括号》教学设计与反思发布时间: 12/8/2011 PM 4:21:10 《去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2.探索去括号的法则,概括并应用法则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