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动物》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墨动物画教学案例”。
《水墨画动物》教学案例
宁海县前童镇竹林小学 王华程
【设计理念】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剥夺了情感,艺术就失去了价值。没有情感内涵的作品是抽象而干涩的,难以打动别人,引起他人的共鸣,同时也难以感动创作者自己的。
儿童水墨画更注重的是它的趣味性,趣味性不但需要情感的支撑,同时更会因为情感的浸润作用而使作品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我在向学生提问时,立足于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如“如果你是一只超级大动物,你想拥有鱼鹰坚硬的嘴巴吗?你想拥有骆驼的身体吗?你还想拥有哪些动物的身体部位呢?”等等。让学生动心、动情,则笔下的动物无不赋予情的内涵,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学生情感心历的化身。教学中,我也以自己充满情感的语言和体态去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试图营造情感的氛围。儿童艺术创造的最大动力就来源于情感,情感充沛的课堂,学生的灵感会不断闪现,创作的形象会更加地自由而生动,他不在乎造型准确与否,而只在乎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是一潭死水,没有情感的人,就像一个稻草人,有的只是心腹的空洞。
笔者所在的小学地处农村,对于中国画教学的实践有一定的不利条件,因而面对的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可能还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在内容上重在让学生了解了解浅显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包括水墨画工具及基本运笔、墨色,使学生正确地了解、学习祖国传统绘画,认识墨色运笔;在取材上选择了想象动物的创作,笔墨更为大胆,形象更为生动,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突出水墨画的“神韵”、“似与不似”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水墨画的神韵、意境。
【教材分析】
儿童水墨画教学的重点是在基本了解、掌握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 通过水墨语言大胆表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儿童水墨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与稚拙,表现出不同儿童独特的个性及审美情趣,同时要具有水墨画特有的笔墨情趣。《水墨画动物》题材内容上截取不同动物的局部,经过学生组合再想象,能创造出更多的生动有趣的笔墨效果。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水墨画的独特表现方法,了解中国画构图中的诗、书、画、印等。
2、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运用,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3、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动物特征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升华对美的认识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画动物以进一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韵味以及中国画构图中的章法布局。
难点: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创作一幅有趣味的水墨画动物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宣纸等基本国画工具材料。(教师)水墨工具,多媒体课件,音乐等。【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并告知学生要文明有序、卫生地使用国画工具,安定学生情绪。)
一、课前互动营造氛围,调动学生自信
1)师:同学们,请起立,课前我们先来热热身。立正,挺胸,抬头,跟我一起说‘我长得很美,人人都爱我,我是超级大宝贝’。
生模仿教师动作及语言,放松情绪。
【设计意图】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一开始进行一个培养自信心的互动,有助于营造美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信大胆地创作。
二、初步了解水墨画工具,感受水墨特点。1)师:同学们,今天桌子上有些什么工具呢?师:这些就是我们画水墨画的工具。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来进行水墨画创作。
2)师:首先请同学们来体验一下毛笔、墨、宣纸,同学们拿起笔蘸上清水,在水桶边梳理好毛笔,再在宣纸上点上一滴清水,你观察到了什么?
3)师:笔尖蘸少许墨,在宣纸上的清水点上点墨点,仔细观察点的变化。(选或轻,或重对比明显的学生作品进行交流体验感受)
4)师:然后把笔在水桶里轻轻地蘸一下,仔细观察清水,又有什么变化。画好的同学把笔搁一边。
生尝试并交流体验感受。
师小结:本是普通的水、墨和毛笔,配合在一起却能在宣纸上、清水中产生了水墨开花,异常神奇、不可思议。
【设计意图】:尝试在宣纸中滴水、点墨,观察水墨相融的变化,初步了解水墨特点,调节学生的创作趣味。在简单的体验中不经意间加深了学生对水墨相融的印象,为下一步思考、尝试绘画方法做好心理准备。
三、比较、欣赏动物图片,思考、尝试绘画方法。
(过渡语)师:接下去让我们一起走进水墨画的动物世界,感受水墨画的魅力所在。
1,出示生活中鱼鹰的图片,认识鱼鹰的特征,重点分析鱼鹰的嘴巴的特点(硬朗有力)
欣赏水墨画中的鱼鹰,交流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鱼鹰的身体特点,重点分析如何绘画鱼鹰嘴巴的线条(浓墨中锋,运笔快而有力且水份不易过多)
师:如果你是一只捕鱼能手的鱼鹰,会拥有怎样的嘴巴,请把它画下来。2,比较欣赏骆驼的现实图片和绘画作品,思考作者是怎样画出骆驼身体大块面的毛茸茸的特点。(淡墨侧锋,水分充足且运笔速度稍慢,使墨渗透纸背,达到毛茸茸的效果)
师:你觉得还有什么动物的身体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画,请你动手把它画出来。
生思考交流绘画方法并大胆尝试。师小结:在水墨画中,用笔的轻重力度和运笔的快慢节奏会直接影响绘画表现
【设计意图】:欣赏个别动物图片,了解其生活特点,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获取水墨画中的运笔、中锋、侧锋、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等知识点。并尝试绘画动物局部。从中开始初步学习动物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在不经意间掌握了学习要点,降低学习难度,提升了学生的趣味。
四、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国画艺术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名师的画作,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笔、用墨表现动物的特点。
1)出示幻灯片:以面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吴作人的《双驼》、《奔苍苍》为例
其中前两幅都是用中锋浓墨来拉开骆驼的脖子跟身体的空间。用淡墨侧分表现骆驼的身体,以及中锋淡墨表现四肢。最后用浓墨勾画出简单的嘴巴。以块面的方式表现出了骆驼的特点,让人不禁想到苍茫的沙漠,体会到一种艰辛跟孤独。
以欣赏黄胄的《母子图》跟吴作人的《熊猫》完整的有诗书画印特点的作品为这组的结束。
2)出示幻灯片:以点为表现手法的作品。齐白石的《虾》、《群鱼》为例。3)出示幻灯片:以线为表现手法的作品。虚谷的《松树》、《松树金鱼图》为例。
【设计意图】:在欣赏过程中横向上先欣赏单个作品为主的图片,再欣赏完整的,结合诗、书、画、印的内容进行欣赏。纵向上分别欣赏以面、线、点三类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培养学生正确欣赏水墨画的视角。
五、由画面组合局部动物身体,想象超级动物。出示动物局部身体组图
师:如果你是一只宇宙超级无敌动物,你想拥有哪些动物的身体部位,把你想要的动物部位运用中锋侧锋和丰富的墨色画下来,并请画得好的同学到黑板上进行合作添画完成想象中的动物。
学生布景添画。【设计意图】:尊重学生自由创作,激发学生想象,进行布景添画,使学生作品展现出多样又统一。把已有的动物局部进行想象组合,完成想象中的动物,添画布景取名,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六、展示、欣赏学生作品,课堂小结提升认识。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设置墨色最丰富奖、构图最和谐奖、运笔最轻松奖鼓励学生创作。师:今天我们用水墨画的形式绘画了小动物,希望同学们能用我们的爱心来爱护小动物,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生活中有很多美的的东西,不仅仅是小动物。我们要深入生活挖掘美,描绘生活创造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培养善于发现别人美的眼光,因为生活中美的欣赏无处不在,需要我们深入生活挖掘美,描绘生活创造美。陶冶高尚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反思与分析】
毕竟是第一次参加片活动,之前进行了反复的试教与磨课,不断地改进和思考。结合听课老师提出的中肯建议以及自己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以下的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
第一,对构课的认识不够深入。比如课前的互动没有更好地为上课内容服务,把提高学生自信的内容换成让学生做做动物的动作,回忆并表演个别动物的特点。这样既通过肢体语言以及口头表达来达到激发学生绘画动物的兴趣,调节了课堂氛围,又为之后更好地想象创作埋下了尤为重要的伏笔。
第二,对欣赏的内容把握不够侧重。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很宽泛地提到了很多的水墨画元素,比如留白、写意、想象,仅仅只是蜻蜓点水式地讲授。倘若就深入结合运笔和用墨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展开学习,并且尊重孩子的视角,倾听孩子的观点,关注孩子的理解。毕竟在感受上我们成人比孩子多的是知识、阅历积累,多了几许理性,而孩子们则蕴藏着与生俱来的纯洁、感性,师生共同的交融、碰撞是对一件美术作品最好的诠释。改变传统的传授式美术欣赏教学,以问题探究式欣赏教学有助于明确欣赏方向,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如在欣赏《双驼》的时候就可以提出“你觉得画家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骆驼的身体的?”“你觉得什么动物的身体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表现呢?”。再如教师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提出“这 5 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你想了解关于这幅作品的什么?”“你很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共同探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从学会欣赏作品变为“我”会欣赏作品,既深入落实了教学内容,到达教学目标,又提升了学生的欣赏判断能力。
第三,对创作的讲解不够及时。在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仅仅只是作了个别的辅导,其实在课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出现了绘画单个动物肢体的现象,只有个别学生真正按照我的要求把单个动物肢体结合在一起绘画出一个动物。当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时,则折射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明确任务要求,学生自然就不明确。所以这时如果能及时拿起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全班点评,就可以杜绝类似情况继续发生。而我就是错过了这样的点评时机,导致费时费力地一一纠正学生习作的错误。
第四,对展评的解析不够多元。在最后的作品展评环节,设计了墨色最丰富,构图最和谐,运笔最轻松三方面进行学生点评。尽管在点评的方向是给予了具象地引导,是否可以在这基础上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感受。如,教师可以提出下述问题:“你觉得这幅画墨色丰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假如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摆放在哪里?如果是你将如何表现这幅画呢?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你有什么感触?”一系列的提问层层推进,在增强学生对笔墨的理解能力和促进创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再者,评价时还需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引导学生,在肯定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评价活动使学生掌握对作品的欣赏与评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启发学生情感创造为突破口,力争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这是本课最值得我欣慰的地方。对于课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入琢磨,希望以后除了在细节上做得更到位以外,能更多地思考课本身,使其挖掘得更深入,让课平常但不平凡。
通过这堂公开课的磨练,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内容方面,应该强调学生的意识、淡化完全临摹,给予儿童充分的创造空间和情感空间,只有内心的真实体验得到充分表达,才能使儿童的作品个性张扬、风格多样。虽然在传统的观念来 6 看,这似乎有悖于中国画的传统审美规律。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儿童国画作品还很难说有完全意义上的作品风格,我们更应该十分珍爱这种鲜活的“天然”风格倾向,以宽泛的艺术理念来正确看待,并完善这种可贵的个性风格及其每个学生真实生命的魅力。总而言之,儿童的国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传统中了解特点、掌握规律、吸收精华,也要帮助学生浅显了解国画的艺术思想和风格内涵,并活用于表现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教学才显得意义丰满。儿童国画教学任道重远,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改进,我会继续努力向前,一路且歌且行,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朱国华.怎样上好造型·表现课[M].四川: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刘世彬 蔡琳华.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M].四川: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水墨画教学案例 ———有趣的甲骨文王淼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教学背景“水墨情趣”是苏教版《美术》第三册的课例,对于刚刚接触水墨画的二年级学生,我采用游戏的方式......
水墨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简单的用笔与用墨。2、方法与过程: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
水墨画——动物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学生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并大胆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与众不同的动物形象,感受水墨画的独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水墨画——动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课《水墨画动物》中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学......
水墨画动物课件水墨画动物课件 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