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模范李兰贞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支前精神”。
支前模范李兰贞
作者: [] []
1916年,李兰贞出生在灌云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后经媒人介绍,嫁到淮阴县张集乡生活。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一切为了支援前线”,淮海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热潮。李兰贞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积极响应号召,和丈夫一道,毅然走上了解放战场。
在淮海战场上,李兰贞组织姐妹们向前线送米、送面、送衣、送鞋,使战士们打起仗来没有后顾之忧。她们不但做军鞋,碾米磨面,还争着和丈夫一起上前线当民工。战场上,无数支前民工头顶国民党飞机轰炸,推着小车将军粮、弹药送往前方,将伤员安全运到后方医院。李兰贞的丈夫就是支前民工队中的一员。战场是可怕的,由于平时的营养跟不上,有一次李兰贞的丈夫在高强度的工作中累得生了病,但是他依然坚持上前方,后来实在支持不住,被李兰贞发现了,懊悔地对李兰贞说:没有能够为解放事业坚持到底,生了病!李兰贞热泪满眶的握住她丈夫的手,深情地说:“你就放心吧,我会替你完成任务的。”
她和担架队员头顶上国民党的飞机在轰炸,阵地上枪林弹雨。由于她是代夫抬担架的,担架队里女队员不多,一般支前的姐妹们都在后方没有上前线的。担架队里的同志都劝她,不要她上前线,太危险了,而且体力也跟不上。但是她没有听,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正因为前线危险所以才更需要人,无论男女大家的理想都是一样的。可能是受到她的鼓舞,支前的老百姓们更加的团结。她4次参加常备民工,一直与男工一样抬伤员,谁说女子不如男,受李兰贞精神的感染,在她之后,很多妇女要求上前线抬伤员。
支前的百姓们开始了紧张的支援准备,李兰贞带出了妇女担架队但是没有领头人,姐妹们都深知她机智勇敢,谁也不和她争,一致表示同意她担任妇女担架总队长。李兰贞得到大家的认可,非常的感动,决定带领大家有纪律有次序,出色地救助伤员。她们不但在战场上运伤员,还为前线送粮草,每夜行军八九十里。
战场上子弹无眼,有时前线的形势非常的危险,说不定担架队员也会受伤,这时她就会把危险的事情分配给自己。
1949年1月,在华中六专署举行的庆功大会上,李兰贞被评为担架总队特等功臣。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她被授予“支前及治水模范”。很快,她的光荣事迹就被登载在报纸上,李兰贞也由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成长为一名巾帼英雄。
李兰贞的一生有很多平凡而动人的故事,由于历史的原因,李兰贞直到八十多岁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她的遗憾,因此,她没有因为获得了荣誉而骄傲,也从没借此向政府要求什么,只是默默地为家乡做贡献,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1999年6月,已经84岁高龄的李兰贞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在子女的搀扶下,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前光荣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11月13日,李兰贞因病逝世,享年88岁。(蒋辉)
《李继贞传》阅读训练李继贞,字征尹,太仓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大名推官,历迁兵部职方主事。天启四年秋,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降级,已而削籍。崇祯元年,起武选员外郎,进职方......
1、基本信息本人李贞国,属于电表软件部,本年度的主要工作是数字化电能表软件的学习和开发,从七月处入职至今已有半年。2、本年度主要工作内容回顾初入职时我被安排在三相表项目......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李昭贞,自我介绍 李昭贞。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下我。首先,我是一个韩国出生的女孩子。 我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和别人交流。 家里一共有5个人,有一个姐姐......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关于开展“点燃生命”全国巡回报告的公益活动(专家介绍)各位家长: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
投身社区干事业 为民服务天地宽——记珲春市人大代表、珲春市友好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贞子 珲春市人大工交财贸办如果说祖国是我们的家园,那么人大代表便是发展道路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