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个”的偏误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量词个的偏误分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摘 要]: 量词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在一定阶段内,学生尤其容易出现量词“个”的泛化,而且量词“个”的偏误会一直伴随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造成这种错误, 不仅有“教”的原因, 还有“学”的原因,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影响,应采取有效办法, 帮助学生避免偏误,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在对一些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短期进修班的美国留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 在学习说句子“我是一个美国人”时, 学生往往觉得奇怪,因为在英语里, 同样的意思说出来是“I am an American”, 即 “数词 + 名词”, 而用中文表达时却要加上“个”,即:“数词+量词+名词”。“个”是留学生最初接触到, 也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量词。学生在知道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后, 喜欢以不变应万变, 所有的数词和名词之间都用“个”, 于是出现诸如:“我家有一个马”, “教室里有几个桌子”,“我养了一个狗”,“我有一个电脑”等病句。四个名词涉及不同的量词, 马用“匹”, 桌子用“张”, 狗用“只”或“条”,“电脑”用 “台”。即便在后期,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量词后,当出现新的事物名词需要与数词搭配时,学生仍然会倾向先用“个”来代替。
我觉得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汉语作为母语并经常在生活中操练的人来说, 对量词的很多规则性的东西早已习以为常,而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则不同, 在遇到这一具有汉语特色的语言时, 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有的留学生就企图找“捷径”, 他们发现很多名词都能和“个”搭配,于是就用类推的办法把“个”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中新的语言现象上, 把“个”当作一个“万能”量词,造成了偏误。
2、当学生把“个”当作万能量词,不管是什么名词, 其前面都放“个”, 如:一个楼,一个书,一个门时,让他们高兴的是在日常的交际中很多中国人都能够听得懂,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便觉得这是一个巧妙的方法,因此也助长了他们对量词“个”的依赖心理和使用时的取巧心理,铸成了留学生对量词学习的惰性。
3、由于量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闭性词类, 列举起来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每个量词都有自己的固定搭配,有一些量词的用法又比较复杂,对于什么样的量词和什么样的名词 / 动词搭配只能凭借机械的记忆, 当学生碰到具体问题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在一些教材中对量词“个”的解释又比较笼统、抽象:“个”是使用非常广泛的量词, 甚至还可以代替其他量词。这虽然可以偶尔解决量词缺失的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学生对量词“个”的适用范围。
4、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对待教学的态度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具有开放性,教师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可是很多时候在涉及到量词教学,教师就刻意回避了语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喜欢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并告诉学生这是汉语的一种习惯。“个”的用法虽然很广但还是比较复杂的,每一个其他的量词在搭配时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讲到其他量词与“个”有交叉重叠的用法时(如一个/位老师,一个月亮,一轮明月),教师应该积极提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个”能够代替和不能代替其他量词的意义所在,消除学生可以用“个”就无需记忆运用别的量词的惰性心理。
以上分析了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量词“个”时出现的偏误及造成偏误的原因,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偏误提出几点对策,希望能很好地帮助留学生减少学习中的相关错误。
1、当学生在不知何为正确的量词时用 “个”,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该适度宽容,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个”比没有量词强;另一方面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避免“化石化”的产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量词时,不仅要指出哪个是量词,还要尽可能以趣味的方式来讲解量词,比如说某些量词的文化底蕴、修辞作用及色彩意义等,尤其是那些可以和“个”在某些方面通用的,让学生明了它们与“个”的不同之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这些量词的印象,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记住,在以后使用量词时会仔细考虑,增强了学生的量词的词汇量和在现实生活中正确使用量词的目的。
2、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教师的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学生影响巨大。虽然量词只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量词“个”又是量词教学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作为学生最先接触,接触最多的一个词,教师的引导、2
教授的意义就更为深刻了,如果学生基础打得好,后面的学习偏误就会少一些。教师要掌握量词的基本语法知识和理论框架,还要掌握量词的文化底蕴和系源问题,等等,这样才能在学生问起老师:一 窗户,为什么可以用“个”又可以用“面”、一个月亮为什么要说成一弯新月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回答学生:这只是个习惯,你记住都是对的就行了。一个心思细腻的教师还应善于总结归纳学生的错误,并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此外还应对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所要接触到的量词以及这些量词中“一对多”、“多对一”、容易与“个”产生纠结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对策。
3、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量词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在交际中广泛用量词“个”,是因为他们感觉到量词在此时此景的表达中的不可缺少性,只是迫于不知道合适的量词才被动使用。如果教师教学和学生习得量词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语境或情境,那学生习得量词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再多做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么偏误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量词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情境,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味的机械模仿记忆,学生要敢于开口说,不回避,不放过每一个锻炼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量词大聚会的表演(买菜/水果/散步写景等等有量词的场景表演),或学生之间的量词大PK(看谁说的多,说的全,说的细,说的对),除了重视在课文中出现的量词,更要多注意学生日常生活中高频运用的量词,增强学生在初级阶段学好量词的信心和成就感;此外,还要树立学生的语境意识,教会学生自觉依靠语境,努力做到准确、得体地选用量词。
以上就是我在实践中发现的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个”的偏误问题,并对此提出的一点个人的建议和教学对策。由于知识储备不足、理论分析能力有限,可能有一些方面分析的不是很到位,希望老师批评指正。量词作为汉语的一大特色,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远不止于此,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更有实施性的对策方法,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重点、难点。量词“个”以其高度的出现率、广泛的使用范围,在量词中占据要地位。......
★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1分)(2)偏误......
★ 外国学生常说“„„”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1)我明天见面他。(2)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3......
“得”字偏误分析罗丽雅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摘要本文将“得”字补语分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以北语语言资料库的“留学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为研究对象,根据作......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习得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偏误是意料之中的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