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简介_国际志愿者日宣传资料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06: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国际志愿者日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际志愿者日宣传资料”。

!、国际志愿者日简介:1985年,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成立于1970年12月,总部设在日内瓦。中国自1981年起同该组织合作。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资源为社会提供非赢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2、中国志愿者行动:中国的志愿服务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倡导的志愿活动以及成千上万的较小规模、自下而上的社区基层组织这两方面的力量所推动的。通过志愿活动,志愿者不仅使他们所服务的社区受益,而且令自身受益。志愿者能够通过志愿服务来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和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志愿服务通过教导人们要有责任心以及促进互信和谐,让整个社会更有凝聚力。

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开展15年,累计已有3.82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2008年累计有超过506万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170多万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举办。

2009年7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19日上午,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致信祝贺。他强调,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是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央宣传部,设在中央文明办。基金会的宗旨是,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支持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引导人们多做好事、增长好心、争当好人,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会议审议通过基金会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组成人员,对基金会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据了解,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近期将资助开展‚百万空巢老人关爱行动‛和‚万名双语教师志愿援疆行动‛。

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名,中国现有社区志愿者组织43万个。

2008,中国志愿者感动世界对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大四学生贺子丁来说,2008年给他最深的记忆和感触离不开三个字:志愿者。‚‘5〃12’地震发生后,我去了四川绵竹做志愿者服务;我也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在奥运村的16天志愿者服务一生难忘。‛他说。5月12日,一场8.0级大地震袭击中国。顷刻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数十万人受伤。解放军、专业救援队、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中国开始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活动。而志愿者,也成为那场抗震救灾中人性的闪光点。

‚地震发生后,从新闻中看到灾区那么惨,同学们都特别想去灾区为灾民做点什么,‛贺子丁说,‚但团省委和学校当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决定有选择地派人前去,我幸运地被选上了。‛

5月15日到了绵竹体育中心后,贺子丁和他的同学被安排为从广州来的一支医疗队作后勤和协助工作:打水、抬伤员、搬医药用品,甚至为说粤语的医生和讲四川话的伤员当翻译。

‚我们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只希望能为医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伤员提供最好的协助。‛ 据报道,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0天时间,就有约20万人次志愿者到灾区帮助抗震救灾。在拥挤的医院、在分发食物的队伍中、在清洁安臵点的人群中,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而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全国各地,为的就是‚我要为灾区做些什么‛‚为遭受创伤的民众送去我的关爱‛。

中国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展现的奉献精神,感动了世界。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说,中国受灾民众、救援者和志愿者的感人故事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感叹:中国原来是这样!

《澳大利亚人报》写道:‚多数志愿者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是自发自愿的,没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他们有的驱车几千公里到灾区救助灾民。‛该报把灾区志愿者称作‚中国温柔的心‛。

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教授认为,‚5〃12‛地震灾区中志愿者的感人表现,一方面说明人类有在危急中互相救助的本能,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在灾难中救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这次地震灾害更加激发了中国人的这种互相关爱的精神。

志愿者,这个充满奉献的词汇,也融入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辉煌之中。在北京奥运会从筹办到举办的全过程中,志愿者所展现出来的自信和蓬勃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希望和专业素质。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机场、地铁、奥运村、赛事场馆,到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观众和运动员引路,疏导赛场人流、解答各种问询,他们不辞辛劳的服务和美丽的微笑给各国来宾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有170万奥运志愿者在不同工作岗位,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从事奥运志愿服务工作。这些志愿者大部分都很年轻,属于‚80后‛甚至是‚90后‛一代。

北京奥运会期间,贺子丁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南部安检口做安检协调员,每天在观众入场时协助安检、引导观众入场、回答观众各种问询。

‚从来没有和那么多的外国人交流过,‛回忆起奥运会志愿者的经历,他兴奋地说,‚但也不紧张,反而是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想到自己有机会为各国观众服务,就感觉特别愉快,而且觉得一定要将四川灾区和中国人的坚强、热情和文明展现出来。‛

‚观众对我们的服务也很认可,‛贺子丁说,‚有一位外国观众对我们说‘你们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棒的志愿者’,我们听了以后特别高兴!‛

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曾对北京奥运志愿者作了长篇报道,文章中将那些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擅长用英语与外宾对话,富有爱国心的中国年轻人称为‚鸟巢一代‛。

《纽约时报》则说,中国的奥运志愿者向世人传达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年轻、爱国、有激情并充满自豪感。

丁元竹教授说,北京奥运会与汶川地震相隔近3个月,但在奥运志愿者和地震灾区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相同的爱心、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汶川地震,曾让家在汶川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菊陷入失去16位亲人的巨大痛苦中。但是,3个月后,这位女孩子却站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舞台上,成为接受国际奥委会委员献花的12名奥运志愿者之一。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志愿服务使我感受到爱、体会到责任,并在这种情感中变得坚强。‛

中国首个省级志愿者联合会在广州成立

新华网广州12月5日电(记者赖少芬)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国内首个省级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当天在广州成立,使广东近350万名志愿者有了一个共同的‚家‛。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5日选举出由221人组成的理事会和94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并决定聘请中国工程

院院士钟南山等11人担任联合会的荣誉会长,聘请香港著名演员、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成龙担任联合会的特邀荣誉会长。

据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向欣介绍,联合会的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多为已经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各级志愿者组织或中央及省直有关单位、高等学校的志愿者组织,个人会员除少数的特邀会员外,大都是各类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

向欣说,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包括129个团体会员和298个个人会员,这意味着联合会对全省近350万志愿者的有效覆盖。

据了解,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的工作包括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制定广东省志愿服务规范,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事业化、公益化和规范化;组织、指导、协调各级志愿者组织及会员开展服务活动;培训志愿者,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技能;统一标准,进行考评,表彰优秀志愿者;整合社会资源,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进行项目推广和培育,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协助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等。

国际志愿者年

为向世界人民展示志愿者作出的卓越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志愿精神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1997年11月召开的第5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YV 2001)的决议。

国际志愿者年的四大目标是:充分认识志愿贡献、积极支持志愿活动、建立志愿网络体系和倡导弘扬志愿精神。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揭幕仪式于2000年11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

中华志愿者协会

2011年4月26日,中华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是由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关心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单位或组织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联合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央文明办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业务范围是维护志愿者权益、规范志愿者行为、提高志愿者素质、宣传和培育志愿文化。

2011年是国际奥委会与全社会共庆‚国际志愿者日‛10周年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国际奥委会当天在其官网发文,与国际社会一起庆祝这一全球志愿者的节日,为国际志愿行动喝彩。国际奥委会强调,志愿服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与核心价值所在。体育的发展,以及奥运会和其它体育赛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均离不开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志愿者 没有金牌的冠军

现在,每一届奥运会都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尽管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在奥运精神的激励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奥运会的各项服务之中,为促进各国人民和选手之间的交流、尊重和友谊作出了无私的奉献。用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的话说,‚他们是真正的冠军,他们在平凡的服务中传递着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是奥运会获得最后成功的保证。‛

据悉,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将有70,000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而明年1月即将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的首届青年冬季奥运会上也将有1,2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潘基文呼吁人人参与志愿活动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当天举行会议,纪念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的决议通过十周年。潘基文发表致辞,呼吁开发人人帮助他人的潜力,鼓励决策者在支持志愿者精神方面更加有所作为,并敦促每个人思考能为志愿者事业做出的贡献。

潘基文在致辞中说,着力解决全球各项挑战不仅是各国政府的工作,也是人民、社区和民间社会的事情。他说:‚值此国际志愿者日,我们认识到志愿者所做的奉献、他们值得称道的服务精神以及为实现联合国各项目标所做的广泛努力。今年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每个人帮助他人的潜力。人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志愿服务至关重要。‛

潘基文指出,在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以参加志愿人员组织、个人在自己社区提供服务以及作为联合国志愿者加入联合国及其伙伴方的行列等多种形式提供志愿服务,帮助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平。潘基文还称赞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保护以及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的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他强调,这些志愿者满腔热忱履行承诺,有助于证明志愿活动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同日,第66届联大主席纳赛尔发表致辞,称志愿主义是参与及改造社会的强大资源。纳赛尔说:‚志愿主义能战胜社会排外主义和歧视,增强合作价值,帮助建立更好的世界。‛他呼吁人们将志愿主义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共同支持和促进志愿活动。

联合国当天还发布了首份《世界志愿行动现状报告》,以增进公众对志愿主义及其发展成就的了解,以及对志愿服务工作深层价值的理解。

联合国大会1985年通过决议,决定从1986年起,将每年的12月5日设为国际志愿者日,以强调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更多的人以志愿者身份开展活动,促进社会发展。1997年,联大通过决议,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旨在推动各国充分认识志愿贡献,积极支持志愿活动,建立志愿网络体系和弘扬志愿精神。

国际志愿者日

国际志愿者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40/212号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

国际志愿者日

携手温情,传递爱心——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为迎接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也为了扩大聊城大学志愿者在学校和同学们的的影响力及认同感,我校特举行今次的国......

国际非暴力日简介

国际非暴力日简介(精选7篇)由网友“李普芋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国际非暴力日简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国际非暴力日简介 6月15日,第61届联大通过......

国际志愿者日活动

“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12月5日,为庆祝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由团区委、区文明办、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单位在久长路步行街隆重举......

国际志愿者日倡议书

国际志愿者日倡议书亲爱的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同学们:岁末月初,这个日渐寒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明媚温暖的日子:12月25日——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

下载国际志愿者日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志愿者日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