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第十六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十六课汉语阅读教程”。
第十四课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有表情地唱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从而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作用;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中的“看、玩、想、学”,歌曲教学中的“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了解歌曲的环保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教学难点:
在“跳格子”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
(二)学习新识
1、学习强、弱记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这是森林里什么鸟儿的叫声?两次叫声有何不同?
生:布谷鸟叫(引导生回答)一个强 一个弱 出示:f强 p弱
2、学习渐强、渐弱记号、四分休止符
师:接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两串布谷鸟叫声,有何不同?
(引导生回答)声音变大、变小的区别
出示:渐强 < 渐弱 >
寻找生活中的渐强 渐弱(可用拍手、演唱方式来表达)2 3 4︱5 4 3 2 ︳12 3 O︱5 4 3 O ︳1
第十五课 小放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演唱《对十》,能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并能边唱《对十》边打霸王鞭。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认识一些宽音程。
认真聆听双簧管独奏《小放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演活动,体验放牛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聆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对十》,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唱歌曲《对十》,并能边唱边打霸王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营造音乐环境
2、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
师:同学们,今天小精灵邀请大家去参加在森林中举行的灯谜活动,你们高兴吗?
师:不过,小精灵要考考大家,它带来了难题《谁家的门铃在响》,如果能顺利闯关,我们就能到达灯谜活动的现场。
(1)用多媒体或动物头饰展示:
(2)老师弹琴,学生听模仿唱,唱得好奖头饰。
3、猜谜
二、学唱新歌
1、掌握新歌
(1)全班听录音范唱《对十》,初次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
第十六课 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月圆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信、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通过欣赏歌曲的情绪,使自己用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月圆曲》、欣赏《摇篮曲》使学生能够体会月光的美及夜晚的安静。教学重点:
学会唱《月圆曲》 教学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月圆曲》中的二声部。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听赏《摇篮曲》 A、说一说 B、动一动
师:请你学着妈妈哄小宝宝的模样动一动!(学生可自由律动,模拟歌曲中的情景。)
C、唱一唱
师: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你能学学吗?让我们用“ U”来学学妈妈好吗?
二、引导掌握
1、创设情境
师:《摇篮曲》描述了妈妈在夜晚哄小宝宝睡觉的情景,你还能回想出你知道的与“夜”有关的诗或儿歌来告诉同学们吗?(鼓励学
第十四课 降落伞 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2、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3、知道是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4、......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散文欣赏):秋天的雨活动目标: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
第十六课 Lesson sixteen(合集10篇)由网友“神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十六课 Lesson sixteen,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关于灯塔大课堂第十六课学习心得 打赢脱贫攻......
第十四课 感受现代科技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1.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变化?①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我们尤......
一、教学内容1.词汇(略)。2.句型:1) Why not? 2) Why don't you come with me? 3) The second one is better than the first one. 4) The third one is the best of all.3.语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