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_保教能力与知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51: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保教知识与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保教能力与知识”。

儿童四大基本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学前教育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心理环境营造的原则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①②③④⑤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②生理成熟

2、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二)主观因素:自身的心理和活动

幼儿认识发展

(一)幼儿感知觉与注意发展: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包括视、听、嗅、味、触 2.知觉指人脑对各个器官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3-6岁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发展)。

4、运动觉:头部-躯干-四肢。

5、幼儿知觉①空间知觉-形状、方位(3岁上下4岁辩前后5岁以自我中辨上下左右)、深度与距离(视觉悬崖)②时间知觉

(二)观察能力的发展(观察力一个人有目的、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①观察的目的性加强②细致性增加③持续性延长④概括性提高⑤观察方法逐渐形成(三)记忆的发展

1、特点①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注意逐渐发展②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④记忆的恢复现象(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保持量高)⑤回忆的发展-杰出的再生能力、回忆水平的提高、长时记忆发展(最初长时记忆系统的表现形式为自传体记忆)

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①激发兴趣与主动性②丰富生活经验③培养有意记忆(2岁半以后有意记忆开始萌芽)④教授记忆策略

(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1、特点①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②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③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④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2、培养①丰富幼儿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蔬菜②保护幼儿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③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④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⑤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⑥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五)幼儿思维(2岁左右形成)的发展

1、趋势①直觉行动思维(最低水平的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3-

6、7岁主要思维,即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③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2、一般特点以表现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表性思维具有象征性、经验型、拟人性、表面性、固定性、近视性

3、幼儿对数概念发展第一阶段(2-3岁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第二阶段(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三阶段(数运算的初期阶段)

4、思维能力的培养①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②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形象性③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④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⑤重视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情感发展

(一)特点

1、从幼儿情绪和情感进行过程看①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②情感比较外露③情绪极易冲动

2、从幼儿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①情感所指向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②情感所指向事物的兴致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3、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①道德感::使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他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②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③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二)情感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幼儿个性发展1.个性的结构①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是推动个性发展最积极因素)②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③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④

2、个性特征①整体性②稳定性③个别性④社会性

(二)幼儿的个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①概念: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意识②发展的阶段和特点:⑴自我感觉发展⑵自我认识发展⑶自我意识萌芽⑷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③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基本规律:

3、4岁时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

4、5岁幼儿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自我体验相对平稳

2、个性倾向性发展①含义: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②幼儿需要的发展:使机体对由于缺乏某种刺激而导致的不平衡状态,以及想要重新恢复平衡的体验与心理倾向③兴趣的发展:兴趣是需要的情感体验

3、能力的发展①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条件

4、气质的发展①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方面②气质类型胆汁、多血、黏液、抑郁质

5、性格的发展①性格概念: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话的行为方式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优点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简便易行,收集的资料较客观、可靠。局限性不适宜对内部核心问题、事物内部联系及较为隐蔽的事物进行研究①个体观察有称为个案法,是对某一个体作专门观察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②实施:观察前准备工作、进行预备观察、进行正式观察、观察反思

2、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①优点灵活性强,局限性一比较费时,不适合大范围调查二极易产生偏差②程序及技巧:谈话前准备工作-进入谈话现场-进行正式谈话-结束谈话

3、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4、实验法: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最常用)①优点可以认为创设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以观察都或不易集中观察到的情境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操作步骤提出实验课题(遵循有价值、有创造性、可行性原则)-建立实验假说(实验者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推测与判断)-实验设计(对研究的程序作出合理的安排)-实验的实施-资料的统计处理(对在实验中积累起来的资料,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目的: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任务

1、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教师不仅是儿童的教育者,也应当是儿童权益的实际维护者)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目标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整合性原则。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原则

1、保教合一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2、生活化

3、游戏性

4、活动性

5、潜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解读:从结构来看,《纲要》有四个部分组成,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根本任务: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解读: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

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意义

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一日活动主要环节

一、晨间接待1,保健老师在入园处对幼儿进行晨检(一问、二摸、三看、四查)

2、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室内清洁工作及开创透气

3、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

4、有求幼儿衣着整洁,愉快入园

二、晨间锻炼

1、早操

2、晨间锻炼

三、如厕

四、盥洗(学习掌握洗手的方法)

五、进餐(学前儿童进餐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六、午睡

七、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八、游戏

九、教学活动

十、离园

疾病预防与保健传染病发生流行三环节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饮食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3易感者

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1)预防措施(物理消毒法--机械法是指对房间的通风放气、煮沸法、日晒法。化学消毒-煤酚皂溶液、石灰、含氯石灰,过氧乙酸、苯扎溴铵)(2)发现后采取措施(立即隔离病人、进行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者(疫苗、计划免疫-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幼儿常见传染病

1、水痘(呼吸道、冬春季节)

2、猩红热(呼吸道,杨梅舌)

3、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

4、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引起、春夏、春秋高峰期)

5、流行性感冒

6、传染性肝炎

7、细菌性痢疾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类似感冒)

9、流行性乙型脑炎(蚊虫传播,夏秋季流行)

幼儿常见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体炎)

2、肺炎

3、腹泻

4、缺铁性贫血

5、佝偻病(缺vd)

6、龋齿

7、肥胖症

8、痱子

幼儿园保健常规

一、保健工作具体任务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2、重视营养管理

3、建立健康检查制度

4、做好预防接种,消毒隔离工作

5、开展体格锻炼

6、开展安全教育

7、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8、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健康的适应性行为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保健常规

1、建立常规制度

2、卫生消毒常规

3、健康检查常规

4、生活管理制度

5、疾病防治常规

6、安全工作常规

幼儿营养素要求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组氨酸是幼儿比成人多一种的必需氨基酸)

二、脂质(是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物质,脑组织是含脂质最多的物质,脂质是产热量最多的物质)

三、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主要来源)

四、无机盐(钙、铁、碘、锌)

五、维生素(AB2CD)

六、水(儿童体内水占体重70-75)幼儿膳食

一、原则:平衡膳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4、每天喝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膳食清淡少盐

6、食量要与体力活动平衡

7、不挑食不偏食

8、吃清洁卫生的食物。

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二、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1、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丰富安全知识

2、融于一日生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演习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强化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常见意外事故原因及处理

一、常见外伤

1、擦伤(①原因和症状:摔倒等原因导致皮肤被蹭破②处理:观察伤口的深浅,若仅蹭破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若伤口较深要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严重,去医院治疗)

2、扎刺(①原因和症状:带刺的花草、木刺、竹刺扎入皮肤,有刺痛感②处理: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把刺挑出来,拔出来,不应有残留,挤出淤血再用酒精消毒伤口。)

3、划伤(①原因和症状: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破的玻璃器皿②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后用75%的酒精有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包扎)4挤伤

5、跌伤

二、骨折

三、脱臼

四、烫伤

五、鼻出血

六、晕厥

七、惊厥(抽风)

八、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2、口腔异物

九、中暑

十、冻伤

十一、触电

十二、食物中毒

十三、误服药物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火灾

1、预防措施

2、应急措施

二、地震

1、防范措施

2、应急措施

三、走失

1、防范措施

2、应急措施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1,提供发展保障

2、促进身心健康

3、激发创造潜能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1、目标导向性原则(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2,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①②③④⑤要相适宜)

3、幼儿参与性原则(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4开放性原则(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也要重视幼儿园外环境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

5、经济性原则(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讨论法(教师引导全班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以及环境材料互动的方法)

2、探索法(让幼儿自己在环境中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知识)

3、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4、评价法(幼儿园环境的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包括对幼儿适应环境的评价,对幼儿的环境创设和互动行为评价,对教师的环境创设效果的评价等)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

一、活动区布局策略

1、干湿与动静分区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和谐发展”)

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幼儿园心里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1、原则1尊重家长原则(尊重家长事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不同经济的请家长要一视同仁)2要求适度的原则(由于家长的文化教养、职业状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协调一致,是家长更好的履行父母职责)3双向反馈的原则(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既要想家长输出科学育儿的信息,也要努力收集家长反映的信息)

2、幼儿园家长工作方式方法1入园之前的家访工作2上午入园,下午离园3各类活动4家园之窗5家长委员会6家园联系手册7家长学校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一,满足幼儿身体发展需要

1、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3、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满足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思维能力发展

5、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三、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2、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3、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

4、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四、满足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1、直到以观察为依据

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1以自身为媒介-游戏者、旁观者2以材料为媒介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3、确定指导的时机

4、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5、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

1、介入的角色定位(1非支持性角色-不参与者、导演者2支持性角色-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带头人)

2、介入的时机(当游戏出现困难时,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放弃时,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

3、介入的方式(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一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幼儿)

4、介入的注意事项(1封层次指导2扮演现实代言人角色3及时退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1、科学性、思想性原则:促使幼儿正确的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帮之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并结合各科教学内容有机的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2、活动性原则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幼儿是在活动中建构他们的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和社会性行为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在他们原有发展水平上,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其智力,体验和理解自我与他人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为此,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发展性原则指通过活动使所有幼儿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智力、情感、道德、体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学不仅要适应幼儿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向幼儿提出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求

4、直观性原则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以及表情、动作各种只管手段,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5、个别对待原则各个幼儿由于遗传、环境、生活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影响,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兴趣爱好、智力的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国要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个别对待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1、观察2实验3游戏4操作5参观6谈话、讨论7讲解、讲述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是一种高效性的组织活动)

2、小组活动(有利于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操作机会)

3、个别活动(满足幼儿的个人需要和兴趣)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种类

1、根据计划的指导范围-全园性计划和班级计划

2、根据计划的基本内容-领域教育计划、游戏活动计划、日常生活计划、家长工作计划

3、根据计划的时间-学年、学期、月、周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教案)

具体活动计划的一般结构

1、活动名称、设计意图

2、活动目标

3、活动重点、难点

4、活动准备

5、活动形式与方法

6、活动过程

7、活动延伸

8、活动评价

幼儿身体锻炼活动实施与指导的一般要求

1、确定幼儿在身体锻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重视幼儿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实现身体锻炼的目标

2、灵活的调控运动负荷

3、树立随机教育意识,灵活机智的指导幼儿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方法

1、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①观察法②作品分析法③谈话法④问卷调查法⑤档案评估法

2、教师发展评价方法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院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采纳与评价的制度。①自我评价(主要方法)②观察记录③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发展内容

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4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小班集体教学话动一般都安排15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A.20—25分钟 B.3—5分钟C......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

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

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注:①练习题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以及活动设计题。考试的题型跟这些一样,但题量不会这么多,这些是练习题。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保教知识与能力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弟子规》 D.《三字经》2. 提出“自然教育论”......

下载保教知识与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教知识与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